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南频道
宣讲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网长沙11月22日电 11月21日,牢记嘱托,务实报国——“四个面向”宣讲团报告会在中南大学中南讲堂举行。湘雅医学院卢光琇教授、人文学院杨雨教授、冶金与环境学院彭文杰教授等宣讲团成员走上讲台,讲述中南人在服务“国之大者”过程中的重大成就和鲜活故事。
中南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中南人矢志报国、立业兴业的奋斗史,镌刻着中南人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的爱国情怀。校史中的报国故事历经岁月沉淀而愈加醇厚,滋养着无数后来人。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百年之间湘雅人接力向科学最前沿探索着。恰逢湘雅医学办学110周年,卢光琇教授讲述了一家三代湘雅人的“优生强国梦”。
一张人民大会堂前的合影,装着一个学院的三任院长和三个国家科学技术奖,也是中南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科研报国的缩影。土木院国巍、元强、邹云峰三位教师在一场访谈中,将照片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研建桥上移动列车气动力测试系统,降低风荷载影响的何旭辉,总爱“较真”;研发高性能混凝土,保障高铁基础设施的谢友均,有着“应该的”的责任感;研建地震下铁路桥上行车安全试验系统,提升地震下行车安全的余志武,总是“稳健如山”……师生们透过青年教师们的眼睛,看到了一群可敬可爱的为中国铁道事业奉献拼搏的中南人。
百年前,创办《学生救国报》的湘雅学子流淌着中南人赤诚爱国的红色基因;建国初,为新中国研制“原子分离膜”作出贡献的黄培云院士彰显了中南人勇闯科技无人区、锻造“国之重器”的报国之志;新时代,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一次次挺身而出的中南人接续为强国建设奉献所有……王远征老师顺着光阴的脉络讲述着《中南人的“升华品格”》。
汤飞凡、陈新民、黄培云、陈国达、侯振挺……中南校史上“星光熠熠”。一路走来,中南师者组成了铸造中南大学脚踏之地的基石,也成为了照亮中南人前方之路的灯塔。在音诗画《承光而行》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小马言马”团队用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演绎中南人从科学救国,到实业报国,再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无惧艰辛,砥励前行。
校友会上的一曲《渔家傲》,连接起散落天涯海角的校友情;几十万字访谈记录的《炽金故事》里,承载着冶金人对事业、家国、人民一往情深的爱;文工交叉研究项目“诗话桥”,让一批批学子因热爱成为古桥“守桥人”……人文学院杨雨教授携手中华经典吟唱团以吟诵为媒、古典诗词为介,为师生“诗吟中南”,带领大家探寻中南深厚的文化底蕴。
“报告会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心灵上的震撼。各位报告人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视角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中南故事,触摸到中南厚重的办学历史和中南人的家国情报国志,让师生领略一场激荡心灵的精神文化之旅。”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辅导员刘琦说。
“前辈们、师长们的报国故事让我油然而生作为中南人的自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郭鸿表示,尤其是一个个勇闯“无人区”、攻克“卡脖子”难题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不易,也更加感悟到中南人科研报国的赤城之心。“我要向师长看齐,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早日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何美琴、秦洁蕊、高源鑫)
宣讲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2 2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