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8 16:58:00 来源:九派新闻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2023月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党员、原中国三峡集团副总经理,天津大学优秀校友,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北京校友会荣誉会长、第八届会长,袁国林同志,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96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水利系

一家8位“天大人”

3代从事水利建设

生前曾写下

“一生追着江河走,酸甜苦辣不回头”

……

袁国林校友的故事,在数十万天大校友中传为美谈,而他以母校为荣,始终热切关心和支持母校发展的情怀也凝聚和激励着更多的天大人继往开来,接续奋斗。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2021年9月,校领导和北京校友会探望袁国林校友

一生追着江河走

“一生追着江河走,酸甜苦辣不回头,轻车已过乐天溪,绝唱一曲在三斗。”写下这首“打油诗”的时候,袁国林已年过半百,时任水利部总工程师。这一天,他接到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的任命,离京赴楚奔赴三峡建设一线,一干就是十年,直至工程实现初期通航发电。这也是他退休前最后一次“追着山河走”的慷慨“绝唱”。

事实上,袁国林从小就是个“水利迷”。袁国林,1937年4月出生在河北深泽,父亲毕业于北洋大学水利系。袁国林记得,上小学一年级时,父亲带他去东安市场,买了一本小人书,叫《李仪祉的故事》,李仪祉是中国现代水利的奠基人,写他怎么样在陕北治水,这让还是孩子的袁国林看得很入迷。那会儿就开始崇拜水利学家。1957年高中毕业填志愿时,十个志愿,他填了八个水利类的院校,因为当时中国有水利专业或者叫水电学院的学校一共就八个。第九填长春水文地质,第十填南京气象,全与水有关。

后来,袁国林从天津大学水利系毕业,正好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就业分配原本分的是回北京,去国防科委设计院,但他不愿意放弃从小到大的水利梦,希望能够换到其他单位。系主任说:“不去可都是下基层啊,水利的最基层。”“我说那就下基层吧,只要是水利就行了。”

于是,从根治海河工程(黄毕庄、朱庄、岗南,岳城等水库建设);引滦工程(引滦入津,引滦入唐等工程建设);引黄济青;察尔森水库;天生桥二级电站;西北口水库、黄河小浪底工程、东北三江平原流域规划、淮河流域管理……一直到十年投身三峡建设,他把一生水利梦融入到国家梦和民族梦之中,一直到66岁才退休。退休后,他又承担了为三峡写史的任务。

42年的水利生涯,有37年都是在现场工作。作为一生从事水利工作的水电人,袁国林曾说:“在水电界我算个老人,但是不红,也不是很有名。”晚年,总结自己的“水利人生”,他对中国的水电开发也有深入的思考,希望这些实践经验和教训为后人所益。他曾写过一篇标题为《善待江河》的文章刊发在《中国环境报》表达了他对水利水电发展的思考。文中,他提出几个观点, “不要叫河流变湖泊”, “不要叫河湾变河滩”,“不要强求河水变清”,强调水电应该可持续发展,并且中国应该保留几条自然流态的河流和河段。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2014年袁国林再回三峡工程

一家三代天大人

在天津大学卫津路校区,站在北洋大学堂向东远望,便可见“梦成真”纪念石。这块纪念石正是天津大学110年校庆之时,袁国林校友代表三峡总公司捐献的,是三峡工程钻探出来的花岗岩芯,只有两块,一块在三峡,一块在天大。铭志110字,石高110cm,座高220cm,恰合110年校庆。它正好面对东门,每位天大学子步入学校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个“梦成真”的纪念石,它不仅象征着国人的三峡工程美梦成真,而且激励着天大学子把握学习时光,使自己的人生之梦成真。捐赠这块纪念石,表达了袁国林:祝福母校“强基础,上水平,办特色”的发展宏伟计划。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一生追着江河走,心系北洋梦成真。2013年,在天津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大会上,袁国林校友提议校友们为母校捐树,用1895棵树纪念北洋的足迹并带头认捐8棵。袁国林曾说实现“三峡梦”后自己还有好多梦,现在最主要的梦就是期盼着天津大学能够树人育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袁国林在第十一届世界校友大会上发言

袁国林热爱母校,热心校友会工作,一直热切关心和支持母校发展。2004年,袁国林担任北京校友会会长,他把校友会工作看成一份事业、一种担当,为母校和北京校友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关心母校和校友工作的楷模,是校友工作者的榜样。

袁国林一家8位“天大人”,3代从事水利建设。北洋成员有父亲、伯父袁鸿慈、夫人、儿子女婿等。身为天大人,实事求是的校训,是袁国林一生铭记的人生信条。

有人常问袁国林: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有什么值得你骄傲的?我立刻骄傲地回答他:当官的不多,做事的不少!

