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父亲常常说,虽然离开了战场,但革命的精神不能丢。”陈力生的二女儿陈晓淮向大皖新闻记者介绍,一只旧皮箱,见证了父亲从抗日战争到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历程。
陈晓淮告诉记者,父亲陈力生1937年参加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期间曾任无为县委组织部长、临江工委(县委)书记、新四军七师区域江流地区工委书记等职。
陈力生在接应新四军皖南突围、建设当地抗日民主政权、保障皖江党政军北撤、重返皖江革命根据地、协助大军渡江、编纂皖江党史等工作任务中做出重要贡献。
在子女们的记忆中,陈力生总是特别忙碌。在治淮委员会、安徽省水利厅、安徽省气象局等工作岗位,他经常深入基层调研督查指导工作,很少坐在办公室里。在水利战线,他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察建设水库和河道干渠,连续几个月泡在工地上,家里人都见不到他的身影。
在子女们看来,陈力生组织观念极强,不仅自己在历次岗位变动时无条件地服从组织安排,而且把个人服从组织的党性原则渗透到对子女的要求上,七个子女全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陈力生离休在家时,有一次想给战友写信,就叫陈晓淮到街上买信封。陈晓淮因工作忙未来得及,就把单位的信封带给他。
陈力生生气地说:“你是国家干部,怎么能公私不分,一个信封是值不了几个钱,但公家的便宜一分也不能占,你现在能占小便宜,以后就可能摔大跟头。”
“回想起来,正是父亲的防微杜渐,培养了我们不贪钱财、淡泊名利的品质。”陈晓淮动情地说。
今年5月,子女将陈力生的一只旧皮箱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这只箱子,从陈力生参加革命事业起就一直陪伴在身边,主要用来装书籍文件,见证了其从抗日战争到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历程。
子女希望通过此次捐赠,让今后走进安徽革命军事馆的更多观众了解这段历史,铭记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目前,安徽革命军事馆长期向社会各界征集各类革命文物史料,联系电话:18662936123,15215697719;0551—65961197,0551—65961416。
大皖新闻记者 赵琳 通讯员 刘锟
编辑 张大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12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