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初秋时节,在巢湖市烔炀镇合裕村境内的安徽省长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内,林下套种的1000多亩大豆陆续迎来收获季。记者从巢湖市林园中心获悉,连日来,该公司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获、晾晒、储存,确保大豆颗粒归仓。
9月7日上午,长山农科薄壳山核桃种植基地,一棵棵薄壳山核桃幼苗随风摇曳,林下套种的大豆秸秆上挂满了豆荚,青中泛黄。微风拂过,“豆浪”翻涌,一片丰收景色。三台收割机往来穿梭,隆隆作响,收割、脱粒、装卸,转眼间一垄垄大豆便被收割完成,粉碎后的秸秆平铺在林地上,散发出自然的清香味,沁人心脾。
据了解,大豆收获非常有讲究,既不能早,也不能迟,一旦错过,豆荚要么易炸,要么品质降低。收获后的大豆要及时运回晾晒、除杂、储藏。
位于庙岗镇童集村的巢湖市永丰瑞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晒场,刚刚收割回来的大豆除杂后摊铺在晒场上,工人们忙着翻动豆粒,均匀晾晒。
“这几年,在巢湖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科技特派员的悉心指导下,我们尝试在薄壳山核桃林下套种小麦、油菜、玉米等农作物,实现了一地两用、一地两收。”公司负责人王吉凯说,自2015年以来,公司发展薄壳山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700亩,其中幼林1200亩,今年在薄壳山核桃树林下首次套种大豆。
近年来,巢湖市引导林企积极发展林下生态种植养殖,以耕代抚,以短养长,有效促进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绿,促进了林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潘子璇 通讯员 张荣·
“林豆模式”是一种节约集约化经营技术。大豆与薄壳山核桃高低搭配,不但能够充分利用阳光、水、热、土地等自然资源,而且还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幼苗快速成林进入丰产期,短期内还能获得大豆效益,可以说是生态、经济双丰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