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什么官职不发俸禄,人们打破脑袋争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0 10: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我现在要来谈论发生在秦帝国的怪事。众所周知,秦始皇在灭掉六国之后,为了维持统治,收缴了民间所有的铜质兵器,将它们熔解之后,浇铸为十二座巨大的铜像,放在自己的皇宫门口。这些铜人每座高约16米,按另一种算法则是13.6米,重量有30吨,可谓气势宏大,令人叹为观止,几乎就是秦帝国的一个超级形象工程。《汉书·五行志》记载了这个异常事件,它声称,在今天甘肃的临洮,突然出现了十二个巨人,每个都高达五丈,光是鞋子就长达六尺,身上穿着夷狄,也就是外国人的服装。秦始皇听说之后,就下令销毁兵器,浇铸铜像来模仿他们的形象。

这段神秘其辞的记载,究竟在表达什么?世界上真有如此高大的巨人吗?为什么秦始皇不把他们带到京城,而只是用铜像去临摹他们呢?只有一种解释——那是十二座巨大的神像。如果这样解释的话,它又是什么样的神像呢?我曾经反复言及,临洮这个地方并不简单,它是波斯拜火教徒的根据地,那十二个巨人,应该就是他们所铸造的神像,分别代表拜火教的十二位大神。纵观当时的东亚地区,只有拜火教在崇拜十二个大神,并且在每个月份里轮流祭祀他们,由此形成十二月神体系。

那么,秦始皇何以要按照十二神的形象铸造铜人,并且放在自己的阿房宫,让祂们充当自己的守卫者呢?没有任何史书对此作出解释。一种合理推测是:波斯帝国的威名,在先秦时期已经波及远东,秦始皇意图借助这个古代帝国的余威,去震慑那些残余的六国敌对势力。他要通过十二大神的铜像昭告天下,在秦帝国的背后,有着强大的西亚势力的支持,所有反对者不得轻举妄动,否则必然死无葬身之地。毫无疑问,秦帝国从未真心吸纳过祆教的教义,也未曾学会大流士的智慧与仁慈,那些巨大的金属造像,不过是一群可笑的政治玩偶,它们注定无法捍卫这个残暴的政权。短短十四年后,这个表面上不可一世的帝国,就被楚国贵族项羽所带领的复辟力量推翻,成为历史上最为短命的政权之一。

无论如何,秦始皇曾经征服过六国,把大部分东亚地区置于他的主权之下。只就这份功业而言,自然是前无古人。遥想当年,与六国集团相比,它的政治制度、农业技术和文化传统,无疑都是最落后的一个。出人意料的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奋斗,这个西陲小国成为一股崛起的政治力量,它击败了东方霸主齐国,甚至摧毁了南方超级大国楚国,横扫整个诸夏世界,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东亚帝国。虽然它的国祚仅十四年之久,但对中国历史的命运产生了无限深远的影响。

古代什么官职不发俸禄,人们打破脑袋争抢

秦国最终战胜六国的秘密是什么?一种流行的解释是,这是始于商鞅变法的改革成果。商鞅改革事业的核心,是户籍制、郡县制和统一度量衡。一百二十年后,秦始皇嬴政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制度改革:第一,进一步统一度量衡;第二,统一车辆的轮距和轨道;第三,统一文字;第四,统一货币;第五,修筑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第六,是修筑烽火台和长城;第七,是修建人工水渠;第八,是建造豪华陵墓,第九,是建造豪华宫殿阿房宫,这九项超级工程,构成了秦始皇的最大政绩。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变法,这是发生在秦国的两次最重要的变法。没有人怀疑秦国贵族的智商和变革能力,但问题在于,为什么六国都没有这类改革,唯独秦国推出如此系统性和大规模的顶级制度创新,而且在一百多年的跨度中,保持了高度良好的连贯性?谁才是这场变法的幕后推手?

