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6 05:15:00 来源:戏说三国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在明朝的万历时期,由于这位朱皇帝天天不上朝,导致朝局变得越来越复杂,各派势力相互整合,相互攻讦。其中,尤其以东林党的声势最大。

所谓东林党,其名字最早来源于“东林书院”,是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催生出的一个政治怪胎,这是我对东林党的评价。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其实,早在东林书院建立之前,顾宪成等一大批的文臣,就在立储、言论、减税和京察等问题上崭露头角,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政治资本和声望,逐步在朝廷中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

随着顾宪成等人被罢官归乡,他们开始在乡野民间进行讲学和授课,创办的东林书院就好比现在的民办学校,渐开了明末的东林风气,并最终形成了一股政治势力。

为了体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远大抱负,东林党在起家时,非常注重自己的格调,就连大明朝的马屁都不拍,直接就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什么顾宪成、赵南星和邹元标等人,哪一个不是社会名流,哪一个不是著作等身,完全就是知识分子的大联盟。

不过,在研习孔孟之道的同时,这帮人开始“裁量人物,逾位论政”,逐渐涉足于针砭时弊。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事件,就是推举李三才入阁之事。自此以后,东林党开始闻名于天下。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在顾宪成死后,东林的学术研究与政治主张已经完全分道扬镳,基本上一分为二了。学术上,由高攀龙继续主持,任然坚持在东林书院教书授课;政治上,越来越多的东林人积极参与朝政,政治党派的色彩十分鲜明,成为了党争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万历中期,虽然东林党已经实现了崛起,但还没到独揽朝政的程度。因为,尽管朝中东林党势大,但还有“齐党”、“楚党”和“浙党”的存在,可以起到制约的作用。

而且,这些个小党和中间无党人士,为了能够在夹缝中求得一席生存之地,纷纷对东林党群起而攻之。当时的朝堂上已经划分成了“东林党”与“非东林党”两大派系,相互之间势同水火。

期间,虽然相互谁也不屌谁,谁也不服谁,谁也灭不了谁。最终,这种恐怖平衡还是被打破了,准确地说,是被一个人给打破了,这个牛人就是汪文言。

或许你没有听说过汪文言这个人,而他在历史上也的确算不得著名人物。因为,他的前半生混得实在是一般般,没有能力,也没有背景,只有野心。

带着这种野心,汪文言来到了京城这个权力的中心,开始攀附混得最好的一股势力东林党。加入东林党后,汪文言并没有引起任何人的关注,因为这里的强者实在是太多了。

逆袭,必须逆袭!这就是当时汪文言的真实想法,否则他一辈子都混不出头。汪文言开始思量,如何才能扳倒“齐楚浙三党”,只有这样,东林党才能无敌于大明朝。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万历四十八年时,张居正过世不久,三党中就有人开始上疏,要求万历皇帝彻底清算张居正及其的余毒势力。东林党立即接招,组织人马纷纷上疏驳斥。而且,他们说得头头是道,唾沫星子横飞。

关于这点,我需要解释一下,明朝的党争中,不论你的奏折是否正确,都会遭到党争敌对派的一律反对。你说一,他必定说二,这就是党争!

为了反对三党势力,东林党索性上疏为张居正辩解。让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东林党和张居正的关系有多铁磁呢。

就在各方你来我往的论战中,汪文言敏锐地发现,在这浪激烈的争论中,居然还出现了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人,这个人就是官应震。或许你不认识他,不过没关系,你只需要知道一点就行,他是楚党的领袖。

原来,三党虽然号称联合对抗东林党,但也并非铁板一块,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歧。汪文言认为,自己挑拨离间的机会来了。

于是,他以此为突破口,逐渐将楚党从三党中分裂了出来,将三党联盟变成了两党联盟。此消彼长的同时,东林党的实力更加稳固了。

明神宗驾崩后,明光宗在东林党的扶持下成功登基。可惜,这位小朱皇帝太短命,还没把皇位捂热呢,就驾崩了。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这件事有点儿出乎预料,东林党懵圈了。但是,这帮老头子都是老油条,稍一冷静就计上心来,开始扶持明光宗的长子朱由校来登基。为此,还搞出了“移宫案”才将朱由校扶上皇位,也就是赫赫有名的那个“木匠皇帝”。

朱由校登基后,开始大力提拔东林党人担任朝中要职。而东林党人的老毛病立即就犯了,一刻也不能安生,必须霍霍,活到老,霍到老!通过他们指鹿为马的本领,利用“红丸案”又将浙党的领袖方从哲挑落于马下。

