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让好政策不“打折”
☉之山
政策的生命力在落地、在执行。近段时间,我市密集出台一系列助企纾困政策。这场“及时雨”下去了,根苗有没有浇透?笔者在基层走访中发现,还是有一些企业对政策不熟悉、不会用。“解渴”的水就在头顶,却总是够不着。这些现象说明,政策衰减的问题必须引起大家重视。
为什么会“衰减”,很大程度是因为对政策精神“吃不透”。越是“吃不透”,执行起来就越容易走向本本主义、教条主义。下基层进企业宣讲解读政策,这是很有必要的。当前,很多部门都动起来,但要注意的是,宣讲的前提是“吃透”。好比教师上课,同样一堂课为什么效果大不相同?优秀的老师能悟透教学大纲的精神,灵活授课,学生受益就多;反之,照本宣科,学生自然“雾里看花”。业务部门宣讲政策,要领悟条文背后的真实意图、政策法规的出台背景。给企业一杯水,宣讲人先要有一桶水。只有把上级精神和有关政策学透了,才能讲好企业家听得懂、能理解的话,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
要会讲,也要会听。听什么?听听基层、企业的意见。实践是检验政策好坏的试金石。有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是奖补资金躺着睡觉,一方面是困难企业翘首以盼,究其原因是对政策执行的跟踪评估环节出了问题。政策出台后,反馈尤为重要。一项政策设计再周密,也难以涵盖每一个具体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政策执行中,发挥好常态化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机制作用,认真倾听企业反馈,密切跟踪政策实施情况,做好形势分析、政策效果调研等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政策措施加以调整修正,让政策更加精确直击企业需求和痛点。
推动政策落地,还要用好督查“利器”。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督查就没有落实,没有督查就没有深化。必须加大督查力度,倒逼督促各方面切实扛起责任,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构建形成落实闭环。
制定出政策,更要落实好政策,这既是责任的体现,也是发展的需要。眼下,一季度已近尾声,时间紧迫,形势逼人。各级各部门要层层传导压力,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执行力、穿透力,切实把政策“含金量”变成发展“生产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5: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