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波斯、大食与唐朝:亚洲大陆的三足鼎立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4 14: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关于波斯、大食和唐朝之间的关系,这三者作为独立的个体,甚至是通过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和联系,都能够看出亚洲大陆三足鼎立的局面维持了一段不算短的时间。

而波斯和古代中国之间的交流来源已早,根据历史传记中的记载,波斯对古代中国的朝贡起源于魏朝时期,一直到唐朝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这一整条线上的国家之间的交往变得日益密切起来。

波斯、大食与唐朝:亚洲大陆的三足鼎立

大食是阿拉伯帝国,而波斯可以说是伊朗,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就曾经有过不少冲突,实际上,波斯在与罗马帝国之间产生纠纷的时候,就曾经逃往中国求助,但那时候的唐朝君主只是对波斯王子采取了放养的态度,就是“我可以养着你,但是我不会帮助你打别人”。

而就在此时,波斯与大食的斗争后期,唐朝在对待波斯援助要求的态度上发生了重大改变,因为唐朝和波斯史无前例的统一了战线,其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唐王朝的选择:实力强大的大食还是日渐式微的波斯?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中亚许多国家都从丝绸之路中得到了好处,最为明显的是唐朝在这些中亚国家中的地位,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上赶着”与唐朝交好、示好的。

而波斯是一直以来锲而不舍的对唐朝表示出忠诚度的态度的,波斯也经历过鼎盛期,但是其与其他国家的争斗不在少数,而且也曾经不止一次向唐朝求助,而大食与波斯在历史上也有许多冲突和波折。

事实上,波斯和大食之间的战争原本与唐朝无关,并且某种程度上或许战争的胜负早就已经注定了,但是正是在战争后期,波斯一如既往的向唐朝求助,而唐朝却一反之前的做法,出兵援助了波斯。

波斯、大食与唐朝:亚洲大陆的三足鼎立

而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说,或许在实力强大的大食和日渐式微的波斯之间,如果要做出选择,要么选择实力强大的大食,要么选择袖手旁观,毕竟唐朝也不是第一次没有施以援手了,但唐朝却选择了波斯。

为什么呢,本质上唐朝统治者就是一个从社会政治经济全局考虑的“商人”,时时刻刻考虑着自己的利益,就唐王朝当时的情况来说,无疑其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没有国家会自不量力去招惹唐朝,但唐朝也不是就此高枕无忧了,它试图统一西亚的野心始终都没有消亡。

这就是背后的原因所在,在唐朝统治者眼中,波斯对唐王朝的忠心已经显而易见,并且萨珊王朝实力越来越弱,对唐王朝来说是一个大好的完全控制住波斯,打开西亚地域的机会,因此波斯并不足为惧。

而大食却是一个没有什么交流和联系的潜在的对手,或许未来还会发展成为唐朝统一大业的阻碍者和虎视眈眈的竞争对手。

因此,唐朝这样做无非就是在赌一赌,在大食这个帝国萌芽的时候让它就此覆灭,如果成功压制住了大食,对唐朝来说简直不能再好了;而如果没有成功,事实上它也没有什么损失,不过就是波斯没了,唐朝开拓西亚的野心需要延后罢了,或许还能提前防备一下未来的强大的对手。

波斯、大食与唐朝:亚洲大陆的三足鼎立

二、敌人与朋友:波斯与唐朝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敌人

1.控制波斯是唐王朝开辟西亚地区的第一步

对波斯来说,萨珊王朝不止一次向唐王朝进行求助,但几乎每次都遭受到唐朝统治者的漠视,而在大食与波斯开始战争的时候,这一次唐王朝却前所未有选择了与其统一了战线,帮助波斯守卫了自己的领土。

显而易见,这并不是唐王朝“再一再二不能再三”的习俗和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唐王朝之所以会这样做,绝大部分是因为利益的驱使。

唐朝虽然对于波斯对态度一直相对来说比较冷淡,甚至是漠视,但唐朝从丝绸之路开通时起,在看到了因为丝绸之路带来的沿路上各个国家的利益驱使和“友好”关系之后,开始了征服西亚,开辟拓展新领域的野心,而波斯显然就是这个契机。

事实上,波斯对于唐王朝一直是附属的地位,无论是早从北魏时期就开始进行的波斯王朝与中国古代的朝贡贸易关系,还是后来波斯每逢陷入危机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对唐王朝的统治者进行求助,波斯与唐王朝的关系本质上是在相互利用。

波斯看到了唐王朝的兴盛和强大的实力,希望能从其中得到强大的依附背景和无数量的财富,而对于唐朝统治者来说,使得波斯成为其附属国,并在此地建立起唐王朝的统治,标志着唐朝统治者对于西亚地区统一的欲望和野心越来越大。