在袁国林看来,母校曾教育我们要“富国强兵”必须走“实业兴国”“科技兴国”之路,使我们祖祖辈辈都视:“仕途淡如水,事业重如山”为家训。校训和家训同出一辙。面对多次“封官许愿”,袁国林和爱人都毅然放弃,转而投身一线水利建设。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2015年,在应邀参加纪念“实事求是”校训100周年纪念活动时,袁国林曾作为校友代表讲话。他讲到,因为自己的父亲和叔父都是北洋大学毕业的,他们都跟他讲过,因而自己对校训从小就熟识。在这次讲话中,他特别强调:“我们不应该躺在百年老校的招牌墨守成规,‘实事求是’的校训应该赋予新的内容。

进入21世纪,天津大学应该紧跟形势,把实事求是的校训赋予新内涵,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勇攀高峰。攀登科技高峰,不能急功近利,好像是一种爬山运动,要有耐力、耐心、信心,也就是‘求是’。”他说,“我们不要只看天大没有出现很多达官贵人,更不要太在意大学排名,我最讨厌大学比阔、比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的征途中,真正需要的就是这种‘实干、能干、求真、务实’的精神。”

今天

在卫津路校区

“梦成真”纪念石傲雪挺立

北洋园校区

校友林身姿挺拔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那个牵挂天大一生的老学长

一定会时常梦回这里

他最爱的天大校园

天津大学缅怀袁国林同志:那位“一生追着江河走”的天大学长离开了

【来源:天津大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校园“网红打卡点”留下温馨全家福(图)
...津医科大学迎来2023级新生。 本报记者 崔跃勇 摄昨天,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校迎来2023级本科新生。天津大学报到领“任务”帮助融入学校生活天津大学近5000名2023
2023-08-18 04:56:00
津门聚贤才,蓉城创未来 —2024“蓉漂人才荟”走进天津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满园”行动提供人才支撑。南开大学党委副书记牛文利、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韩庆华出席活动并致辞,还分别与活动方相关负责同志座谈交流。青春无畏,与“蓉”同行图注:2024“蓉漂人才荟
2024-11-20 15:01:00
天津工业大学实现一日双捐 一中心医院双院区同时采集 两个“首次”见证学长学妹携手救人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北方网讯:昨日,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王同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童同学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顺利完成采集,分别为两位血液病患者捐献300毫升、255毫升造血干
2024-03-01 15:17:00
走进天开园 一起去打拼(图)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天开高教科创园天津外国语大学学长带着学弟创业走进天开园 一起去打拼(图)本报记者 姜凝 本报记者 胡凌云 摄外大在校生任翔(左)在向学长倪嘉辉请教。 本报记者
2023-07-26 05:07:00
第四届天大“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落幕 这些科创项目获奖
...网讯:1月6日,以“创新创业 天大担当”为主题的第四届天津大学“海棠杯”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天津大学科技园(津南)落幕。30个优秀项目参与角逐。最终,“玻色量子”项目
2023-01-07 16:18:00
当年参观校园时埋下的“种子”终于发芽了!一家三口接力 成了天大校友 扫码阅读手机版
天津大学93水建毕业20周年足球赛(前排右三小朋友为陈驿远)一家三口的录取通知书 图片由天津大学提供天津北方网讯:近日,一家三口晒出自己的天大录取通知书,在网络上火爆出圈,从此
2024-07-30 12:01:00
...开高教科创园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金东寒介绍了天津大学助力天开园建设的举措,和首批入驻项目情况。金东寒表示,天津市规划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是天津市
2023-05-14 16:20: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姜凝本报讯(记者 姜凝)昨天从天津大学获悉,今年“天大·海棠季”主题为“花开又相逢”,天大校园将为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呈现一个完整的海棠花期,并于4月5日举办校园
2024-04-02 05:22:00
天津:在百年学府体验文脉相传
...人民网-天津频道2024“天大·海棠季”校园开放日活动在天津大学举行。人民网记者 崔新耀摄人民网天津4月7日电 (记者崔新耀)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春风过处,万物新生。4月5日
2024-04-07 13:3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