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勤善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0-20 10:1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沧州日报

勤善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

龚秀芬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和爱人结婚时,双方老人只剩下公公李景洲一人健在。20多年以来,公公身上的传统美德深深影响着我,也影响着我们这个大家庭。

公公是农民,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以前没有包产到户时,他每天收工后,还要打草交给生产队换钱贴补家用,早出晚归,靠自己的勤劳支撑这个家。

婆婆去世后,公公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最艰难的那些年,他为了供儿子上大学和偿还老伴儿的医疗费,省吃俭用,舍不得买菜,每天吃馒头和咸菜,随后又为儿子结婚筹钱。

公公家的土炕上,常放着一个簸箩,里面放着针线活,或者是补了一半的袜子,或者是有补丁的衣服。那针脚一排排清晰可见,整整齐齐。

公公的言传身教,也让我们养成了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特别是我爱人,一件衣服穿五六年甚至十来年,直到现在,50多岁的人了,从未买过一件奢侈品。受长辈的影响,我儿子从上学到上班,衣服鞋子没有一件名牌,大学和研究生期间的学费,大多是自己打工赚来的。

公公读过两年私塾,看书看报时有很多字不认识,他就写在纸上,让我们回来教给他。他特别敬重文化人,总是叮嘱孙子:“好好学习,要做个有学问的人。”

每天晚上,我们一家三口在书房忙碌,公公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他总是把音量调到静音,只看画面。我每次都帮他调出声音,可是他都笑着说:“没事的,看画面挺好。你们忙的是正事,可不能耽误。”

我们夫妻都是教师,公公对我们的工作非常认可和支持。我的儿子懂事之后,公公教他如何待人接物,带着他一起下地认识各种庄稼、花草树木,和孩子一起做各种游戏……童年时期,孩子和公公几乎形影不离,爷孙俩无话不谈。孩子善良豁达的品性,都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此外,我们夫妻喜欢在书房备课、看书、写作,孩子耳濡目染,虽是理科生却博览群书。

我们夫妻都把教育工作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爱岗敬业,教学成绩一直很优秀。

在公公的心目中,教书育人是很神圣的职业。他帮我们把家里的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不让我们为家事分心,以免影响工作。

公公和我们一起住了10多年,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我永远忘不了,炎炎夏日,中午回到家,公公总会煮好一大碗绿豆汤等着我,恰好不凉不热;热气腾腾的饭菜早就准备好,让饥肠辘辘的我们大快朵颐;为了让我们好好休息,中午他会带着孙子坐在树下的阴凉地,摇着蒲扇为孙子驱赶蚊蝇;我和爱人产生矛盾时,公公每次都毫不犹豫地站在我的立场,为我遮风挡雨……

勤善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如今,公公虽已去世,可是他勤劳节俭的习惯、淳朴善良的品格、对知识和教育的敬重……这些优秀的品质深深影响着我们,早已化为我们的血液,融入我们的灵魂,塑造着我们的生命,也影响着我们的后代子孙。

