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26 12:44:00 来源:精彩生活

导语:孝顺老人是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应该有的品质。但究竟什么是孝顺,自古以来众说纷纭。

某景区一个“儿媳喂奶”的雕塑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很多年轻人表示看着这个雕塑非常不适应,虽然这幅雕塑意义深远。

这幅雕塑并不是普通造型,而是取自古代经典《二十四孝图》中的乳姑不怠,旨在弘扬孝道文化,然而年轻人和网友们却并不买账。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一】什么是孝道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孝道的问题,从先秦时期一直讨论至今,人们依然没有达成统一见解。有的人认为对父母好就是孝顺。

有的人认为不顶撞父母是孝顺,还有的人认为给父母钱花就是孝顺。大家说的都对,但似乎并不全面。

从“孝”这个字本身来看,上边是老,下边是子,我们可以得出孝的内涵,是子女对父母慈爱的一种回报。

这么说很多人会提出疑问,如果父母没有给子女慈爱,那子女有没有义务尽孝呢?比如上古时期的大禹皇帝。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大禹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对他很不好,多次想害大禹的性命,但大禹的做法是依然孝顺母亲,当然普通人无法都做到圣人大禹那样。

古籍《尔雅》中关于什么是孝道,是这样定义的:善事父母为孝。短短六个字对什么是孝道进行了总结。

先秦时期人们认为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女子才能把父母的生命延续下去,实现家族的生生不息,所以他们表达孝道的方式是通过祭祀。

到了春秋时期,社会开始礼崩乐坏,周朝礼制逐渐瓦解。孔子认为要想稳定社会,必须稳定家庭,所以“孝”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孔子认为孝不仅仅是物质上满足父母,还要做到发自内心的敬重,所谓孝敬父母就是这个意思。

《论语》中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孔子的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孝道的理解。

并且孔子把孝道如何具体落实到行动中也讲的很明白,《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此处的礼指的是周礼。

到了孟子这一代,对于孝道同样非常重视,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可以说把孝道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二】二十四孝图

孝道的典范。

古人说了一大堆关于孝道的理论,担心人们依然理解不了。于是总结出一些孝道的典型案例,通过故事的形式教育人们怎样尽孝。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二十四孝》,虽然是故事的形式,但古代依然有很多人不识字,连白话故事也看不明白。

有人就把《二十四孝》配上插图,形成《二十四孝图》,这样后人只要一看见图画,便能够理解何为孝道。

可以说古人为了弘扬孝道真的是煞费苦心,就好像老师教学生,生怕学生学不会。二十四孝的故事取自不同朝代不同人物。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比如故事主角有上古时期的舜帝,有西汉的汉文帝,春秋时期的曾参,还有北宋的黄庭坚等等,可以看出历朝历代人们对于孝道的重视。

这些故事在网上搜索能够很方便阅读,比如其中的第二个故事戏彩娱亲,讲的是东周时期一位叫做老莱子的人。

他年纪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了孝顺自己的父母,常常穿五彩色的衣服,像婴儿那样戏耍,目的就是为了哄父母开心。

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老莱子的孝顺品质,父母并不会因为他装婴儿的行为,就忘记自己的年纪,能够看到儿子的孝心,这才是父母欣慰的事情。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三】乳姑不怠的故事

年轻人不能接受的孝顺。

二十四孝中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唐朝有个人叫崔山南,崔山南的曾祖母叫长孙夫人。崔山南的祖母叫唐夫人。

唐夫人是长孙夫人的儿媳妇。婆婆长孙夫人年纪大了,牙齿已经全部脱落了。在唐朝没有现在的老年奶粉,也没有如今满口烤瓷假牙。

老人没了牙齿吃不了饭,又没有破碎机,只能顿顿喝米汤,时间长了身体受不了。儿媳妇唐夫人看在眼里恨不忍心,也是她做出个决定。

儿媳妇每天早上洗漱完毕,都会用自己的乳汁来喂婆婆,如此坚持了好几年,婆婆长孙夫人不用吃其他食物,依然身体健康。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唐夫人的这种行为被评为感动唐朝十大人物。也被后人认为是至孝,写入《二十四孝》作为孝道的典范。