波斯、大食与唐朝:亚洲大陆的三足鼎立

2.利益的驱使:唐王朝需要的是共同攻击敌人的队友,而不是利益无关者

在萨珊王朝二世胡斯洛统治时期,一直与阿拉伯各个部落保持着相对来说比较友好的关系,而与此同时,萨珊王朝的实力也开始日渐式微,萨珊王朝在这一时期与隋朝和唐朝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密切。

而突厥在这一时期社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突厥与唐朝和波斯的渊源来源已久,十三世纪初期,在帖木儿帝国灭亡之后,波斯再次陷入了混战之中,此时一些突厥人建立起来的政权开始进入世界舞台。

半个世纪之后,也就是在1453年,奥斯曼攻占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灭亡了拜占庭帝国并迁都君士坦丁堡,改称其为“科斯坦丁尼耶”,至此奥斯曼真正意义上成为了奥斯曼帝国,突厥人最强盛的时期即将到来。

而毫无意外,全盛时期的突厥成为了波斯最大的威胁,时不时的战争和混乱成为了萨珊王朝的噩梦。

对于一直致力于统一西亚地区的唐朝来说,其统治者自然无法就这样放任有一个实力将会超越它的新的帝国的出现,不仅是因为突厥表现出来的强硬的实力和态度,更是因为其存在的在亚洲地区称王的唐王朝眼中潜在的威胁。

波斯、大食与唐朝:亚洲大陆的三足鼎立

由此,唐王朝与波斯毫无意外的成为了拥有共同敌人的相同阵营的利益共同者,而大食显然没有这样的联系可言。

三、宗教的选择:文化的向心力

我们经常认为欧洲人对于宗教是狂热的,事实上中亚地区也不遑多让,特别是阿拉伯人和伊拉克、伊朗等。古代波斯人主要信奉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我国古代称祆教,事实上波斯人信奉的宗教对唐朝来说并不陌生,还有着某种渊源。

明教源于波斯国,唐时传至中土,当时称为宣教,唐朝时期各个统治者在各处敕建大云兴明寺,这就是明教的寺院,明教教义是行善去恶,众生平等,若有金银财物,须当救济贫众,不茹荤酒,崇拜明尊,其教徒认为明尊就是善神。

而大食呢,古时候大食人绝大部分都是大食教的教徒,我们现在所说的伊斯兰教就是古时候的大食教,在中国古代唐朝时期,社会中也有相关寺院和教徒,但都在少数,远远比不上明教在唐朝社会中的地位。

因此波斯和唐朝在宗教信仰上的联系也十分密切,至少在与大食相比较的时候,波斯显然与唐朝关系更好。宗教信仰和思想文化的因素虽然不能完全决定唐朝对波斯态度的变化,但我们可以明确知道波斯与唐朝之间的关系远远胜过大食与唐朝的关系。

波斯、大食与唐朝:亚洲大陆的三足鼎立

虽然不是关键的决定性因素,但文化因素,尤其是宗教信仰,是分布在民众中,甚至是统治者心中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一旦形成,有时候甚至远超于人们对利益的衡量。

或许文化的向心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尽管唐朝作为一个强大兴盛的大王朝,其绝对是有着广阔的胸怀和文化包容性的,但社会中数千种文化也难以阻止人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文化,这就是文化向心力,或者说是宗教信仰的力量。

四、结论

关于大食与波斯的斗争其实也无可指摘,因为波斯是一个横跨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帝国,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可以说波斯处于一个十分“抢手”的位置,而大食,作为一个实力不断增长的未来的帝国,对于统一波斯对野心也无可厚非,它可以做到然而就这么做了。

