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blankpink四位成员续不续团的事已经纷纷扰扰吵了快一年。
事情最新进展到YG第二次出价500亿韩元(3770万美金),被Lisa拒绝。
YG火速整了新团,还找来同是泰籍Chiquita作为Lisa代餐。
不知Lisa会怎么选,不过经过疯马秀,大众已经知道YG和Lisa一定是相辅相成,东亚,尤其中日韩三国,实在吃不动离了韩娱妆造Lisa的颜。
从Lisa能看出欧美和东亚的审美差异,往下又细分,东亚的中日韩三国也有各自的审美嗜好。
比如林珍娜,完完全全长在了我们老中er的审美点上!骨相大气皮相美艳,但她在韩国也就只是混混饭吃,大红大紫谈不上。
私心多放两张
从韩国爆红的明星看,都是风格偏恬静清纯,低攻击力。
pps:99.99%的韩国女星双眼皮是自然的扇形,只有张元英为了凸显眼睛大,搞了开扇,bug就是素颜会显得眼睛无神。张元英老中人证据+1
而日本则是极致柔顺,甚至是失去生命力。
比如身高,个子越矮越可爱。日本女星的身高在我们的女明星评价体系中,会矮到离谱,矢口里真145cm,桥本环奈152cm...
她们有“160cm以上都是丑女,160cm-170cm是傻个子,高于170cm是恐怖的巨人”的独特标准。
身高173cm的美优从小被议论、造谣、排挤,“长这么高,以后哪有人要啊”。
甚至被人追踪,暴打过。
这一切的一切,都构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审美由什么构成?
为什么我们总被主流审美统治,我们被无形教育喜欢同样的元素,高鼻子、发量多、高个子、细腰;但落到个人层面,对于每一张脸的喜好又是天差地别?
社会化:裹挟着每个人
本质是权力渗透
审美的社会化指一些共识,也可以称之为集体审美。
比如东亚人的集体审美是日韩中三国都更青睐白皮。
高加索人,欧美各国对眼睛颜色有共识,蓝眸稳稳占据审美链条顶端。英国及欧洲王室甚至认为:蓝眸是高贵血统的象征。
戴安娜王妃对自己的蓝眼睛引以为豪,还会化上蓝色眼线凸显蓝眸
审美的社会化,也就是集体审美,受到文化、政治、经济的影响。
再直白一些,由权利决定,从上层渗透到下层。
19世纪的伊朗是男权国家,男风盛行,信奉伊斯兰教,十分推崇力量至上。(农业社会,越强壮的男性越能获得更多的生产资料)
男性是社会标准的制定者,他们认为壮硕身材大于白瘦幼,毛发越重力量越强,所以眉毛越浓越美,如果还有一些小胡须,那更性感了。
于是,伊朗的女性努力使自己变胖,变强壮,把眉毛画得又浓又粗,还会往自己脸上贴上假胡须。
在君权神授的古代,国王的权利至高无上,国王的喜好也会成为社会的风向标。
伊朗的纳赛尔丁·沙国王,受沙俄邀请,在俄罗斯参加晚宴时被芭蕾舞者优美的舞姿吸引。
国王对芭蕾舞的喜好传到后宫,再由嫔妃传到民间。
于是,当时伊朗最美、最潮流的装扮是男性妆容加芭蕾舞裙。
纳赛尔丁·沙国王的女儿卡扎尔公主,是当时伊朗最为漂亮的女性,她的美貌令无数为之疯狂,有145个人向她求婚,还有13个人为了她自杀。
公主当时的装扮????
我们也有类似的例子: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武则天选美少年为左右奉宸供奉,她的喜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审美观。
当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实现了从农业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
权力最高拥有者的身份也在发生悄然转变。
权力不在集中于单一的某个人身上,而是分散于拥有更多生产资料的群体中。
此时,我们谈得更多的是经济因素的影响。
当经济上行时,人们逐渐衣食无忧,开始向往更高的精神追求,经济繁荣时期的集体审美,便会趋向富丽堂皇,国色天香。
是的,ta们也吃过好东西
对于我们审美发展来说,高鼻子、大双眼皮是先进科技的代表,是东亚人稀缺的元素,而整容痕迹重也并不会影响美感。
pwz高中毕业,动了眼睛鼻子下巴,甚至鼻子还在恢复期去学校,学校里面每一个人都觉得她好漂亮。
换现在很多人会难以理解,10年前的美女为什么要把自己整成蛇精脸?为什么整形痕迹重也可以称之为美?她们看不到,意识不到吗?
