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近日刊登题为《拜登的对华进口禁令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帕克维尤研究所主席约翰·塔姆尼。文章摘编如下:传奇的波音747客机是一项由600万个产自全球各地的各式零件组装而成的杰作。如果没有这种极其复杂的分工,就不会有波音747。因为制造成本将高出天际。当世界各地的人可以把他们擅长的才能进行自由融合时,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句话可以说是陈词滥调,但也是真理。
近年来,中资企业在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崛起引发了广泛关注,从2013年以前的200家企业到2019年的655家,中资企业在这一领域的市场份额呈现爆炸性增长,这样的变化不仅体现了中资企业自身的实力提升,也反映了美国本土企业在高成本压力下的无奈选择,在这一背景下,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促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本文将详细探讨中资企业在美国军工市场的逆袭,并分析其对国际经济格局的影响。中资企业的迅猛发展与美国“去工业化”趋势密切相关。
美国人的好战本性从未改变,军工企业更是以战争为生。近期黎巴嫩通讯设备连续爆炸,背后无疑有着美国人的影子。以色列借助后门技术制造危机,不仅严重威胁全球电子产品安全,也严重阻碍了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然而,这一系列恶劣行为,最终却给中国带来了意外惊喜。俄罗斯冲突期间,美国及其盟友的疯狂制裁,不仅促进了"去美元化"进程,还为中国企业打开了俄罗斯市场大门。同时,不少欧洲实体企业被迫外迁,又选择投资落户中国。
说到“去中国化”,谁能想到美国的军工巨头,早已深陷中国制造的“泥潭”,你想想,这么多年来,他们在生产线上不知不觉中,已经和中国建立起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举个简单的例子,F-35战斗机就得依赖多种来自中国的零件,而现在美国军方却又要求他们不再使这些零件,简直就像是让人割舍掉心头好,心里很难受。不仅如此,雷神公司这样的巨头,卖武器给台湾,以求获取好处,结果却被政府罚得不轻,2亿美元罚款——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啊,得多少项目才能弥补啊!
据环球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美国商务部在宣布拟全面禁用中国联网汽车软硬件后,当天又表示,如果拟议规定得以实施,美国汽车销量每年可能会减少多达25841辆,价格也会上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的专家表示,这反映出美国对中国企业和产品采取歧视性做法违反了市场原则,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伤害的还是美国消费者和民众。美商务部称,若此规定实施,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以及其他在美车企可能会因为其汽车价格相对较高,而在全球市场中竞争力下降。
美国商务部计划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在美国使用中国软件和硬件的联网和自动驾驶汽车。消息一出,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要知道,这可不是美国第一次对中国科技企业下手了,从华为到TikTok,再到如今的汽车行业,美国政府的“安全焦虑症”似乎越来越严重。这次禁令,说白了就是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的“精准打击”。一方面,它限制了中国车企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试图遏制中国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进步。
近年来,美方对中国汽车加征高额关税、限制参加政府采购、出台歧视性补贴政策,现在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污蔑中国网联车软硬件及整车“不安全”,限制在美国使用。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美方做法毫无事实依据,违反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原则,是典型的保护主义做法,严重影响中美在网联车领域正常合作,扰乱和扭曲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也会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美方做法也是利用政府力量干扰企业经济商业合作的非市场行为,构成经济胁迫。
据悉,此举可能是拜登任总统期间,最后一次大规模切断中国产品进入美国的渠道。拟议规定发布后便是为期30天的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征询期结束后开始起草最终规定,并计划于明年1月拜登任期结束前正式公布。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声明,针对汽车软件的禁令将适用于2027年及以后的车型,硬件禁令将适用于2030年及以后的车型;对于没有车型年(车型年指汽车制造商在一年内生产的所有车辆所共有的年份标识)的汽车,禁令于2029年生效。
禁令将对中美两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合作造成严重阻碍。中美两国在汽车产业链上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禁令将导致供应链断裂,推高成本,最终损害的是两国企业的利益。禁令将不利于全球汽车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重要研发中心,美国的封锁只会阻碍全球汽车产业的进步。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此举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将“国家安全”泛化,为贸易保护主义披上了合法的外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0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