方从哲落马后,东林党人叶向高成为了新的内阁首辅,把天启初年的朝政牢牢把持在自己的手中。这样,其余小党和中间人士都无法存活,只得无奈地攀附起了阉党势力。

这样,整个大明王朝开始了新的选择和站队,那就是东林党和阉党的对立。

后人大多指责阉党如何如何的坏,如何如何的恶。但是,从万历末年到崇祯年间,身居权力中枢的东林党人,面对明朝一日不如一日的国力,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出过多少具有建设性的贡献,而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了“党争”的事业上,真是可气之至。

当徐光启提出技术革新时,东林党人一拥而上,一直将徐光启骂到不敢吭声为止;当熊廷弼在辽东整军对抗后金时,又是东林党人撸起袖子开骂,甚至不惜抹黑他是阉党成员。

直到阉党真的崛起后,东林党人才被基本平息,明朝的朝堂消停了一阵子。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到崇祯上台后,干净利落的铲除了阉党势力。这样,东林党人又开始活跃起来,不断蛊惑本就好大喜功和刚愎自用的崇祯,不顾实际国情,大张旗鼓地推行改革,通过这些“励精图治”之举,终于将大明朝搞得内忧外患,彻底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直到崇祯临死前,才彻底醒悟,留下了遗言:

朕非亡国之君,群臣皆亡国之臣。

东林党是如何形成,又是如何加速明朝灭亡的?

正是在这帮自命清高而又狗屁不懂的东林党人祸害下,大明朝彻底被埋葬了。你说,东林党该不该为明朝的灭亡负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东林党与阉党谁更胜一筹
在明朝晚期的政治舞台上,东林党与阉党之间的斗争是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两派力量的斗争不仅影响了明朝的政治走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从政治影响力、策略运用和最终结果三个方
2024-10-17 20:51:00
明朝臭名昭著的阉党和东林党,谁该为明朝的覆灭负责呢
...塌,一定是支柱出了问题。那么,明朝臭名昭著的阉党和东林党,谁该为明朝的覆灭负责呢?一、何为阉党,何为东林要想知道阉党和东林党谁该负主要责任,就得先搞懂何为阉党,何为东林。先说
2024-08-01 21:16:00
明朝时期的东林党和阉党究竟是谁误了明朝
明朝末期,最有名的就是东林党和阉党。后人讨论最多的就是究竟是哪个党派误了明朝。首先先给大家普及一下误国,表面意思就是耽误国家发展,再说的狠点就是阻碍了文明的进程。首先,先分析一下
2024-05-21 16:24:00
明朝党羽之争?东林党人真的比阉党更高明吗?
明朝末年的东林党和阉党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朝廷里面,因为某种利益结合到一块的人。东林党人主要以江南的文人为主,他们大多出身富豪之家,做官的目的在于光大家庭门楣,谋求政治上
2023-04-20 20:18:00
聊聊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东林党”
...实亡于崇祯的无能,认为明朝的灭亡是因为崇祯皇帝听信东林党的谗言,在朝中搞裁员,扰乱了民心,导致了后期的溃败。那崇祯皇帝究竟在明朝末年做了什么样的事情?东林党又在其中扮演了怎样
2024-05-21 20:06:00
明朝灭亡:阉党、东林党之争还是时代局限额结果?
...愎自用,滥杀大臣导致后期无人可用造成的,还有人说是东林党的党争造成的,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呢?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灭亡源于崇祯之手“。明朝在万历年间的时候基本上发展达到了
2023-10-27 07:47:00
明朝的东林党被阉党打压,东林党人的下场有多惨?
...运而生,浙党、齐党、楚党,当然,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东林党关于东林党的由来,大家都已经知晓,它是由遭贬的吏部郎中顾宪成创立的、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团体。早期虽然推崇“公正
2023-01-08 14:37:00
如果再给崇祯皇帝一次机会,他有可能保住明朝吗?
...有的。事实上明朝衰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党争问题。也就是东林党的问题。如果朱由检有机会再来一次的话,那么他想要保住大明朝。他就绝不可以一股脑的铲除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即使朱由检要铲除
2023-06-25 09:18:00
聊聊明朝的移宫案
...,皇帝年幼,两党竞争激烈。一方是以皇帝生母为主的“东林党”,另一方则是与皇帝外戚关系密切的“阉党”。两党之间的斗争日趋白热化,都试图在皇帝年幼无知的情况下掌握大权。而在这个时
2024-02-12 06: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