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楚汉相争: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偏爱项羽?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12 12:54:00 来源:戏说三国

力气大得能拔山啊豪气世间无人及,时运不佳啊乌骓马也难奔驰。乌骓马难以奔驰啊我能咋办,虞姬啊虞姬啊我该把你咋整!

西楚霸王项羽跟汉高祖刘邦的事儿,大伙应该都挺熟悉的。就算没专门去琢磨过历史,像“霸王别姬”“鸿门宴”“暗度陈仓”这类典故,咱也通过戏剧呀、文学呀、口头成语啥的知道了。

下周咱们要一块儿读的作品,是李开元老师写的《楚亡:从项羽到韩信》,这本书讲的是秦朝灭亡后,到楚汉相互争夺这个时期的各种重大史实以及历史人物。

楚汉相争: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偏爱项羽?

-1-

李开元教授在自序里表示“一切历史都是推想”,这一观点读完让人不禁叫好。

咱不是学历史专业的人,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常常是受戏剧、文学作品影响的,并且常常是不太深入了解的。

就像在《霸王别姬》里,咱们都为那“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感到可惜,觉得他是悲剧中的英雄;可到了《鸿门宴》,刘邦就只会问“为之奈何”“且为之奈何”,简直跟个草包似的。

然而,事实真是这样吗?难道,就只是这样吗?——从举兵反秦到天下归汉,难道中间就只是一个蠢人打败英雄的悲剧吗?

其实啊,咱们一直都被别人的推测给耽搁了。

《楚亡》挺值得读的,原因是它给出了另一种视角。是读历史的别样视角,也是思考问题的不同思维模式。

楚汉相争: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偏爱项羽?

有个一直没被注意的细节,特别让人吃惊:刘邦跟秦始皇在一块儿的天空下待了47年,他俩都经过了战国时期,亲眼看到秦王统一六国,也亲身经历了秦朝的残暴没天理,到二世就完了。而项羽打巨鹿之战出名的时候才26岁,等到战败自杀的时候也就31岁。

刘邦比项羽大了二十四岁呢。在楚汉相互争斗的时候,项羽正值年轻气盛,而刘邦却已经过了五十岁了。

所以,二三十岁的咱,要是没注意到这个细节,可能会理解项羽,可不一定能实实在在地看懂刘邦。

文学家心疼英雄,可生活就只认因果关系。

读《楚亡》那叫一个痛快。这书不像学术历史那般严肃枯燥,也没那些想方设法左右读者情绪的文字手段,就是把每个人物的遭遇和选择慢慢讲出来,讲清楚人生中、时局中因果的道理。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一千个人去看楚汉相争,那也应该有一千个项羽、一千个刘邦。

楚汉相争: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偏爱项羽?

因为背景、见识、立场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同一个东西会有不一样的感觉,对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看法。

李开元教授在书里讲一个个人物,说一件件事情,指出那些我们没注意到的细节,还加上对古迹考察的感受,这样既得出了他自己的推测,也给读者的推测留下了空间。

一般来说,我们往往会更倾向于接近跟自己价值观差不多的人,因而文学家们都挺喜欢项羽。

不过,对咱自己的人生来说,比起又悲又壮的,咱还是更盼着能过得顺顺当当、平平安安的吧。

其实吧,要说处境,咱大多数人跟刘邦更像——就是个普通小老百姓,没啥了不起的背景,也没啥特别出众的本事,都到50岁了还是个没啥名气的人,也就只能在自己那小块地方有点地位。

那项羽,家里背景厉害,武力超强,还是个打仗的天才呢。

要是这故事就只有个开头跟结局,那咱恐怕得觉着这是个失败者瞎想出来的笑话。实际上呢,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那都在历史的那些细节当中藏着呢。

只有我们能凭借自己为人处世的逻辑去构建出历史的空白情境,我们才能够更深刻地感受那些人物的是非功过。

我觉得吧,咱研究历史的最终意义就在于——拿历史的因果去评判自己当下的对错。

-3-

要是我们把英雄看明白了,那就会明白自己当不了英雄。

中午的时候,战事结束,联军惨败,旗帜金鼓乱作一团,军阵完全垮掉,那没了指挥的几十万大军,让乘胜追击的楚军逼到了彭城南面谷水和泗水的北岸,被杀和落水死的,差不多有十万人。那些侥幸过了谷水和泗水的联军,往彭城西南边的山区逃跑,到了灵璧东边睢水北岸,又被楚军追上,在这走投无路的大混乱里,又有差不多十万联军士兵丢了性命,数不清的死者,都是掉进睢水给淹死的。史书上说当时那惨样,睢水里全是落水的联军士兵,睢水都快流不动了。

这在书中是对彭城之战的一番描述,深切地使我们明白了啥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差不多二十万的死人,那得是啥样的场面啊?要是在现实里,有一个大活人在我跟前浑身是血地倒下去,哪怕就一个,估计我都得做好几天噩梦。更别说那是二十万信任我、跟我一块儿打仗的兄弟了!

