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启航。在“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历史性时刻,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胜利举行。这次承前启后的历史性盛会,系统总结“十四五”辉煌成就,科学擘画“十五五”发展蓝图,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战略部署。即日起,《东湖评论》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栏,集中刊发学界专家、业界代表深度解读文章,特别着眼国家战略与湖北实践的紧密结合,深入阐释如何将会议精神转化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生动实践,讲好荆楚大地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奋进故事,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开启“十五五”新征程之际召开的一次历史性盛会。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深入剖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全面擘画未来五年发展宏伟蓝图。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所作的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政治智慧和战略定力。作为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要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好“排头兵”作用,勇开新局、奋楫争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磅礴力量。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赓续传承红色基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障,更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定盘星”。从革命战争年代扎根烽火办学、为党培育革命骨干的初心坚守,到新时代锚定民族复兴坐标、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党领导高等教育的百年历程,始终是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与时代进步同向同行、与人民期盼同心相依的奋斗史诗。学习贯彻全会精神,首要之举是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要强化政治引领“向心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深化全会精神的研究阐释与宣传宣讲,引导高校师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师生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上达到新高度,确保办学方向不偏航、育人初心不褪色。
要激活红色育人“源动力”,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让红色基因焕发时代活力。充分发挥红色校史在政治引领、连接理论与实践的载体功能,结合地域红色资源与校史特色,打造红色育人阵地,确保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系统梳理校史故事、老照片、文物等“看得见、摸得着、记得住”的红色育人资源,将学校创办历程中的奋斗史、服务地方发展的成长史,转化为立德树人的鲜活教材。推广实践研学模式,组织师生走进革命旧址、产业一线开展实地教学,让红色故事在行走中“活”起来,推动“听党话、跟党走”从理论认同升华为“党有号召、校有行动、师有担当、生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对接强国建设需求,精准服务发展大局
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为高校服务国家战略指明了方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服务地方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必须立足区域、面向基层,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创新优势助力城乡高质量发展。
要建强特色学科“主力军”,走好分类发展、特色兴校新路。卓越、特色发展的价值追求,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为牵引,进一步建好建强主干优势学科群,破除学科壁垒,强化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效应。聚焦乡村振兴、区域产业升级、民生服务保障等实际需求,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在特色农业技术、先进制造工艺、基层治理创新、公共服务优化等领域产出应用型科研成果,为地方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技术服务。
要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孵化器”,深入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长期的、重大的时代课题。高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基础+特色+应用”的课程体系,开设跨学科实用课程。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培育更多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服务国家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强国建设储备战略力量。
锚定“十五五”宏伟蓝图,全力谱写奋进新篇
“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高校要保持战略定力,准确把握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挑战,积极识变应变求变,以历史主动精神破解发展难题,集中力量办好自身发展大事要事。
要做好规划衔接“大文章”,以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为纲领,强化系统观念,科学编制学校“十五五”规划。重点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目标,结合地方发展规划,明确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通过深化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机制、健全评价联动体系,推动专业动态调整与布局优化,不断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区域需求同频共振。
要增强实干担当“硬本领”,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破解难题的能力。弘扬创校先贤“应国家之需、以学术为志业”的精神品格,传承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治学初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一步一个脚印推进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征程中,持续夯实办学基础,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服务能力,奋力书写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教育答卷!
指导单位:湖北省委宣传部理论处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侯振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伍佳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12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