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应对气候变化,一组数据看中国有多努力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11-06 20:0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寇江泽,孙熙然

应对气候变化,一组数据看中国有多努力

“我国持续推动碳强度下降,2023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7.9%,煤炭消费占比从 2013 年的67.4%降至 55.3%;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加了65亿立方米。”11月6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介绍,截至2024年7月底,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06亿千瓦,是2020年底的2.25倍,提前6年多实现了2030年装机容量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即将在阿塞拜疆巴库召开。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还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以来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效,还阐述了我国COP29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应对气候变化,一组数据看中国有多努力

▲上图: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柯拉乡的柯拉光伏电站。新华社记者薛晨摄

我国全面推动国家自主贡献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

今年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实施三十周年。夏应显表示,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也是最早签署和批准《巴黎协定》的国家之一。

中国采取一系列行动,全面推动国家自主贡献实施并取得积极成效。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制定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我们将基于国情,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按照《巴黎协定》及去年通过的‘阿联酋共识’,于2025年适时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夏应显说。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就是强制碳市场,是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强制碳市场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接近5亿吨,成交额297亿元,交易价格稳步上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夏应显表示,我们将持续夯实数据质量,严厉打击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积极推动将钢铁、水泥、铝冶炼三个行业纳入到碳市场。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也就是自愿碳市场,启动已近一年时间。夏应显介绍,生态环境部首批发布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等4项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并组织编制煤矿瓦斯利用和隧道照明节能方法学,支持甲烷利用、交通节能等领域发展,进一步扩大市场支持领域。“截至2024年10月,已经公示减排项目44个,按目前已经公示的项目计算,预计每年可产生核证自愿减排量1137万吨。”

夏应显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持续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对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一组数据看中国有多努力

▲上图:通过30多年的植树造林,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南华山森林覆盖率达到30.7%,植被覆盖率超过95%。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实施良好

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明确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设目标。相关工作取得哪些进展?

夏应显介绍,生态环境部近期发布实施《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 量化要求和指南》国家标准,作为我国产品碳足迹核算“母标准”,来指导具体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编制。组织相关单位编制电力等基础能源和动力电池、光伏等重点外贸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并尽快发布。

“结合相关工作需要,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同时从煤电油气等基础能源和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通用因子着手,加快推进产品碳足迹因子的研究工作。配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的认证试点,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夏应显介绍,同时,加强产品碳足迹国际交流,跟踪研判国际涉碳贸易政策和产品碳足迹规则发展趋势,并积极应对。

一手抓减缓,一手抓适应。“极端降水、台风、高温、极寒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日益频繁,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前面临的一项现实而紧迫的任务。”夏应显说。

《年度报告》显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实施良好。夏应显介绍,各部门、各地方积极采取行动,全国绝大部分省份已印发实施本地区行动方案。生态环境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39个城市作为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积极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路径和模式,同时,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黄河流域、青藏高原等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工作。

“我们将进一步推动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着力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加强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提升重点领域和关键区域气候韧性,积极防范气候风险。”夏应显说。

中国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

《年度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与、引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长期以来,中国持续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夏应显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了53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谅解备忘录,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开展减缓和适应项目、举办交流研讨班这些方式,帮助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中国将继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发挥中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早期预警等方面的优势,通过物资援助、技术援助、交流研讨、联合研究这些方式,开展务实合作项目。”夏应显说。

气候资金作为气候国际进程中的焦点、热点与难点,是多边进程取得进展的关键。各方将于COP29上完成制定全球2025年后气候资金目标及相关安排。

夏应显表示,中方主张,一是坚持《巴黎协定》的原则、规定和授权,确保不重新谈判或改写《巴黎协定》相关规定。发达国家应履行出资义务并继续带头调动资金,鼓励其他国家自愿参与。二是发达国家2025年以前要切实兑现已经承诺的相关资金支持目标。三是资金来源明确必须以发达国家公共资金为主,通过公共资金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稳定的政策信号,进一步撬动和扩大多边开发银行融资和私营部门的投资。