那,刘邦算英雄,项羽也算英雄,韩信、张良、陈平……全都是英雄,他们能扛住我扛不住的事儿。

刘邦彭城战败逃命时,为让马车轻些,曾两回把自己孩子从车上踹下去;在荥阳僵持时,项羽拿刘邦父亲逼他投降,刘邦讲,咱是结拜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煮他,那给我也分一碗吧。这种近乎无情的决定,咱也没法认可。

那啥,他们心向天下,我呢,在一个小地方待着就行了。

咱在另一个时空当中,不断地对古人的人生进行回顾分析,对几百年前的局势变化加以梳理,这样一来,咱不但把他们看明白了,也让咱自己更清楚了。

新酒装旧瓶,咱来来回回尝的其实就是自己的日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2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三国时期刘邦的四个阶段
秦朝灭亡,项羽分封天下仅仅六个月后,楚汉战争就爆发了,楚汉战争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刘邦进攻阶段、项羽进攻阶段、双方对峙阶段、刘邦战略决胜阶段。1、刘邦进攻阶段包括还定三秦
2023-08-25 06:52:00
楚汉议和后,项羽为什么不赶紧撤走,反而选择在垓下决战?
前202年八月,楚汉议和。经过谈判,双方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西属汉,东属楚。和议成,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归还给刘邦,双方将士欢呼万岁。九月,项羽引兵东归。项羽之所以要议和,主
2024-02-20 13:31:00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何不让韩信直接击败项羽
...孤立项羽,军事本来就是政治的延续。彭越在梁地活动,楚汉战争时期,他所在的位置就在项羽的身后,经常以游击战的方式骚扰项羽的补给线,项羽来了,彭越就跑,项羽不在,彭越就打,项羽拿
2024-07-15 20:17:00
楚汉战争,刘邦示弱麻痹项羽,采取各种方式掌握优势
...分封十八路诸侯,到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自刎,持续数年的楚汉争霸最终以项羽自尽、刘邦立国告终。那么刘邦为何最终能够成功夺取天下呢?就在于刘邦战略目的的明确和对战略大局的掌控,他很清
2023-04-14 07:12:00
...作起来,主要有3方面原因,也正是这3个原因,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笑到最后。第一,项羽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项羽的彭城之战是他破釜沉舟后又一次精彩的以少胜多大战,这一战项羽以3
2023-11-17 10:22:00
彭城之战刘邦失败原因,下邑画策,张良无愧帝师,制定灭楚方略
...不仅是刘邦身边战略、战术水平最高的人,而且大概算是楚汉时期中国军事水平最高的人。 刘邦身边,谋士猛将如云,可是一直没有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刘邦帐下的曹参表现虽然也颇为出
2024-02-27 07:24:00
...彭城之战时,项羽用了3万骑兵打垮了刘邦的56万大军,把楚汉战争的战线一直推到荥阳、成皋一线,双方在这里对峙了很久。此时诸侯纷纷叛汉归楚,楚汉战争进入荥阳、成皋争夺战,双方互有
2024-07-16 16:10:00
刘邦的军事才能如何?一起来看看
...可完全没有韩信的帮助,全部是刘邦亲自率军作战。二、楚汉战争再看楚汉战争。很多人又以为刘邦打赢了楚汉战争,完全是韩信的功劳,其实这么想又错了。还定三秦之战,韩信是高级参谋,刘邦
2024-07-16 17:06:00
项羽刚死,刘邦为何杀了一位恩人
...有的甚至被胜利者打上“乱臣贼子”的标记,遗臭万年。楚汉相争的历史上,项羽帐中的一名猛将丁固就成了这么一位反面教材。早年,丁固救了刘邦一命,可是面对这个昔日于自己有“救命之恩”
2023-01-10 15: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