• 我的订阅
  • 人文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17 18:13:00 来源:戏说三国

南宫姓的始祖叫南宫适(音kuò,又称南宫括),商周交替时的重要人物,曾参与拯救姬昌,后又俘虏商朝铁杆盟友邗国和黎国的国君,以及参与武王伐纣。

《封神演义》中,南宫适与散宜生齐名,是西歧元老,官拜大将军,姬昌赴朝歌时,曾命“外事托于南宫适”,伯邑考进京时,也命“军务托付南宫适”。

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曾对召公奭列举了五个追随姬昌的谋臣,即虢叔(姬姓)、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适。武王执政时,虢叔已死,只剩四人,因此《尚书大传》称后四位为“文王四友”。可见,南宫适应当是比周公、姜子牙地位还要高的大臣,因为“文王四友”或“文王五友”中并没有姜子牙。

那么,作为商周之际的风云人物之一,南宫适到底有何真实身份,周朝又如何酬谢他?百年以来的考古,揭开了这些谜团,填补了历史空白。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南宫适的真实身份:姬姓还是外姓?

关于南宫适的真实身份,历史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出自姬姓宗族,有人认为出自外其他部落,上世纪80年代发现的晋侯墓地揭开了谜团。

所谓“晋侯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曲村,主要安葬的是晋国公族之人,包括晋国历代国君。

在晋侯墓地的发掘中,出土了两件青铜鼎,上面铭文都是“南宫姬作宝尊鼎”。由此可见,南宫适中的“南宫”为“氏”,姓姬,姓名叫“姬适”,地地道道的姬周宗室成员。

其实,以姬周风格来看,他们明显更信任、更重用血缘亲人,即便外姓之人姜子牙,也与周武王有姻亲,因此南宫适是姬姓贵族更顺理成章。所以,闳夭、散宜生、泰颠三人,极有可能也是姬姓贵族。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南宫适次子南宫中:参与周王南征

姬姓贵族,文王之友,功勋显赫,智谋惊人........那么,对于身份地位功绩都非同一般的南宫适,周朝到底是如何安排的呢?

在帮助武王伐纣后,南宫适就不再出现于史书中,似乎他的家族已经失势,但考古发现的青铜铭文却显示,在整个西周时期,南宫氏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一直被周天子倚重。

宋朝时期,湖北孝感出土了6件西周青铜器,史称“安州六器”,记载的都是周王南征之事。其中提到“隹王令南宫。伐反虎方之年。王令中先省南国”,周天子命令南宫氏攻打虎方,南宫中擒获“生凤”,以及周天子奖赏赐土给南宫中,于是南宫中制作青铜器纪念“父乙”。通过后来出土的青铜铭文获知,南宫中(仲)又叫南宫必父,是南宫适的次子,留在王廷中继承南公的地位和采邑,西周晚年时有一个叫南宫乎的后代,南宫适的长子可能叫南宫犺,在南方建立诸侯国。

1998年,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发现柞伯簋(见上图),铭文记载周康王(周朝第三位天子)时举行一场射箭比赛,其中“王令(命)南宫率王多士,师鲁父率小臣”,南宫氏率领朝廷大臣卿士,说明他的地位非常高,极有可能就是南宫中。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南宫适最猛的后代:南宫盂灭鬼方

南宫中之后,南宫氏不仅没有没落,反而还出了一位更能打的将军,甚至可以说是西周最猛的将军——南宫盂。

清朝道光年间,在陕西出土了西周大盂鼎与小盂鼎,记载了南宫盂攻灭鬼方,俘虏了数万人。所谓鬼方,最早见于甲骨文,商王武丁时就曾击败过鬼方,但直到商朝灭亡,还是没能灭掉鬼方。商周时期,鬼方都城在陕西榆林的李家崖遗址,但经过南宫盂攻打之后,李家崖遗址被废弃,鬼方大部分被俘虏,小部分逃散了出去。

总之,西周时期南宫氏影响力巨大,地位非比寻常,除了上文提到的之外,还有周宣王时的军事统帅南宫南仲邦父,号称南公有司的南宫憗(yìn),掌管三有司之一司马的司马叔,掌管周厉王西六师的南宫柳等。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南宫适被封于何处:考古破解谜团

问题在于,南宫家族到底被封在了哪?安州六器中提到的“南国”,到底是史书上的哪一个诸侯国呢?