这个孝顺父母的故事一直流传都没有人提出来质疑,如今某景区做出这个孝道故事的雕塑,遭到了年轻人的质疑。

有的年轻女孩说:婆婆一没生自己,二没养自己,自己为什么要对婆婆尽孝呢?似乎她的理由也无可辩驳。

还有的年轻人说,这是给婆婆喂奶,如果换成公公牙齿掉光,那是不是也要给公公喂奶呢?如果是这样那画风就变了。

二十四孝图,唐朝儿媳喂婆婆奶被称至孝,年轻人:若换成公公呢?

甚至可能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反对。既然同样是父母,两者怎么又差别对待变了呢?这种疑问似乎也没毛病。

明心老师认为,二十四孝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应该拘泥于形式,重要的是看故事背后的精神,如果重在形式鲁迅都自认做不到。

结语:

总之,二十四孝图中,唐朝儿媳唐夫人,在婆婆牙齿掉光不能吃饭的时候,亲自喂婆婆奶被称至孝的故事,重在精神而非故事的形式,年轻人说的若换成公公,则是另一种孝顺方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6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吉林好人 引领风尚|肖迪:以爱之名,诠释孝道与担当
...,这位年轻的检察官,在家庭与事业之间找到平衡。她用至孝至诚的行动温暖着家人,用专业尽责的态度服务社会。她是家庭的顶梁柱,是工作中的佼佼者,更是新时代孝道与担当的践行者,为身边
2025-02-10 22:49:00
悉心照料公婆 诠释孝道真谛
...”。恪尽孝道 侍奉偏瘫婆婆“辛苦吗?”“这是我们做儿媳应该做的。”近日,记者走进石门村,看到颜冬马时,她正在为公公准备点心,在这过程中,她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生活的苦难并没有
2023-11-25 03:04:00
吴胜芝:弘扬美德传孝道    家庭和谐乐融融
...勤俭持家,用心教育好子女。在公公婆婆眼中她是一位好儿媳,在大家眼中她是一位热心肠的“管家婆”,在丈夫眼中她是一位好妻子,在儿子眼中她是一位好妈妈,她用行动践行着中华传统美德,
2023-11-09 09:33:00
“您儿子不在了,我就是您女儿”
...视频聊天。杜宗雲用自己质朴的行动,用真情演绎了至纯至孝的动人情节,诠释了大爱无言的中华孝道。2020年,杜宗雲获评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2023年,杜宗雲家庭获评第四届合
2024-03-14 01:43:00
前夫离世后她照顾重病婆婆19年,用爱坚守承诺
...责骂一句。早上陈萍多睡了会儿,婆婆也总是笑笑说,“年轻人嘛,瞌睡多!”在陈萍记忆里,婆媳之间从来没有红过脸。坐月子那会儿,婆婆对她的照顾更是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陈萍胃口不好,
2023-07-23 11:05:00
传承孝道文化  诠释人间真情
...。由于哥嫂在医院上班,老公平时做生意比较忙,作为细儿媳妇的占花平毅然挑起了照料公公的重担。每天一大早,占花平起床照料公公,为公公做饭、洗脸、穿衣服。她经常为公公换洗被子,把公
2024-06-08 08:29:00
带着婆婆改嫁 一诺至孝半生情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常碧罗 周舒曼7月20日晚,两江新区翠云街道云竹路社区一民房里,63岁的陈萍正手把手教86岁婆婆盛谏芬洗漱,如同照顾小孩一样细心、耐心。陈萍及家人与盛婆婆
2023-07-30 13:13:00
山东好人何庭英:扛起生活重担 诠释亲情孝道
...己的言行生动诠释亲情孝道。亲人患癌柔弱身躯扛重担当儿媳难,当好儿媳更难。自1994年结婚至今,何庭英一直和公婆生活在一起。三代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尽管生活习惯不一样,她却一切
2023-04-19 04:04:00
巢湖:孝老爱亲好儿媳,真心筑起温馨家
...竖大拇指的。邻居们都羡慕老胡家有一个既孝顺又勤快的儿媳妇。她也因此获得第九届安徽省“孝星”、巢湖市第四届“十大孝星”等称号。今年她又被评为“合肥好人”。日前,笔者见到了这位好
2024-06-13 11: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②|栗子树下的交通站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刘丽普 曹青文案:宗苗淼 王学峰 李春炜制作:齐媛媛 曹旭 翟晓晖 宋学双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室