唐朝在大食与波斯斗争中或许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并没有改变波斯覆灭的结局,虽然唐朝统治者出兵援助了波斯,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统治者以利益危险的政治考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19: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故宫博物院2024开年三大展览午门展出,看看吧
“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埃尔奥拉——阿拉伯半岛的奇迹绿洲展”3个内容各异又相互关联的展览,于岁末年初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先后开幕。
2024-01-11 23:50:00
波斯远在西亚,怎么会并入中国版图
...实际上中央对其控制较弱。唐朝最有意思的羁縻州府当为波斯都督府。一、波斯都督府因何而来波斯,就是如今伊朗的古国名,早在公元前6世纪之时,居鲁士大帝打败米底王国之后,便建立起波斯
2023-07-21 13:43:00
古代什么官职不发俸禄,人们打破脑袋争抢
...神像呢?我曾经反复言及,临洮这个地方并不简单,它是波斯拜火教徒的根据地,那十二个巨人,应该就是他们所铸造的神像,分别代表拜火教的十二位大神。纵观当时的东亚地区,只有拜火教在崇
2023-05-20 10:31:00
...称奇了,而一些学者们研究完更是表示,伊朗这个过去叫波斯的国家,在历史上可能属于中国的一个省。那么,他们为何做出如此判断呢?突现的羊皮信伊朗这个国家,虽然距离我们很远,但是在历
2023-03-15 22:40:00
盘点世界古代历史上最强悍的十大帝国
...,并获得国际史学界公认与吉尼斯世界纪录的承认。六、波斯帝国(世界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超级大帝国)波斯帝国概述:波斯帝国是位于西亚伊朗高原地区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
2023-01-14 12:10:00
古代牛人郭侃3年打下700座城,战绩却受到质疑
...来中亚地区又出现一些政权,它们阻挠、敲诈蒙古商队,波斯境内的一些政权也降而复叛,窝阔台汗不得不再次派兵西进。公元1254年,窝阔台的侄子旭烈兀便因此带兵进入中亚,这次他的目标
2023-07-04 13:29:00
波斯帝国为什么沉迷基建?
...来近现代的一系列民族大国都乐此不疲。而在他们之前,波斯帝国作为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庞然大物,更是把基建的力度发扬到了极致。涉猎波斯帝国的历史,除了各类军事行动,各种大规模工
2023-06-12 10:40:00
成吉思汗后人不仅建立了元朝,还曾在西亚、中亚、南亚建立过政权
...阿塞拜疆。忽必烈继任大汗后,封旭烈兀为伊尔汗(意为波斯的统治者),统治其所征服的地区,伊尔汗国随之建立。旭烈兀(图像) 伊尔汗国,连同成吉思汗生前分封的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
2023-03-03 14:52:00
...们惊奇地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这可能改变历史上对于波斯文明的认知。为何这么说呢?羊皮纸纸上到底记载了什么呢?发现的羊皮信在19世纪,一支由考古专家组成的队伍踏上了前往伊朗的征
2023-05-03 15: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80年前的这一天,胜利的欢呼穿透硝烟,苦难的土地迎来黎明。那些在山河破碎时发出的呐喊,在枪林弹雨中前仆后继的身影,在绝境中凝聚起的不屈力量
2025-09-03 09:48:00
江苏南京:跨越80年,看四位抗战老兵的过去与现在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抗战老兵是历史的亲历者、见证者,是国家的财富、民族的英雄。近日,记者循着时光足迹,走近这些扎根南京的老兵与老党员
2025-09-03 09:49:00
致敬胶东兵工厂|周恩来称赞:“胶东兵工了不起!”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 王震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威海,这座屹立于黄海之滨的“山海雄关”
2025-09-03 09:54:00
纸上烽烟|贺敬之忆家乡抗战烈士贺明谟:忠魂赴国难,浩气应长存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9-03 09:55:00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126件(套)文物史料入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揭露日军侵华罪行 见证抗战胜利荣光9月2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文物史料捐赠仪式
2025-09-03 07:39:00
西安90后男子在自家建“博物馆” 曾3次捐赠藏品给陕历博
因为喜欢收藏,西安市蓝田县90后男子张仪楠在自家建了一个“博物馆”,展示着各类证件、信件、委任书、旧照片等,记录蓝田县的历史
2025-09-03 07:42:00
在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有一群特殊的战士。他们以文艺为枪、以歌声为弹,在另一个战场上凝聚民族的斗志,点燃理想的火焰。现居杏花岭区的94岁抗战老兵
2025-09-03 07:45:00
《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出版 填补厦门抗战史系统研究空白
(厦门市档案馆 供图)《厦门抗日战争简史》具体内容包括: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抗战防御体系的部署中共厦门党组织发动群众抗战厦门沦陷八年的苦难历程厦门人民英勇无畏海外华侨捐纾救国台湾同胞同仇敌忾共同抗战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近日
2025-09-02 08:10:00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画作品展在肥开幕
大皖新闻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2025-09-02 11:04:00
话剧《血色戴营》震撼首演:重温戴家抗战壮举,缅怀先烈
2025年9月2日上午,敦化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之话剧《血色戴营》首场演出在敦化市大剧院隆重举行
2025-09-02 14:30:00
长眠于贵州84年后,中俄共同确认了他的身份!
贵州沿河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名苏联飞行员的名字去年才被确认但他的故事已被当地百姓铭记多年……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空军秘密援华大部分人使用化名作战200多名苏联飞
2025-09-02 16:47:00
宁夏银川:黄土与史诗 贺兰山下的千年残梦
宁夏,银川。地处西北腹地,倚贺兰之雄浑,揽黄河之浩荡,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读史方舆纪要》称其“地饶五谷,尤宜稻麦”
2025-09-02 16:5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丨抗战时期 500多名难童栖身武当山遇真宫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抗日战争时期,由妇女界进步人士倡议发起,成立了以救济教养战时难童为宗旨的抗战爱国团体——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2025-09-02 20:25:00
长图壹站|向前,向前,向前!重温新中国成立以来17次大阅兵
齐鲁壹点·齐鲁壹点 高峰 牛长婧 马晓迪
2025-09-02 18:35:00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在广州举行
墨铸华章——薛济权书法展将于9月5日—12日在广州高剑父纪念馆举行。展览由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收藏鉴赏》杂志、收藏周刊+联合主办
2025-09-02 12: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