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三秦都市报
返乡办起敬老院 饭菜暖胃又暖心
田根全的“爱心餐桌”香飘十里八乡
10月10日11时许,在西安市周至县骆峪镇向阳村,还未进敬老院,记者便听到阵阵欢笑声,走进院子,看到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厨房内,田根全围着围裙,正忙活着……
8年来,田根全自掏腰包将自家院子改造成敬老院,免费为周边孤寡、留守老人提供早午餐,并开辟了专门的文化娱乐和休息场所。
这里的饭菜太适合老人了
厨房里清炒西葫芦已经出锅,土豆红烧肉还需再焖一会。“来吃饭的都是老人,牙口不太好,再等一会,土豆就入口即化了。”田根全说。为了让老人更有胃口,吃得更营养,清炒西葫芦里,他搭配了木耳、青椒、胡萝卜等,色香味俱全。
“今天的饭,真香,尤其是这土豆,根本不用咬,太适合我们老人了。”83岁的田福楼点赞道。
老人们吃着聊着,田根全则在厨房内继续忙碌,进行着收尾工作。
“醋重盐轻,老人们身体不好,熬稀饭要加些枸杞红枣……”田根全的心里放着老人。最开始,敬老院的面条用机器压,发现老人们不爱吃,如今,全靠手擀。“今天来的老人不多,多的时候,能有20多位。”田根全说,忙时,村里的年轻人会来帮忙做饭,老少相聚,温馨又热闹。
田根全在敬老院里还开辟了文化娱乐舞台,初一、十五会邀请秦腔艺人、文艺志愿者为老人献上丰富多彩的节目。来自十里八乡的老人相聚一堂,看戏、下棋……此外,不定期邀请医护志愿者前来,为老人免费测血糖、量血压、体检等。
返乡办起“爱心餐桌”
退伍后一直在西安打工,2010年,为照顾年迈的母亲,田根全选择返乡。向阳村有400多户1800余人,60岁以上的老人有200多位。和很多村庄一样,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发展,老人们日常生活有诸多不便。
田根全觉得管一个老人是管,多管几个也是管,便经常邀请周围的孤寡、留守老人来家里吃饭。之后,更是有了办“爱心食堂”的念头。
“希望老人们每天都能免费吃口热乎饭。”田根全说。
2015年3月,田根全租用村里一块50平方米的场地,用钢管架起棚子,摆放四张桌子,准备好炉子和餐具,方便老人们的“爱心餐桌”就这样诞生了。
3个月后,因场地原因,田根全将“爱心餐桌”搬到自己家中。他拿出10余万元将家里彻底改造,办起了“敬老院”。前3年,他靠着做生意的积蓄,在西安开店的爱人和两个儿子每月的资助维持,之后,有了政府部门的资助和爱心人士的捐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向阳村敬老院的名声逐渐响亮了起来,附近的千户村、南留村、三家庄、朱家查村也自发办起了“敬老院”,而且办得相当红火。
8年累计服务老人5万余人次
8年来,田根全“没有围墙的敬老院”累计服务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家庭困难老人5万余人次,调解农村家庭矛盾10余起。
田根全说,“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老人能够生活得安心、舒心,同时能够带动和影响周围人行善尽孝,形成敬老孝老的良好社会氛围,让中华美德传承下去。”其实,这种传承首先就体现在他家里,他的儿子儿媳就曾不止一次跟他说:“爸,你放心吧,你哪天干不动了,我们这些晚辈也会把‘没有围墙的敬老院’办得像现在一样红火。”不仅如此,初一、十五,村里不少年轻人会主动来给老人们剪指甲、理发,不少志愿者从周边市县赶来,服务老人……
除了农村养老,他还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先后提出了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建议。
本报记者 陶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1 0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