《年度报告》阐述了中国关于COP29的基本立场和主张:中方愿与各方加强交流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助力《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2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人民网欧阳易佳近日,第三届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本届研讨会主题为“碳路逐峰·绿新双驱——气候投融资赋能绿色低碳未来”,与会嘉宾围绕气候投融资的标准规范
2024-05-14 19:30:00
法国房屋危机:气候变化导致千万栋房屋因干旱开裂
法国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房屋损坏问题,原因是气候变化。根据法国新闻广播电台的最新报道,由于干旱,法国有超过一千万栋房屋出现裂缝。原因是法国的大多数房屋都建在粘土土壤上,这种土壤会根
2023-07-10 14:54:00
...葱葱的绿色乡村被各种黄色和棕色覆盖。英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信息中心主任马克·麦卡锡说,今年将是英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虽然许多人会记得夏季的极端高温,但值得注意的是,“全年都保
2022-12-30 09:10:00
卫星视界丨2023:厄尔尼诺搅动全球气候
2023年4月,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表示受气候变化和预期厄尔尼诺天气现象回归的影响,全球平均气温可能在2023年或2024年创新高。7月,世界气象组织宣布热带太平洋7年来首次
2023-12-16 14:16:00
...高温,高温……异常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不容回避。联合国有预测说,2050年人类赖以生存的90%的城市将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为了应对气候危机,今年6
2023-07-28 07:10:00
...国气象报本报讯 通讯员石英 记者吴鹏报道9月19日,区域气候变化预估技术及应用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召开,进一步推进区域气候变化预估技术方法和预估数据应用,搭建国省两级
2023-09-27 18:48:00
英国气象局:2022年是英国有记录以来最热一年
...高纪录,当时的年平均气温为9.88℃”。英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信息中心负责人马克·麦卡锡表示:“2022年是英国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今年的酷热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而且除12月外
2022-12-31 16:55:00
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气候变化科技赋能“双碳”重大战略实施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保障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双碳”重大战略实施,中国气象局不断完善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在
2023-01-09 19:38:00
青藏高原碳与气候变化监测联盟正式成立
...藏高原大数据应用中心科创平台成立大会暨青藏高原碳与气候变化监测联盟成立仪式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图为仪式现场。金泉才 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地区,是中国气候变
2023-08-08 20:4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集美区:加快布局产业新赛道 实现新突破
以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为引领,一幅蓬勃生动的发展画卷正在集美徐徐展开。图为集美新城。(林志杰 摄)火炬集美金砖专精特新产业园项目效果图
2025-09-07 08: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君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将于明日开幕。记者从昨日下午投洽会组委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09-07 08:49:00
翔安区夯实产业“硬支撑” 做优营商“软环境”
翔安区三大特色重点产业,正凭借集群之力,塑造新动能之势。图为翔安创新实验室和厦大科技园。(朱毅力 摄)翔安区的平板显示产业已覆盖完整产业链
2025-09-07 08:49: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吴燕如)群众当主角,载歌载舞秀风采。近日,“畅享思明·艺起来”2025年思明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暨第十三届夏季周末广场文化活动的首场文艺展演活动在老剧场文化公园举办
2025-09-07 08:49:00
胜利油田东胜公司马海东项目,位于海拔3200米的青海高原。初来乍到,员工刘雪龙出现“高反”,有轻微头晕症状。三天时间,制氧机跨越2500公里从山东东营到达位于青海的项目部驻地
2025-09-07 08:55:00
沂蒙精神代代传,法治护航成长路——坪上镇“法治第一课”进校园
大众网记者 郑玮 临沂报道在中小学秋季学期开学之际,为切实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爱国情怀,9月2日上午,坪上司法所联合镇宣传办
2025-09-07 08:58:00
鲁网9月7日讯(记者 葛万彩 实习记者 闫昊)在黄海之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有一片被北纬36度黄金产茶带眷顾的土地——海青镇
2025-09-07 09:02:00
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初中部:家校协同聚合力 共育桃李谱新篇
鲁网9月6日讯(记者 张煜晞)9月5日,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初中部迎来了一场别出心裁的家校共育活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家长会暨家庭教育讲座
2025-09-07 09:05:00
中新经纬9月6日电 据微信号“证监会发布”6日消息,中国证监会党委召开会议,坚决拥护党中央对易会满进行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决定
2025-09-07 09:20:00
河北迁安: 入职培训赋能“青苗”破土向阳生
图为迁安市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参观史明星纪念馆。邵珊珊摄河北新闻网讯(邹雅婕、邵珊珊)9月4日至5日,河北省迁安市举行2025年新录用公务员(选调生)入职培训暨“青苗成材”全链条培养工程启动仪式
2025-09-07 09:21:00
山东航空学院喜迎7000余名新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赵旭铁流余韵犹在耳,银翼新程已启航。九三阅兵的钢铁洪流仍在心头激荡,九月的山东航空学院热情洋溢喜迎2025级新生
2025-09-07 09:29:00
从木材通道到行业引擎,山东港口日照港构建多方共赢产业生态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隋忠伟 通讯员 刘言言初秋的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港区,海风裹挟着原木的清香,奏响繁忙的生产乐章——5艘满载木材的货轮并肩靠泊
2025-09-07 09:29:00
在远离陆地的胜利海上油田,一艘艘红色舰船默默守护着海底油流的平稳涌动。船员们以船为家,在海浪的日夜陪伴中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
2025-09-07 09:29:00
胜利油田公众开放日邀请“油娃”感悟石油文化底蕴
近日,胜利油田举办“找油‘童’行 逐梦未来”公众开放日活动,40余名“油娃”走进纯梁采油厂油气生产一线,通过沉浸式体验
2025-09-07 09:29:00
东南网9月7日讯(通讯员 吴文凯)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了一批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试点入选名单和省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典型案例等入选名单
2025-09-07 09: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