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长江评论
让更多青年才俊挑科创大梁
□ 长江日报评论员刘功虎
湖北去年获批38项国家青年科学家项目,数量较上年增加2倍,获立项青年科学家最低年龄才32岁,并且他们的平均年龄较以往又“年轻”了三岁半。青年科技人才快速成长,在科技创新研发中挑大梁,是可喜的现象。
创新是“年轻”的事业,新鲜、新颖、新锐,是创见创意的簇生、想法灵感的泉涌,来自活泼的头脑、敏锐的洞察,辅以旺盛的精力做支撑。青年无疑是创新最活跃的群体,是创新创造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历史上大量创新理论与发明,都来自年纪相对较轻的群体。我国近年涌现的重大成果,如“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北斗”导航、C919大型客机等等,核心研究团队平均都不到40岁。我国超1亿的科技人力资源,39岁以下人群超七成,年轻化趋势仍在加深。
武汉大抓科技创新,让新时代英雄城市创新涌动,就是要让更多青年才俊担纲科创重任。我们的城市名家辈出、大师荟萃,院士专家灿若星汉,累积了城市创新的实力和基础,成就响当当的大学之城、科教重镇。如今在这城市,成长起庞大的青年科学家群体,各领域遍布年轻研究者、学习者、爱好者,武汉同时是名副其实的青年之城。让青年“担纲”,意味着打破论资排辈,消除有妨活力涌流的“栅栏”,敢于也乐于让青年才俊当大任、挑重担、做尖兵,更充分释放青年活力创造力。
青年是常为新的,年轻人们在一块搞创新、做发明,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拼的是激情是火花,成就的是梦想是果实。大抓科技创新,举全市之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武汉一定会是青年科创人才在风华正茂时担纲重任的适宜土壤和广阔舞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9 09:45:2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