要想彻底弄清这个问题,就必须打开眼界,去眺望整个亚洲的历史状况。就在公元前六世纪,西亚地区出现了伟大的波斯帝国,它的第一个王朝叫做阿契美尼德王朝,拥有当时世界上最辽阔的领土,横跨亚洲、欧洲和非洲。但不幸的是,它遇到一个致命的对手——马其顿王国的亚历山大大帝,在这个战争天才的打击之下,强大的波斯帝国竟然土崩瓦解。波斯帝国覆灭之后,它的贵族和骑士阶层,也就是上层祆教徒,开始向四处逃亡,其中部分人徙往远东地区。北部的大本营,就在甘肃临洮地区,中国历史上称其为“狄人”。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融入当地生活,成了秦国的政治幕僚和能工巧匠。他们向商鞅、秦始皇和李斯,提供了大量来自本国的宗教神话和政治管理经验。而秦始皇呢,除了引进波斯的十二大神,他还会引进波斯的其他各种先进制度和工艺技术吗?

古代什么官职不发俸禄,人们打破脑袋争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考察了一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业绩,结果意外地发现,原来秦始皇所实施的所有改革措施,几乎都来自波斯帝国,就在三百年前,国王大流士就已经推行了“书同文、车同轨、量同衡”的新制度,而且还建造了高速公路、人工水渠和豪华陵墓。秦始皇几乎是“全盘西化”,完整地拷贝了这个西方帝国的政治文化制度。自从我五年前提出这个观点以来,最近几年,秦帝国和波斯帝国的交流关系,受到了一些考古学家的高度重视。在秦之前,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写实主义人物塑像,而兵马俑雕塑的出现,就像是天外来客,完全没有继承关系。秦始皇兵马俑坑考古队长段清波认为,这种艺术观念和技法都不是本土的,而是来自波斯。由于在兵马俑坑附近发掘出波斯人的遗骨,他还进一步认为,是波斯工程师以波斯皇帝的陵墓为蓝本,主导了整个秦始皇陵的设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还发现,就连兵马俑坑青铜水禽的铸造和镶嵌技术,也来自西亚地区。

