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科学家探测到宇宙诞生初期类星体的寄主星系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7-04 05:2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晋浩天

《光明日报》( 2023年07月04日 08版)

本报北京7月3日电(记者晋浩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最新观测数据首次揭示宇宙大爆炸早期两颗快速增长的超大质量黑洞(类星体)所在寄主星系的星光。北京大学天文学家联合领导国际研究团队以《探测宇宙初期红移超过6的类星体寄主星系的星光》为题,于日前在《自然》杂志发布一项新成果,该研究表明这些超大黑洞的质量接近太阳的十亿倍,而寄主星系的质量几乎是前者的上百倍。该质量关系与来自临近星系的观测结果一致。

在遥远的宇宙中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这一观测结果非但没有给天体物理学家提供揭秘宇宙的答案,反而引发了更多困惑。首先,在宇宙诞生之初,这些超大黑洞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增长到如此巨大的?其次,更令人费解的是,近邻星系观测数据表明,超大黑洞与它们所在的寄主星系之间存在显著的质量相关性。然而星系和黑洞的尺寸差别很大,两者联系是如何建立的?是黑洞先演化还是星系先演化?这是一个宇宙尺度规模的“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

研究团队由此开始通过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这些问题。该望远镜于2021年12月发射,目的是观察宇宙早期阶段的寄主星系和黑洞,从而进一步探寻它们如何形成并相互联系的。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投入使用之前,哈勃空间望远镜最远观测到来自100亿年前的类星体寄主星系的星光。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理论模型预测宇宙目前的年龄在138亿年左右。

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在红外波段下的超强灵敏度和超清晰成像能力,使研究人员能够将这些研究追溯到类星体和星系首次形成的时期。该望远镜开展常规化运行仅几个月后,该研究团队观测了两颗类星体HSC J2236+0032和HSC J2255+0251,它们发出的光经过了130亿年左右的时间到达地球——这也意味着,“光”发生时,宇宙年龄大约在8.6亿年。

