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炎炎暑假,考研人都在“火力”备考。近期,部分院校公布了招生简章,更是拉动了考研人的情绪。不少考研人发现,一些高校将自2024年起,延长研究生学制。一时间,研究生学制延长有关话题登上热搜。
学制“加时”渐成趋势
近日,东南大学、中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大学等国内高校相继发布研招考试调整通知或招生简章,纷纷决定从2024年起,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至3年。其中,东南大学将学校硕士研究生所有专业的学制统一调整为3年,上海体育大学明确将博士生学制统一改为4年。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基本制度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至3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至4年。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作出调整。“弹性学制”的政策导向下,各高校内部的学制安排各有不同,硕博贯通、本博连读等也逐渐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新选择。长期以来,专硕学制2至2.5年、学硕学制3年已成为惯例。然而,近年来国内多所高校纷纷对研究生学制进行调整,将学制延长,尤其是专硕学制,研究生学制延长似乎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与此同时,报名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的人数逐年递增。教育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上个月新鲜出炉。报告显示,去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24.25万,较上年增加了6.6万,增长5.61%。而在2013年,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1.14万。不到十年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翻番。
如何“提质”成为关键
对于高校而言,学制变化,意味着课程、师资、培养方案等诸多方面都要进行调整。对于学生而言,学制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时间成本、学费投入、职业规划等。那么,高校为何要进行学制调整?学生反响几何?记者就此进行走访。
李杨是今年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毕业后本想就业的他由于工作没有达到预期,转而选择进一步考研深造。“说不焦虑是骗人的,之前一年时间浪费了,之后的工作和生活规划都往后推一年。好在我要报考的院校没有学制调整,不然会更加焦虑。如果调整的话,我最直接的想法不是能多学多少东西,而是学制延长所面临的压力。抛开学费增加不说,自己还有更多时间上的压力,比如就业年龄,毕业后马上奔三了,还没成家立业。”
对于高校为何要进行学制调整?记者联系我市某高校相关负责人。截至发稿,并未得到答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老师告诉记者:“研究生培养并非易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考研大军,高校更应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各个学校有自己的定位,对学制加以调整,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这位老师进一步分析,以专硕两年学习为例,有的学生第一年入学适应节奏较慢,第二年开始外出实习、写论文、找工作,真正能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多。学制延长后,导师有更多的空间可以进行指导,学生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题研究。不过,学制延长能否真正提质、充分提质,让所延时间有价值体现,还需要高校在调整学制的同时,科学调整课程设置,调配师资,并对培养方案进行优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7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