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村史馆不仅是后人了解村史、追根溯源的地方,更是农村脱贫致富的见证。近年来,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陆续建设开放了村史馆,但是建设村史馆在我省却屈指可数。为此,省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郑玉琳建议,应创造条件加快推动我省村史馆建设,集中展示乡村发展变迁历史,打造独具特色的村级文化传播阵地,不断增强农村党员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认同感。
郑玉琳建议:一、部门联动,凝聚合力。由地方党史方志办公室牵头,协同镇村三级联动,因地制宜开展村史馆建设前期规划,倡导“节俭办馆、凸显特色”,可以将村史馆与村级文化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共建共用。对切实做出特色的村史馆,政府可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进行资金补助。
二、把握重点,分步推进。选择部分基础条件较好、有鲜明文化底蕴的乡村作为试点,可优先推动历史文化名村、革命基点村等先行先试。建议按照每年建设20%的目标,分步推动我省村史馆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我省村史馆建设全面覆盖。
三、完善机制,创新模式。建立“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级管理”的共建机制。镇村党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村里“有情怀”的文化人凝聚起来,充分发挥乡土文化人的支撑作用,深入挖掘本村资源,全面梳理村情简介、地情特色、乡贤名士、所获荣誉等,对村庄发展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进行深入挖掘,做好村史馆展陈设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0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