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节日我在岗
“听着钻机声,就有使不完的劲”
□李洪伟 本报记者 刘楠 赵吉会
1日,国庆节。远离大庆市区120公里外。进井场1公里的路十分泥泞,终于进到了草原包围的井场,还是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没有路,只有水和泥,一台车陷在泥里,车辙深近半米,员工们全都穿到膝的雨靴……
“这口井是大庆油田钻探钻井二公司30153钻井队今年打的第11口井。井场泥泞,给施工带来了巨大困难,可钻井一天也不能停,这要比平时付出很多。”30153钻井队队长汪頔自中秋节就在井上,他说国庆节也回不了家了。
据队上的技术员王越荣介绍,这是一组3口平台井,井斜19度,水平位移在300-350米之间。“每个层位技术参数不一样,就要重新设计来增井斜。这是在八厂南部区块第11口井,还要获取井下资料,为下步打好井提供依据。”
技术员刘鑫个子很高,脸膛黝黑。当天他凌晨3点多起来到钻台察看:“不放心啊,看看心里踏实、有底儿”“本来约好带着孩子出去旅游,可现在井上离不开,不能陪她们了。”
34岁的副队长陈永涛,这几天泡在泥水里指挥生产:“在泥水里走,一天走了2万多步,特别费劲,开钻了就不能停。”没多长时间,他的靴子就灌包了,脱下靴子,泡白的脚没有红色,大脚趾磨破了,渗出了水……“选择了就要干好,就像铁人老队长一样,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他说。
队员在测量泥浆比重。本报记者 赵吉会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