2010年,在湖北随州开发区淅河镇蒋寨村叶家山,考古发现了“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挖出了一件青铜簋,上面铭文为“犺(kàng)作烈考南公宝尊彝”。

所谓“烈考”,就是显赫的亡父,因此南宫犺是南宫适的儿子,大概率是嫡长子,被派到湖北随州一带建国;上文提到的南宫中是次子,留在朝堂继承南宫适的位置。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2013年,在湖北随州市文峰塔,考古出土曾侯璵(yú)编钟(见上图),和1978年出土于随州市的曾侯乙编钟,同属周王族诸侯国中曾国的国之重器。曾侯璵编钟上有一组铭文,上书:“唯王正月吉日甲午,曾侯舆曰:伯适上通,左右文武;挞殷之命,抚定天下;王遣命南公,营宅汭土;君庀淮夷,临有江夏。”也就是说,曾侯璵追忆先祖南宫适追随周天子的功绩,而周天子派南宫氏到南方建国,以警戒淮夷、监视江夏。

可见,周朝将南宫适封于曾地,但前往封地建立曾国的是南宫犺,与召公奭派嫡长子建燕、周公旦派伯禽建鲁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曾侯璵编钟还破解了“曾随之谜”,即考古发现的湖北曾国,与史书上的“随国”,其实是同一个国家,即一国二名。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关于南宫适在周天子心中的地位,可以通过周初战略性册封看出来。

为了稳固四方,震慑四方强敌,周初有一系列战略性册封,将召公奭封于燕,将毕公高封于毕(今陕西省咸阳北,当时可抵挡北方狄戎),将姜子牙封于齐,将周公旦封于鲁(起初大概在今河南鲁山一带),将南宫适封于曾,针对的是江汉荆楚。

也就是说,曾国与燕国、齐国、鲁国等应该属于同一等级,都属于战略性支点,重点在于辅助周朝震慑江汉地区的“异族”。

不过,虽然曾国一度是汉东第一大国,甚至在春秋末期吴楚之战中庇护过楚王,但在春秋战国大争之世中慢慢衰落,最终被楚国吞并。

南宫家族纵横整个西周时期,始祖不逊色于姜子牙,为何被人遗忘?

可惜的是,南宫适的南宫家族,在西周举足轻重,显赫了数百年,但在文献上却只留下寥寥数语,像南宫中、南宫盂、南宫曾国等都没有记载,不知道是被忽视了,还是被人有意从史书上抹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7 21:12: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追溯姜子牙的后裔充闾的传奇故事
...与来历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著名人物——齐王姜子牙的子孙充闾。然而,为何充姓会与姜子牙这位百家姓始祖联系在一起呢?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揭示其中的历史真相。二、充姓的起源1
2024-05-04 11:08:00
...换了的,那么,他们究竟是谁,到底谁的成就最高呢一:南宫适西岐元老,老早的时候,就有内事不决问散宜生,外事不决找南宫适的说法。南宫适非常勇猛,在战争尚未升级,两军交战还全凭真刀
2024-06-21 16:31:00
战国七雄的起源与发展:从建国之初到逐鹿中原
...先以及立国的历程。1、齐国齐国的始祖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公元前1046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周武王封于齐地,封国建邦,齐国是个侯爵国。齐国自建国开始,数代君主励精图治,
2024-02-04 21:28:00
战国七雄最初创业的老祖宗分别是谁?
...公。田氏齐国就这么出现了。第一,姜姓齐国的始祖是姜子牙。姜子牙大家太熟悉了,每年春节贴在大门口的姜太公,指的就是姜子牙。他是西周的开国功臣,帮助周武王姬发灭亡了商纣,建立了周
2023-07-08 15:15:00
姜子牙的姜姓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齐国的建国者为姜子牙,在上古时代阶层分化非常严重,而且大多贫民百姓难以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像姜子牙这种博学之人,如果不是贵族,很难让人相信。而且姜子牙的姜姓,本身在史书中就有着非常
2024-02-29 11:28:00
“张”姓始祖是谁?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两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为什么玉皇大帝会姓张?一是,姜子牙在封神的时候,有意将玉皇大帝的位置空出来,想自己担任!结果将士十分好奇便问姜子牙:“玉皇大帝的位置空出来,是打算由谁来担
2023-05-20 14:56:00
姜子牙:名号的玄机与历史的重量
姜子牙,又称太公望,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道教创始人之一。他的名号“姜子牙”究竟有何玄机呢?本文将带您揭开这一谜团。一、姜子牙的名号来源姜子牙的名字来源于他的姓氏和字。
2024-03-23 07:19:00
​聊聊隋唐的“五姓七族”,连李世民都嫉妒的世家大族
...裕、李阳冰等。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崔氏出于姜姓,是姜子牙的后裔。姜子牙的孙子季子把齐国国君的位置让给了弟弟齐乙公,自己被封到崔邑,子孙便以崔为姓。汉朝时崔意如有二子:崔业和崔仲
2023-07-11 10:31:00
盘点中国史上最聪明的人,他还被怀疑是穿越者
...,一直影响着我们。辅佐周武王灭商建周,建立齐国的姜子牙。大家都听说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在兴周灭商时姬昌求见姜子牙的故事。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出生在大约115
2023-02-15 19: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