作者单位:渤海新区黄骅市第三中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0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和润东风•悦读】耕读传家久 诗书继世长——德州市东风东路小学第三批“五星级书香家庭”挂牌啦!
鲁网6月25日讯(记者 吴美琳 通讯员 孙莉)德州市东风东路小学“班级家庭书香一体化建设”项目自2019年立项以来,不断探索,2022年升级为“家校社书香一体化项目”,2023年
2023-06-25 15:06:00
...添福寿。9.汉源县曹晓红家规家规内容:忠孝传家,诗书继世。爱岗敬业,实干笃行。坚守初心,延续基因。10.石棉县毛珍芳家规家规内容:勤俭忠孝,厚德和善。
2023-10-09 08:09:00
廉洁为荣 勤俭为本
...之家兰州市妇联 兰州日报 联合推出“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优良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生生不息的财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生动载体。”多年来,工作在兰州市七里河区王家堡小
2022-12-18 03:51:00
诗韵传家久,家风继世长!“求是求诚 锄经兴邦”第三届遵义沙滩文化展示季“沙滩文化九月九诗会”举行
...沙滩村锄经堂举行。本次诗会主题为“诗韵传家久,家风继世长”。诗会在感恩仪式中拉开帷幕,现场人员全体起立,由主持人带领所有参会者面向东方鞠躬,感恩天地的化育、滋养;面向西方鞠躬
2025-10-30 19:25:00
...读世业勤俭家风”等传家楹联多处可见,“耕读传家宽厚继世”的家风流淌在中国耕读文化的宽厚河床里,数百年来延绵不绝。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举办第四届“牟氏庄园杯”全国“耕读传
2024-05-21 16:12:00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德善传家远 忠厚继世长——“全国最美家庭”芮城县张改明家庭优良家风传承记本报记者 董战轩 通讯员 冯当顺 张学晋九峰巍峨传佳话,银杏挺拔颂乡贤。11月22日,芮
2023-12-07 06:50:00
董文运《诗书传家图》:祖孙三代传承关系尽显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臧叶飞董文运先生这幅《诗书传家图》,刻画了三个人物,从作品名称以及人物的年龄观感来看,这应该是祖孙三代。画这样的题材,很容易把群像画得分散,没有重点。但董
2025-04-09 12:05:00
运河重镇聊城孕育三大文化家族
...业长进、品格作风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杨氏家族:诗书继世长相对傅氏家族,聊城杨氏家族兴起得晚一些。杨氏家族受运河文化影响,主要成就体现在对文化典籍的收藏和保存上。杨氏家族的代
2024-03-20 05:02:00
林黛玉生来就为拯救贾家,但她真正的好处,贾府却没几人发现认识
...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林黛玉的木石姻缘代表诗书传家。薛宝钗的金玉良姻代表富贵传家。孟子曰:“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曹雪芹
2024-09-24 20:1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天眼快评】男孩总把牛奶给同学喝,一句“他没有妈妈”,让人瞬间破防
近日,河南一位妈妈与儿子的对话,让“一盒牛奶”成了全网热议的温暖符号。这份藏在牛奶盒里的善意,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在层层转折中
2025-11-14 16:12:00
【天眼快评】养儿防老变成养儿挨打?九旬老太被亲儿子暴打,家丑背后是犯罪
我真的气到手抖!你们看到那个视频了吗?江苏常州,一个中年男人,先对90多岁的老母亲厉声质问,然后揪住头发,一巴掌一巴掌往脸上扇
2025-11-13 12:00:00
爱不该只放在心上 珍爱网倡导勇敢表达的力量
在爱情里,有些感情藏在心底,却从未说出口。有人以为“懂我无需多言”,却忽略了真心若不表达,往往会在沉默中被误解、在等待中被消磨
2025-11-13 16:41:00
“詹胡涛加油,你的座位我们一直留着”!安徽18岁少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后病逝
大皖新闻讯 以詹天佑为榜样,梦想是造出最好、最安全的火车......今年夏天,来自安徽太湖的18岁少年詹胡涛考取了心仪的大学
2025-11-13 19:11:00
徒步1500公里 蚌埠一男子耗时49天从深圳走回老家
大皖新闻讯 两双徒步鞋,一个简单的行囊,53岁的丁先生从深圳繁华的都市圈出发,沿着105国道一路向北,历时49天,徒步1500多公里
2025-11-11 16:16:00
妥协换不来爱情 珍爱网:主见是爱情里最迷人的底气
有人为了伴侣放弃心仪的工作机会,后来在日复一日的生活里后悔;有人因为怕对方不高兴,藏起自己喜欢的小众爱好,慢慢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
2025-11-11 18:22:00
一碗炒饭香 一片真情浓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初冬寒冷,暖阳温馨;生活多磨,真情动人。这几天,吉林一位父亲为女儿吃上自己的炒饭900里奔赴的故事
2025-11-11 11:14:00
张纪中妻子杜星霖向“黑粉”宣战后最新发声:接受议论但无法忍受网暴,将起诉维权
大皖新闻讯 近段时间,著名导演张纪中妻子杜星霖以长期遭遇网暴忍无可忍为由,发视频向“黑粉”宣战一事,持续引发热议。此后其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的两个账号处于停更状态
2025-11-10 14:05:00
图说“市监蓝”丨服务型执法·护航新福建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X1{text-align:justify
2025-11-10 16:07:00
七星山荒野求生赛进入第三十三天,安徽选手靠“续命三件套”火出圈
大皖新闻讯 近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一场“硬核”荒野求生挑战赛引发众多网民围观。百余名来自全国的生存爱好者齐聚深山,仅凭一把柴刀开局
2025-11-10 12:59:00
今日天光|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今日天光|今天是2025年11月9日,仿佛又回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啦。
2025-11-09 13:02:00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