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村民们在山上采刨黄芪。杨钦摄
中新网大同11月7日电 题:“中国黄芪之乡”山西浑源:构建黄芪全产业链 激活村民增收新动能
作者 杨静 杨钦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旺、百姓富。近年来,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官儿乡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打造黄芪品牌,初步形成以种植为基础、加工和营销为拓展的黄芪全产业链体系,走出一条精细化发展新路径。
浑源黄芪生长于恒山脚下,已有千年种植史,因品质优良广受业内推崇。浑源恒山黄芪被誉为“正北芪”,当地是“正北芪”的核心生产地,位于县城西南部的官儿乡则是核心中的核心。
目前,官儿全乡宜芪坡地12.3万亩,现有村集体、村民规范化种植黄芪9.24万亩。每年深秋,全乡有5400余人直接从事采刨黄芪。
王宗新是官儿乡蔡沟村的黄芪种植大户,他种了百余亩黄芪,“雇了几个村里人,每人每天能刨四五十斤黄芪,刨一斤劳工费5元,家里的黄芪不愁刨,村民们也能赚些零花钱。”
“今年刚刨的鲜芪每斤能卖到12元左右,像王宗新这样的种植大户收入在2万元以上。”官儿乡穆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翟瑞说。今年1月,官儿乡黄芪种植基地被列入国家级“三品一标”认证基地。村民们种槙黄芪的意愿更强了,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希望在家乡的黄芪产业上大做文章。
同时,官儿乡抓住这一“国字号”品牌优势,积极建设黄芪生态保护区、创建黄芪种植示范区、打造黄芪加工产业链。该乡投资300万元建设规范化黄芪种植基地2000亩,投资51万元升级改造黄芪加工车间,一条闭合的全产业链步入生产正轨。全产业链的形成,改变了村民们先前的低收益,芪农们也正学着从初加工到精加工生产。
翟瑞介绍,黄芪浑身是宝,剔除后的边角废料都有大作用。“现在乡里与上海一家科研中心签订了合同,按照要求将黄芪加工成粉状,从中提取黄芪汁液。该项目的实施可提供30多个固定就业岗位,辐射带动全乡150余人增加收入,人均年收入可增加8000元以上。”
截至2022年底,浑源县有黄芪种植加工企业398个,3万多户芪农靠着黄芪走上了致富路。杨钦摄
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黄芪产业已遍布浑源县10个乡镇。目前,全县宜芪面积39.5万亩,有芪面积28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23万亩,年可采刨鲜芪2500万公斤。黄芪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亿元。截至2022年底,浑源县有黄芪种植加工企业398个,3万多户芪农靠着黄芪走上了致富路。
官儿乡党委书记傅安说,下一步当地将逐步形成黄芪深加工全产业链,逐步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大发展趋势,真正让一方水土造福一方百姓,走出官儿乡精细化发展新路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7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