2025-08-05 08:28:00
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只想把受伤的战士照顾好,少疼一分是一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回望烽火岁月,97岁抗战老兵刘益谦的话语朴实而坚定:“一当兵我就被分到了卫生队,其实心里想得很简单
2025-08-05 12:05:00
团城演武厅 香山脚下的清代阅兵场
◎户力平在香山脚下,有一座椭圆形的城池建筑,青灰色的城墙,绿色的琉璃瓦顶,在远山的映衬下,显得雄伟而古朴,这就是具有260多年历史的清代阅兵场——团城演武厅
2025-08-05 14:45:00
山河铭记丨新四军东进肥东白龙:皖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大皖新闻讯 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
2025-08-05 14:46:00
读方志 行贵州|地方志勾勒的榕江摆贝苗族风情画
当我们翻开那泛黄的《榕江县志》《榕江县乡土教材》等,榕江县兴华乡摆贝苗寨的风俗画卷,便在眼前徐徐铺展。这座隐匿于月亮山深处的古老苗寨
2025-08-05 14:51:00
延安宜川县悬崖造林队王永红:从人工攀崖到无人机助力,从光秃秃的山到穿上绿衣裳,黄河沿岸每片林都是留给子孙的传家宝。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6:34:00
梁带村古芮国遗址博物馆里,七璜联珠组玉佩和梯形组玉佩结构复杂,组合规整,饰纹精湛,“美哭”外国留学生:“陕西除了兵马俑,韩城的这些文物也值得一看!”来源:华商网编辑:宁姝媛
2025-08-05 17:39:00
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大皖新闻讯 聚天地之灵气,固皖城之门户。8月4日,安庆市镇皖楼复建工程拆迁工作启动。随着镇皖楼复建,安庆将重现振风塔与镇皖楼“双雄并立”胜景
2025-08-05 17:40:00
范建章,又名范敬章,1905年8月23日生,毕节县(今毕节市)鸭池区头步桥乡金钟村人。1923年范建章入伍,在贵州军阀周西成部当兵
2025-08-05 23:11:00
“文”道贵阳贵安|文昌阁:一张邀约世界共鉴的文化名片
清晨薄雾尚未散尽,文昌阁古老的城墙下,数位市民已凝神聚气,起手推掌。太极招式行云流水,与飞檐翘角勾勒的天际线浑然一体,仿佛四百余年的时光脉搏在青砖黛瓦间沉稳律动
2025-08-05 23:11:00
曼行吉林|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8月5日,“曼行吉林”进入第六天,蒙曼一行继续在国道G331吉林段开启文化探寻之旅。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
2025-08-06 03:22:00
听说这个博物馆能找到三星堆同款?还有这些同款好物→
万万没想到在黔西南州博物馆竟然能找到三星堆博物馆同款↓↓↓图左为三星堆博物馆汉代摇钱树图右为黔西南州博物馆东汉摇钱树(图/杨瑶)不仅如此黔西南州博物馆还有隐藏款的“mini版青铜
2025-08-05 20:35:00
习言道|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
中新网8月4日电 题:谈到这位加拿大人,习近平称“家喻户晓”“中国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记住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的牺牲和贡献
2025-08-05 21:48:00
山河铭记|一张泛黄的毕业证
大皖新闻讯 “这张证书见证了我父亲的革命岁月,是他革命生涯留下的唯一物件,我把它捐赠给安徽革命军事馆。”安徽萧县的刘长青向大皖新闻记者讲述了父亲刘永泰《雪枫军政大学毕业证书》背后的故事
2025-08-05 12:29:00
“太原工程队”的血泪记忆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被关押劳工在“太原工程队”农场劳动。(图片由太原市档案馆提供) 众所周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
2025-08-05 1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