对,她们意识不到。社会化下的集体审美会平等的裹挟每一个人川流而下。
当经济下行时,社会陷入低欲望的泥潭,整个社会消费趋势包括无品牌倾向、朴素倾向、休闲倾向。
集体审美也是,从事服务业男性从明朗帅气到阴柔俊美,女性从高大明艳到温顺可爱。
日本经济下行,工作机会骤减,成为家庭主妇的女性变多,大部分生产资料由男性掌握,温顺好掌控变成了主流审美。
所以,日本主流审美不喜欢高个子,女生身高超过170,会被称为东京塔,将会面临择偶压力。
不喜欢高颅顶,喜欢压低颅顶的湿发,一方面喜欢极致小巧的脸,一方面喜欢湿漉漉的清纯感。(与最上面提到的毛发重强生命力的伊朗形成对比)
社会规训的产物
私人化:遵循心理补偿和自恋机制
主观但更可控
相较于审美的社会化(集体审美),审美的私人化,私人审美要简单很多,大致受两个方面影响:心理补偿及自恋机制。
心理补偿:“喜欢自己得不到的”
eg:宽脸喜欢窄脸,大胸喜欢背薄的,个子矮的喜欢个高的,皮肤黑的喜欢皮肤白的。
补偿最早是生理学概念。
人的某个器官如果有缺陷,阻碍了个人作用的正常发挥,为适应生存和发展需要,另外的某个器官会显示出它的优势,表现更突出。
后来被阿德勒引入心理学。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之感,他一定会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
这种行动称之为补偿。
审美也是一样,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对自身某个部分不满意,甚至更主观,羊把它称之为“喜欢自己得不到的”。
但主观也意味着更可控。
自恋机制:“喜欢跟自己相似的”。
自恋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我们喜欢与我们相似的人。
卡内基有句话很有意思:“普通人对自己的名字比对世界上所有其他名字更感兴趣”。
最明显的例子是追星,对于女团成员,一开始我们会格外偏爱那个与自己某处相似的,拥有共同点会最先获得好感。
正视审美,正视人类
“服美役”一词曾几一度火爆互联网,有一大批人表示要拒绝服美役,不要被集体审美所束缚,拒绝被凝视,美已经成为一种枷锁。
这很好,只是后来越演越烈,甚至枪头扫射,爱打扮的是天性爱服美役是要被唾弃的,教人怎么变美是在教人服美役,更是万恶之首。
其中忽略了一点,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作为社会性动物追求优越感,渴望被认可、被关注、被喜爱,这是本能。
男性也并不凌驾这种社会性动物本能之上。
上海一家高端牙科诊所,35+男性整牙、烤瓷牙比例高达50%以上;
某植发机构的上市招股书明确披露,男性植发案例41.3万例,占比高达80%;
在国外,一项对29000多人的研究发现,外貌吸引力对男性和女性同样重要,决定一对情侣是否要再次约会的影响因素是:双方的外貌吸引力。
男人的狡诈在于,他们制造了男性并不需要被关注外貌的假象。
从传统社会起就一直存在巨大的男性审美需求。战国的吾与城公孰美?西晋有潘安之貌,还有民国时的四大美男等。
现代社会男性当然没有曲高和寡,他们只是更狡诈。
某整形医生统计过,男性患者中,去眼袋项目占了70%(年纪大易产生眼袋);植发高达80%比例的男性患者中,26-30岁是主力军,占比超4成;男性纹眉接受度更高,有无数网友回趟家就发现爸爸偷偷纹了眉。
现代男性在获得了一定的生产资料后,会如同本能觉醒般的转变成对外貌的追求。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只是在陈述事实。
对于美,也没有对抗和顺从,只有正视。
了解审美的起源、由什么构成、自己的审美受什么影响,我们要对抗的是集体审美中被凝视的部分,我们最可控的是审美的私人化部分。
以上种种,进而帮助形成自己的判断体系,才不会造成自我磨损,美也会历久弥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7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