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华为的制造业生成式AI方法论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22 15:37:00 来源:砍柴网

从数字化时代到智能化时代,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利用先进技术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成为明确方向。虽然不同企业之间存在分化,但制造业整体正在走向前列,成为各行各业数智化的引领者之一。

在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4上,华为表示积极拥抱智能化,将自身定位在算力平台,着力用根技术打造坚实的解决方案底座、生态底座、人才底座,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

面对All in AI风险高、投入大的挑战,华为中国政企业务副总裁郭振兴提出了“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化零为整,缓进急战”十六个字原则,加速推进AI与制造行业深度融合的进程。

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华为的制造业生成式AI方法论

基于统一平台,将AI大模型应用逐步落地

在向制造强国的迈进过程中,AI的作用至关重要,助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升级。我们能够看到,AI正在重塑整个制造业的流程,改变了研发设计、制造执行、资源计划调度、销售管理、售后服务等全业务环节,成为当之无愧的新质生产力。

当下,生成式AI技术又在快速发展,大模型实现了泛化能力的突破,能够覆盖多场景,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很多制造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大模型的落地应用。

郭振兴表示,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应该是架构先行,建立分层解耦的统一云化平台。华为提出的智能体架构,改变了纵向建子系统的传统模式,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连接、智能底座、智能平台(含AI大模型)、智能应用的横向分层解耦。

第二步则是围绕数据和算力构建能力体系。包括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管理、使用等技术体系的建立,和数据价值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价值。

第三步是应用场景的先易后难、缓进急战。从高频、刚需、价值大的场景率先入手,快速实现价值闭环,然后再逐步向更难的场景深入,这样才能形成正循环的飞轮效应。

对于AI模型,华为也提出了L0到L2的三层结构,它们都建立在华为AI底座和以ModelArts、ModelMate为代表的AI平台基础之上。

其中,L0基础大模型包括视觉大模型、自然语言大模型、预测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等;L1行业大模型是针对汽车、生命医药、电子等行业需求特点而构建的;L2场景模型则面向细分的应用场景,比如传送带异物检测、焊点质量检测、先导药物筛选、智能排产调度等。

郭振兴认为,下一代大模型生产方式应该是“授人以渔”,让行业客户“自己做大厨”。即基于厂商的基础大模型能力和构建工具,行业客户对自身的AI应用做到全面掌控。

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华为的制造业生成式AI方法论

在云平台基础上,构建智能化ICT基础设施

要实现对实体经济的赋能,数字技术需要在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帮助制造企业实现数智化转型。

在此进程中,企业需要构建强有力的ICT基础设施,尤其是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都对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存算云网能”的全方位协同。

在算力方面,华为的智能计算芯片和通用计算芯片,正在成为世界算力的第二选择。前者与CANN和Mindspore相结合,成为全场景的人工智能平台,用于大模型的训练和推理;后者与欧拉操作系统和高斯数据库结合,为制造企业提供编程开发平台。

在运力方面,大模型训练对数据中心内部的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华为星河网络利用数据通讯集群技术,将AI训练效率提升了20%,中断则减少80%,从而节省了宝贵的GPU卡资源。华为TSN工业环网采用切片技术,提升了工业承载网的性能,降低时延,提升可靠性。Wi-Fi7和光网络,则实现了园区网的泛在接入。

在存力方面,分布式存储,可以解决数据训练和推理的可靠性和效率问题,同时提升数据的安全性,以确保数据要素价值的最大发挥。

郭振兴强调说,ICT基础设施云化是必然趋势,无论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因为云具有高效、快速、灵活、安全等特性,在云上叠加AI基础设施,可以为AI应用构建起坚实底座。

他建议,大型央国企可以自建云算力,中小企业则可以利用地方政府建设的集约化算力资源,以降低初始投资,增强灵活性。

依靠生态力量,实现业务场景智能化

生成式AI之所以受到企业的重视,是由于其能够直接应用到企业的业务场景当中去,带来业务创新,创造业务价值。因此,我们能够看到,大模型的应用需求,往往来自企业的业务部门,而不是IT部门。

