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带着家乡人脱贫致富,她用一张网“连起”三千名宝妈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3-08 19:3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李其峰

“熟练度上来了,一天能打包160多件,每天200多的收入,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孩子。”3月7日,在临沂丰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经理于学艳为新招募的居家就业岗的员工介绍道。

带着家乡人脱贫致富,她用一张网“连起”三千名宝妈

春风行动巾帼专场,于学艳向妇女同胞介绍编织业务

今年47岁的于学艳是临沂市莒南县远近闻名的“网兜大王”,经营着国内最大的塑料、西瓜网袋生产加工企业,产品畅销日本韩国。

从建档立卡户到农民企业家,从居无片瓦到建起现代化厂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扶贫领域的“她力量”,成为了爱岗敬业模范、振兴乡村的排头兵。

三次创业,她和贫穷搏击了十年

因为爱情,年轻时的于学艳选择放弃县城工作嫁到了农村。面对居无片瓦的困境,她第一次感受到贫穷。

“房子是由木梁和塑料薄膜搭起来的窝棚,吃饭连盐都不舍得放。”于学艳说,她不怕贫穷,只是害怕被贫穷打败,她开始了与贫穷的十年搏击。

“我刚开始养兔子,头两年收入不错,但第三年的一次兔瘟,导致兔子成片成片地死去,之前所有的收入也都打了水漂。”于学艳说,最困难的时候手里仅有10元钱,但越是困难,她越不肯“认命”。

“说服家里人,我向厂家赊来了200只鹅苗,这是我当时所有的‘身家性命’。”于学艳说,再次创业的困境很多,没钱买饲料是她最难解决的事。

“没饲料我就带着这群鹅漫山遍野的散养,脸晒得黢黑,头发也像一把枯草。在山上把鞋磨破了,没钱买就赤脚放了三个月的鹅。”说起那段时间最深刻的记忆,她仍然坚定,“我要打败贫穷,总有一天我要一天换一双鞋!”

8个月后,于学艳拿着卖鹅挣来的几千块钱,带着养鹅时那股“拼命三娘”的劲,来到临沂西郊服装批发市场,开始了服装批发生意。

“我那天买了200双鞋,告诉自己愿望实现了,人可以战胜贫穷。”带着买来鞋子,于学艳从老家周边的各个集市赶集去卖。

“那段时间每天起早贪黑,从来都不舍得休息,好在几年下来,家里的生活慢慢地好转,日子也有了奔头。”于学艳说。

寻找商机,“一张网”连起3000名农村女性

三年赶集卖鞋虽辛苦奔波,但一颗种子慢慢在她心中种下。

“大集里,很多农村妇女鞋坏了都不敢换,一双三四块钱的鞋转了好几个摊位都不舍得买。”于学艳说,“我也要让她们买得起鞋!”

于学艳产生了带领当地女性就业、脱贫致富的想法。

2003年的一次外出采购,于学艳发现了编制西瓜网袋商机,操作简单每天都能编不少,一天下来就能挣几十多块钱。“我附近村子有大量闲置女性劳动力,心灵手巧是她们的优势,能把这个项目带回老家,一定是实现脱贫的好方法。”

万事开头难,于学艳将项目带回村里后,发现大家对新事物的接受很慢。“那个年代,我们过久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靠着在家编网兜就能赚这么多钱,很多人都不相信我。”

带着家乡人脱贫致富,她用一张网“连起”三千名宝妈

厂内,于学艳带领工人编织西瓜网兜

不相信,她就开着农用拖拉机挨门挨户去介绍;有困难,她就免费送编制网袋原材料以工抵酬。慢慢地村民赚到钱了,一传十,十传百,邻近村民也纷纷上门自己去领取原料回家编制。

2016年,邻村朱新花的丈夫意外去世,一个人生活的她除了种一亩薄地再无其它收入来源。得知情况后,于学艳主动将西瓜网袋原材料送到她家中,并教会了她编织技术。“当初靠这门手艺,我在家里每月能多挣七八百元,靠自己劳动致富,想想心里就高兴。”朱新花说。

让更多的低收入女性有尊严的挣钱,是于学艳心之所想,履之所往。

目前,于学艳的企业已辐射带动周边的贾家龙头、东川、邱官庄等11个村庄600余人,以及外乡镇团林镇、朱芦镇等和外省市江苏省、日照市等剩余劳力近3000余人参与西瓜网兜加工,多以农村女性群体为主,其中有1000多名建档立卡户。

脱贫致富,她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009年8月31日,于学艳注册了临沂丰乐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发展成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西瓜网袋、西瓜网兜于一体的企业。

创业25年,于学艳历尽了人世间的苦辣酸甜,但用她的话说:“我凭着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农村女性同胞活出了自尊,也活出了人生价值。”

