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2025数博会现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余军/摄
数博盛会,人潮涌动。在2025数博会专业展E1数智基建展馆内,一辆灰色智能网联汽车被观众层层围住。这不是普通的概念展车,而是中国移动联合多家车企最新量产的“AI智能座舱”体验区。
“灵犀,请帮我开启全屋空调、灯光。”只见一名工作人员坐在驾驶舱内,演示着“一键回家”模式,随即,数公里外的家中,空调提前启动,客厅灯光渐亮,所有动作,仅在数秒内完成。这不是童话场景,而是“智舱”系统通过语音识别与智能家居联动,实现“人-车-家”无缝互通。
“我们从2023年开始推进智联、智舱、智城‘三智’战略,如今‘智舱’不再是PPT上的构想,而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的移动智能空间。”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胡军军介绍道。
灵犀智能网联汽车。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黎娅茹/摄
在“智联”层面,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商用网络,累计开通5G基站259万个,目前已服务74家车企,车联网连接数超6600万。在算力网络方面,智算规模突破61EFLOPs,为东风、长城等企业提供算力基建支持,帮助部分无人车企业降低车端算力开销30%。在定位网方面,建成全球最大规模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高精度定位服务调用超2.6万亿次,其中超10家车企定点合作超1500万辆。
在智能座舱演示区,胡军军向记者展示了SIM账户绑定、AI语音交互、行车记录云端编辑等功能。借助5G大上行与边缘计算能力,视频数据可在车端快速上传并依托云端完成处理,大幅减轻本地算力负荷。目前,“人车家”移动爱车、爱家、咪咕、云盘等分应用APP已覆盖超1800万车主,接入车型150余款,联合运营车企超过30家。
在“智城”板块,中国移动重点推出5G+V2X车路云协同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全域50ms低时延通信,路侧信息化建设成本降低约30%。通过自研交通大模型,系统在城区、港区等复杂场景中的感知识别率超过95%。目前,中国移动已参与全国80%的车路云一体化试点项目,累计落地超400个标杆项目。其中,在无锡成功落地城市级网联交通信号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市1700多个路口交通信号网联信息“上图上车”。
小朋友体验灵犀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贾智/摄
“我想听周杰伦的歌,顺便把刚才行车记录的视频剪一段发给我妻子。”站在边上观察许久的观众陈先生坐上驾驶座,体验了一把“AI语音助手”的智能化服务。话音刚落,系统迅速响应:咪咕音乐自动播放《七里香》,而行车记录仪中的片段已被智能剪辑成15秒短视频,通过车机云端发送至家人手机。
“以前总觉得‘智能汽车’还很遥远,今天看到这么多已经落地的应用,尤其是我们贵州也有了自主生产的无人驾驶小巴,感觉未来真的来了。”陈先生兴奋地分享道。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黎娅茹
编辑罗昌
二审杨唯
三审胡丽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31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