有的朋友可能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不妨遥想一下,一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将如何看待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呢?他们会认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是自己发明创造的吗?我们的播音设备,我们的录音机,我们用来收听音频节目的手机和车载收音机,我们的因特网和数码语言,它们的原理和技术不都是从外部引进的吗?想清楚这点,你就不会抱怨我们的祖先了。他们跟我们一样,对外部世界抱着开放、学习和吸纳的积极态度。没有秦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秦帝国的诞生,同样,没有学习和采纳“书同文”的制度,华夏民族就不可能形成强大的“汉字共同体”。事实难道不是如此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0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秦朝时期出现官爵买卖的雏形,到清朝什么官都能买
...开始买卖官爵的皇帝不是别人,正是是我们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据史书记载,秦朝有一年曾发生了罕见的蝗灾。为了丰盈国库,秦始皇亲自下令昭告天下,并批准官爵的买卖。若有百姓能捐赠谷子
2023-04-17 16:52:00
古代县令和知县相比 哪一个官职更大呢
...其实并非如此,战国末期就有许多诸侯国推行了郡县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郡县制才在全国推行。在郡县制的体系中,朝廷只管到郡、县一级,其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命。但是,县以下还有“乡、亭
2022-12-30 14:55:00
古代秘书职业的兴起与权力之路
...候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制度,整个国家都像一盘散沙。到了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他觉得自己权力不太够用,所以想加大自己权力,之后的中国出现了封建官僚的社会,随之产生的还有一个“升级”之
2023-10-21 08:46:00
封建王朝的奠基者:秦始皇的功绩与影响力
...从此之后,封建王朝一直持续到了清朝。不可否认的是,秦始皇的功绩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更为重要的是,秦始皇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千古一帝!能够媲美秦始皇的功绩,在历史上肯定是很罕见的
2023-09-04 13:29:00
古代的俸禄制度是怎样的?
...支付的俸禄制度,我国官员俸禄制度才开始正规化。早在秦始皇时期,统一了度量衡,三者分别是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容积单位,其中以“禄”作为官员的报酬标准,以“衡”的单位“石”来计算
2023-08-03 14:49:00
历史上的士族是如何形成的?
...、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先大概说一下秦朝之前的贵族,秦始皇统一天下前,整个天下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和分封制,周天子靠分封制这个基本国策,将整个天下分封成若干个诸侯国,天子分封诸侯,
2023-08-25 17:46:00
丞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谁的官职更大
...打工人”,根本不可能来管自己的老板。这种现象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设立郡县制度,地方行政长官由中央统一任命以后,地方行政长官——县令的权力才真正被提上来。可是,秦经二世而亡,关
2024-04-25 23:28:00
历史上跟哪个帝王打江山最有前途?
...世民还要更进一层。至于这第一人嘛,就是统一了天下的秦始皇。一说到他大家肯定会纷纷摇头,对他并没有什么太好的印象。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不要说被他所看重,就光是作为他的臣下,都是一
2023-05-18 04:24:00
古代“捐官买官”要花多少钱?有人为了过官瘾花了8亿
...嵩深谙此道,许多时候统治者为了维持稳定也会这样做,秦始皇时期遇上大旱,下令凡是能捐出一定数量粮食的人都能获得爵位,当然爵位有大有小,明码标价完全凭个人财力,据说500石就能混
2023-04-22 16: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闹市寻迹西安都城隍庙 宛如历经沧桑的智者
西安都城隍庙坐落于西大街,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历史明珠隐匿于闹市之中,散发着独有的神秘与古朴。作为统辖西北数省城隍的西安都城隍庙
2025-08-07 07:36:00
雄安古州城遗址考古成果展在京举办130余件(组)文物在中国考古博物馆集中亮相,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本报讯(记者龚正龙)雄安古州城出土的两件唐代陶质龙首修复后首次展出
2025-08-06 09:01:00
高山仰止、史笔昭世、河山之阳……穿过一座座木牌坊拾级而上,一步一脚印登上拔地40余米高的汉太史司马迁祠,放眼望去,大河奔涌,长桥飞跨,史圣凝望!#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 相
2025-08-06 11:48:00
赵培宪:从战俘营到正义审判的血泪控诉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赵培宪同志(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位于太原市小东门附近的“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旧址,静静地隐匿在城市的喧嚣当中
2025-08-06 13:00:00
在陕西韩城司马迁祠墓的祈福墙上,学子们留下心中所愿。“逢考必过”、“圆梦西工大”、“学业所成”......你们许下的心愿都实现了吗?#大河奔涌万象新来源:华商网相关热词搜索:心愿
2025-08-06 13:25:00
池州学者喊话《长安的荔枝》原著作者及出版社: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创作地非泾县应为秋浦县(今贵池)
大皖新闻讯 随着暑期档电影《长安的荔枝》热映,其原著小说也引来一些阅读爱好者青睐。近日,池州市贵池区文联主席张华在研读原著时发现
2025-08-06 14:30:00
武当武术名家陆国柱向武当山特区档案馆捐赠珍贵档案资料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 通讯员 王婷婷)8月5日上午,当代著名武当武术名家、书画家陆国柱先生珍贵档案捐赠仪式在武当山旅游发展中心隆重举行
2025-08-06 16:24:00
【图说政务】上周看点:荔波县今年新增5种病种实现“跨省通办”
编辑:骆文文一审:王曼二审:徐红三审:袁小娟
2025-08-06 18:49:00
“看·见殷商”展览新增四件国博珍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实习生 陈玺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尹希宁)8月5日,从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引入的四件殷商时期珍贵文物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正式亮相
2025-08-06 20:05:00
《南京照相馆》六安家书让人泪目 金寨最新揭开三封“哑谜”家书背后真相
大皖新闻讯 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头,一对夫妇拦住邮差苏柳昌问:“阿昌,有信吗?六安寄来的。”在拿到信后老两口兴奋不已:“是我女儿的字
2025-08-06 20:18:00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殷维制作 孙上修
2025-08-06 21:5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烽火岁月里的课本 见证不屈民族脊梁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朱江 田晶晶)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近日,记者在武当山一位收藏爱好者家中
2025-08-06 19:58: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