带着家乡人脱贫致富,她用一张网“连起”三千名宝妈

为了帮助更多的农村妇女脱贫,公司成立后,于学艳找到了村委,提出了让更多女性劳动力到自己的加工厂劳动,一方面可以照顾家里,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

从村委那拿到名单后,于学艳开始挨家挨户的做动员。员工来厂里,培训一周就能上岗,还可以把活拿回家做。她设立的村级代理点,每个代理点都要优先安排妇女同胞、残疾群众上岗。

2020年后,于学艳拓宽市场,建起了草莓大棚。她的种植基地同样遵循建厂的原则:优先考虑聘用建档立卡户。

厂里的工人越来越多,大棚里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好。每当有女工有买了新衣服、新家电的快递送到田间地头,于学艳总是掐着腰、挺直腰杆地笑着看过去。“能够先富带动后富,看着更多像我情况一样的妇女同胞脱贫,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采访当天,于学艳还在自己的几亩地里收整作物。她说,土地是她最困难的时候给她饭吃的地方,不管生意做得多大,她都不会放弃土地。

“经济越来越好,趁着市场复苏的风,我还得带着更多农村女性同胞走上好日子,我还有的是劲!”说话间,于学艳并没有放慢手里的活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强国复兴有我 点赞吉林劳模⑮|王昆:小小“蒲公英”引领家乡致富路
...受到市场欢迎,成为茶饮品行业“新贵”。倾囊相授,为家乡人铺设致富路蒲公英根茶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王昆的创业热情,他始终牢记自己返乡创业的初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吉林省青联委员
2024-10-13 16:04:00
返乡创业人才为家乡“献礼”
...之后都为家乡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且带领更多的家乡人脱贫致富。作为父老乡亲的骄傲,他们每个人都送了一份厚礼给家乡。肖岛:让家乡天更蓝水更清山东北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岛来自
2023-09-12 11:47:00
村里老人喜收“健康包”
...车1个多小时抵达蔡甸区最偏远的消泗乡七壕村。“最美家乡人”变身“健康宣传员”,带队走进乡村为独居老人、困境家庭送去新春慰问和健康礼包,用朴实的爱心换来冬日的笑脸。“人人都是健
2023-01-18 04:48:00
袁晓军:创业带动就业 践行企业担当
...。在家乡站稳脚跟后,袁晓军仍一心想扩大生产规模,给家乡人提供更多岗位,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通过实际行动全力助推创业、带动群众就业,以大爱践行企业责任和担当。
2024-04-29 07:55:00
“老娘舅”王欣南:28年热心公益 情系乡亲行善举
...塔、一座变压器,同时帮助雪泾村硬化道路,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不止是雪泾村,王欣南还帮助凤阳村买了一台拖拉机,修筑了400米防洪坡,帮助贫困村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在回报家乡的路
2023-09-06 15:12:00
新风正义扬大爱
...车费6000多万元,并帮助3000多个农村家庭在外打工实现了脱贫致富。“那时候银行还不能通存通兑,务工人员家庭有的急着住院看病、有的急着交学费、有的急着盖房子……为了解决他们
2023-03-16 14:48:00
...”的招牌,恍然大悟,这不就是在三棵树广场靠摆凉粉摊脱贫致富的搬迁户刘林桃大娘的家吗?70多岁的刘大娘从一个山沟沟里搬迁到宋家沟后,在乡村干部的帮扶下,利用自己的手艺在三棵树广
2024-02-28 06:26:00
砚田耕梦:走进摆渡者杨旭
...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看到扶贫干部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不辞辛劳、日夜奔波,杨旭深受感动。他决定拿起手中的笔,将这些感人的故事整理成纪实性文学作品,经过两年的日夜奋战,他终
2025-06-15 01:37:00
贵州印江:“云上赶集”助力山里土货销四方
...溪镇,为大家带来一系列山里的土货。这些土货都是我们家乡的好东西,但是由于销路不畅,很多村民都只能把它们留在家里,自己吃掉或者送人。今天,我们就想通过直播的方式,帮助这些村民把
2024-12-27 15:4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举行
2025年11月7日,“在地化儿童水墨画教学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小繁荣校区举行。本次会议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指导,由吉林省中小学教学研究会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
2025-11-08 21:50:00
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11月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主办,陕西历史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承办,博展联盟协办的“宏大叙事·早期中国——博物馆策展联盟主题交流暨‘吉金·中国’展览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2025-11-08 18:51:00
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公交急诊医生” —太原公交二公司修保车间马路救援纪实
城市的每一条公交线,都是市民出行的“生命线”。当公交车在运营中突发故障,总有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公交急诊医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
2025-11-08 18:07:00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