在精确图形建模并摘除类星体的闪耀光线后,寄主星系的图像清晰可见。团队使用该望远镜拍摄了光谱数据,并从中观察到寄主星系中恒星的特征谱线,进一步支持了类星体中寄主星系的存在。该研究还打破了类星体寄主星系星光探测的最远纪录。通过对寄主星系光度的分析,团队发现它们是非常庞大的星系,其恒星质量分别是太阳质量的1300亿和340亿倍。通过测量类星体周围湍流气体的速度,科学家推断,驱动类星体的黑洞同样巨大,它们的质量分别是太阳的14亿倍和2亿倍。“这些宇宙早期的黑洞与寄主星系的质量关系和近邻星系情况相似,这表明大爆炸后约8亿年内黑洞与寄主之间的质量关系便已建立。”团队成员丁旭恒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4 0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天眼FAST首次揭秘黑洞脉搏,距离132亿光年
...研究论文《Sub-secondperiodicradiooscillationsinamicroquasar》(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
2023-11-11 22:35:00
一个难以接受,但无可奈何的事实:我们生活在宇宙最贫瘠的区域
...关于银河系的形成有多种假说,其中比较被广泛接受的是类星体理论。现在,我们知道类星体是由气体云团组成的,大约形成在大约100亿年前,而银河系的最初形成就与类星体密切相关。根据这
2024-06-18 11:03:00
“刺探”宇宙最初10亿年
...的探测方法——“21厘米森林”观测。当背景源为射电噪类星体、伽马射线暴的射电余晖等高红移射电亮的点源时,它们发出的光被其路径上更冷的中性氢原子气体云团在21厘米波长上吸收,那
2023-08-10 03:45:00
同时揭秘宇宙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中国科学家做到了!
...暗物质粒子的质量。近年来,已经有一批高红移射电噪的类星体被发现,而且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也进入了工程建设阶段,开展“21厘米森林”观测已迫在眉睫。解开暗物质和第一代星系形成
2023-07-07 19:00:00
上天入地寻找“黑暗家族”
...)向全球发布了首批科学数据,包括了120万个河外星系、类星体及50万颗银河系恒星的光谱。该项目计划在5年内获取超4000万个星系的光谱数据,旨在构造出三维宇宙空间的物质分布,
2023-07-05 03:26:00
我国天文学家提出同时揭秘宇宙第一代星系和暗物质的新方法
...量暗物质粒子的质量。近年来,已有一批高红移射电噪的类星体被发现,而且SKA望远镜也已进入工程建设阶段,开展21厘米森林观测已迫在眉睫。“我们意识到由温暗物质效应和加热效应引起
2023-07-07 11:52:00
关于宇宙的九个谜团
...而形成的。 8.脉冲星的脉动“开关”在哪里?脉冲星这类星体会周期性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故因之得名,科学家认为它们是快速旋转的中子星。脉冲星的电磁信号“开关”究竟在哪里呢?2
2024-05-29 09:47:00
目前发现的最大黑洞,几乎能装下整个太阳系,TON618有多可怕?
...在吞噬周围的物质并释放辐射。天文学家认为它位于一个类星体的中心,其发出的辐射亮度相当于140万亿个太阳,这种巨大的能量输出源自黑洞周围物质的吸积过程,也就是当物质被黑洞吸引时
2024-01-05 10:06:00
违背常识!科学家揭秘宇宙中的“邪恶轴心”
...加热并放射出强烈的辐射,这个过程被称为活动黑洞或者类星体。活动黑洞释放的能量会对周围的星系群产生影响,引发恒星形成、激活星系等各种现象,形成了“邪恶轴心”的特殊排列。 “邪
2023-12-16 11:21: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摘要:在当前以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人力资源作为核心生产要素,其管理范式正经历深刻变革。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难以充分适应动态市场环境与价值创造的新要求
2025-11-07 06:50:00
在信用卡业务转型的关键期,提升用户黏性、降低获客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成为一项重要课题。积分作为引领服务升级的新潮流,对提升用户价值感与忠诚度
2025-11-07 07:54:00
全国高质量数据集和数据标注产业供需对接大会在宁举行达成合作90余项 累计交易金额超9亿元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11月5日
2025-11-06 08:19:00
近日,浙江瑞安一口停产10多年的不锈钢锅,因为一则15秒的寻锅视频火了。这口锅,婆婆用完媳妇用,30多年过去,仍旧不锈不粘
2025-11-06 08:22:00
连登新品发布舞台 厦企闪耀进博会厦门以高水平开放实践对接全球机遇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举办
2025-11-06 08:37:00
厦企竞逐XR大空间赛道 多个沉浸式消费项目落地运营
小朋友体验XR大空间。(受访企业 供图)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开阔的场地内,一群头戴VR设备的体验者沉浸于虚拟世界
2025-11-06 08:37:00
希沃参与制定国标正式发布 助力移动学习终端技术规范化发展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移动学习终端功能要求》国家标准,将于明年5月正式实施。该国家标准由清华大学
2025-11-06 08:39:00
东南网11月6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杨凌怡 通讯员 李蕴)新型电子元器件企业自动化车间内,机械臂精准抓取零件
2025-11-06 09:39:00
泰开柔性微电网技术入选省级目录 园区低碳有“可复制样本”
鲁网11月6日讯近日,山东省科技厅、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2025年山东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共收录57项涵盖水治理
2025-11-06 11:04:00
在金融服务加速拥抱数字化、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的时代背景下,2024年9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明确提出“增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数智化水平
2025-11-06 11:17:00
中新经纬11月6日电 6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官方微信发布关于加强“免密支付”业务安全管理的倡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2025-11-06 11:59:00
向暗“键”伤人亮“红灯”丨网事漫话
大河网迅 只是因发表不同观点,就被追着私信辱骂;分享生活日常,却遭陌生网友恶意P图嘲讽;甚至只是随手点赞,就被卷入群体谩骂的漩涡……这些让人窒息的“网暴侵扰”瞬间
2025-11-06 13:38:00
易路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Day1圆满落幕
聚焦AI认知进化,亮点一览11月5日下午,由易路主办的「人机重塑,共建XIN生态」全球企业AI云端数字峰会暨2025企业AI HR创新应用案例颁奖盛典
2025-11-06 14:12:00
在中科院软件所的实验室与重大工程一线,有这样一位执着探索的深耕者:他将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软件研发深度融合,以“AI+软件工程”为钥匙
2025-11-06 14:42:00
路易达孚亮相第八届进博会,展示食品、饮品及动物营养新品
路易达孚集团(Louis Dreyfus Company 简称LDC )连续第八年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
2025-11-06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