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7月5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损伤专业委员会、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损伤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在贵阳举行,开启了一场骨科领域的学术盛宴与交流盛会。
会议现场
启动仪式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损伤专委会副主委郭永智和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党支部书记朱晓东联袂主持。本次大会设置1个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汇聚了全国知名骨科专家及相关专业人士200余人。会议内容广泛覆盖矫形、修复重建、关节外科、疼痛管理、康复治疗等多个骨科专业领域,旨在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进一步推动骨科领域的发展,并促进前沿技术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
贵州省卫生健康学术促进中心党委书记余林在致辞中对各位远道而来的嘉宾、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这次大会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传经送宝,这不仅是一场学术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推动骨科诊疗技术向基层渗透、向实践转化的关键契机,将有力促进贵州省骨科医疗技术水平的新发展。”
专家致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秘书长仲晓宁表示:“很高兴在气候宜人的贵阳举办本次年会,我谨代表协会对全国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此次会议不仅是骨科技术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更将为骨科医学的蓬勃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必将推动我国骨科医学事业迈上新台阶,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秘书长侯平高度评价会议的行业推动价值,认为这是“骨损伤诊疗领域一次难得的学术思想碰撞”;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院士杨华清特别肯定了会议选址“中国避暑之都”的战略眼光,指出“学术资源与地域优势的结合,将为贵州医疗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损伤专委会刘利民教授则在发言中呼吁:“希望以本次会议为纽带,构建全国骨科专家协同创新网络,共同攻克临床难题。”
授牌仪式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极具里程碑意义的“四大专家工作室”授牌仪式。全国知名骨科专家曲龙教授、刘利民教授、彭爱民教授、杨华清教授的工作室正式落户贵州华夏骨科医院。这一里程碑式的举措将大幅提升贵州地区骨损伤疾病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当地患者提供更加卓越的医疗服务。
公益救助项目启动仪式
随后启动的“手足同行”公益救助项目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损伤专业委员会精心策划并发起,得到了贵州省红十字基金会善道医疗救助基金的鼎力支持,由贵州华夏骨科医院具体执行。同时,四位授牌的专家工作室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致力于为经济拮据的骨损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援助。作为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的重要举措,该项目充分展现了医疗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随即进入学术论坛环节。首场由朱晓东书记带来题为《正骨强身党旗红,不忘初心白衣美》的专题党课,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分享,系统阐述了贵州华夏骨科医院“以党建促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刻诠释了“党建强则发展强”的管理理念,为论坛奠定了思想引领的基调。
专家授课
随后展开的学术交流环节高潮迭起。国内顶尖骨科专家轮番登台,他们立足各自深耕的研究领域,既分享了骨科诊疗技术的最新突破,也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启迪思考、汇聚智慧的学术盛宴。
义诊现场
会议期间,在贵州华夏骨科医院一楼大厅还同步开展了大型义诊活动,诊疗范围涵盖矫形、关节、脊柱、创伤、康复等多个方面的疾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
在上午的主论坛之后,下午的学术活动设置了四个平行分会场。各分会场聚焦不同骨科专业领域,与会专家们凭借丰富的临床实践,针对诊疗新技术、新理念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智慧的交锋,现场讨论氛围空前热烈,成功将这场学术会议推向了巅峰。
本次年会通过学术研讨、专家引进、公益行动多维联动,不仅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更推动了西南地区骨科医疗事业的创新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龙艳
编辑 汪盈平
二审 龙艳
三审 杨国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6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