从研发,到生产、供应、销售,乃至运营,企业的全业务流程,都在加速智能化步伐。郭振兴分享了制造业的典型业务场景,企业可以先从这些场景入手,逐步将AI应用铺开。

在研发工具链场景,用大模型重构的一站式工作平台,将研发效率提升10倍;在智慧工厂场景,一网一云一平台的架构,实现了车企生产效率的翻倍提升;在工业互联网场景,则赋能数智化升级,打造行业生产数据的高速公路;在数字化营销场景,智能引擎全面触达客户,实现精准营销和精准服务;在智能运营场景,以智能控制替代矿工的危险工作,以整系统智能化实现专家经验的沉淀。

郭振兴表示,上述业务场景只是制造行业智能化的部分实践,在汽车、电子、制药、烟草等行业,还有更多的200+的价值场景需要与客户、ISV来共同探索和开发。因此,全产业链的智能化生态体系,就尤为重要。

架构优先、先易后难,华为的制造业生成式AI方法论

在华为AI+制造行业峰会2024期间,由华为牵头、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参与的 “制造业人工智能创新联盟”也宣告成立。

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AI创新应用生态体系,能够切实推动AI融入更多场景应用,助力制造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跃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数据驱动云转型:陶瓷龙头“浴火重生”
...鹏依托华为云的平台优势和数据治理实践,参考业界主流方法论,制定了数据管理平台总体规划,明确数据平台建设战略和目标,优化数据管理体系,为成功转型创造了必要条件。值得一提的是,华
2023-05-21 23:00:00
...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云服务,叠加数字化转型方法论,把经验传递给华为的每一位客户和伙伴。”张修征说。目前,华为云已在全国落地了160多朵赋能云,其中包括60多个工业互联网创新
2022-12-16 09:45
解析低代码+DDD: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是因为他们提供的不是一个系统,而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方法论,一个把管理手段、业务流程沉淀好的系统,中国企业普遍认为可以通过使用企服巨头的系统得到有效的管理手段,而忘记了东施效颦
2023-05-29 15:00:00
海螺集团:顺势而为,构建数字化生态圈
...软件研发经验沉淀为DevCloud开发云服务,叠加上云转型的方法论,为工业领域的客户、伙伴赋能。海螺集团基于华为云构建的数据管理能力,把各种智能化实践协同起来,打通业务数据,
2023-02-17 16:53:00
华为云正式发布盘古大模型3.0 打造世界AI另一极
...盘古大模型让数十万网点柜员都拥有自己的智慧助手。在制造业领域,生产和供应链作为制造业的核心环节,传统计划方式很难考虑到全局。盘古制造大模型根据知识资产,通过复杂的演算分析,找
2023-07-07 18:22:00
直播预告 | 瑞泰信息联合微软全方位解读AI如何助力制造业出海
...宏伟、瑞泰信息华东分公司总经理印德华,从出海政策、方法论及实践等角度全方位为大家解读AI如何助力制造业出海那些事儿,一起扬帆启航,掘金海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2023-06-30 11:01:00
安全是设计出来的
...是一门科学,决定安全成败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安全方法论;其次,要做好最坏的准备。华为的理念是,防不住威胁时,要确保系统能够承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这一点就启示我们,在网
2023-09-12 03:38:00
生成式AI时代的业务流程管理变革,BPM迎来大型流程模型
...业务流程管理(BPM,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这种流程管理方法论。 BPM是一种结构化方法
2023-10-31 21:02:00
...软件研发经验沉淀为DevCloud开发云服务,叠加上云转型的方法论以及伙伴的行业know-how,创新打造出华为云数据使能、工业物联、智能制造云平台(IMC)等制造行业方案,
2023-02-17 16:53: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