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予夺也,险易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8 03:4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贵轻重,慎权衡”,是管仲的决策特色——

“予夺也,险易也”

张戈

被称为“华夏第一相”的管仲,擅长决断、谋于策略。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评价管仲:“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也正是因为高超的决策智慧,管仲才能为齐桓公献计定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史记·管晏列传》载:“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贵轻重,慎权衡”,即注重分析事情的轻重缓急、谨慎权衡事物的利弊,这是管仲的决策特色。那么应该分析哪些轻重、权衡哪些利弊?其中一个原则就是“予夺也,险易也”,即予小取大。

“予夺也”,即或给予或夺取;“险易也”,原意是分辨地势险峻程度,“辨地形之险易,孰利孰害”。决策者在面对种种局面时,应当立足于当前的形势慎重分析,科学作出是“予”还是“夺”的决策,从而实现予小取大的决策效果。管仲尤为擅长权衡“予夺也,险易也”,通晓“与之为取”的方法论,也正因如此,才能在决策中“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约”就是管仲权衡“予夺也,险易也”的典型案例。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坐镇,管仲亲率战车七百乘讨伐鲁国。齐军三战三捷,鲁国随即全国动员,组织了六百乘战车,在曹沫的率领下迎战齐军。双方在鲁国的附庸国遂国交战,曹沫三战三败,丢失了遂国,狼狈败退。齐军长驱直入,进入鲁国腹地。鲁庄公与曹沫请求与齐国谈判,齐桓公答应了,但管仲却提出异议。《管子·大匡第十八》载:“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

这些谏言其实是管仲对“予夺也,险易也”的权衡。就此时齐鲁之战的局面而言,齐桓公只要举行盟会,订立盟约,就可以征服鲁国,获取极大的利益。但管仲则分析得更为深刻,他认为此时征服鲁国并不是最有利局面,会盟征服鲁国看似取得大利益,其实却埋下了大祸根。齐国的兵强势大、以大欺小已经引发了各诸侯国的忌惮,鲁国国小兵弱、连战连败的形象赚足了“同情分”。倘若此时再借会盟削弱鲁国,就会进一步引发各国忌恨。到时,小国联合起来抵抗齐国,大国组织起来防备齐国,齐国就会被孤立。这不但对齐国霸业不利,甚至可能被各诸侯国群起而攻之,导致灭国。这不是“易”而是“险”,不是“取”而是“予”。但齐桓公还沉浸在征服鲁国的美梦中,不肯纳谏,他在柯地驻扎筑坛,邀请鲁庄公会盟,这就是著名的“柯地会盟”。

会盟出现了突发情况。《史记·刺客列传》载:“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对齐桓公而言,被劫持是极大的羞辱。在曹沫逼迫下,齐桓公不得不允诺退还侵占的鲁国土地。在得到允诺后,曹沫收起匕首,从容走下会盟台,面不改色,就坐于北面群臣当中,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古代君主坐北朝南,臣子则面北朝拜,曹沫坐北则宣示了他的不臣服态度。看到曹沫的表现,齐桓公再次感到了极大的侮辱,于是大怒,想要毁约。“桓公怒,欲背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这是管仲再一次对“予夺也,险易也”的权衡。在他看来,齐桓公受辱退地是小事,但是弃信于诸侯是大事,吞并鲁国土地是小利,得到天下之援是大利,不如舍小求大,退还土地。这样,齐国不但可以得到“守约”“诚信”的评价,一举扭转各诸侯国对齐国的忌惮,得到良好的道义根基,还能够反衬鲁庄公和曹沫会盟发难的不诚信,削弱鲁国的道义力量。《管子·枢言》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有了诚信和道义的力量,霸业就可以期待。这一决策,看似失去了很多利益,但实际上“予小取大”,看似遭遇了失败,但实际上“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在这件事上,齐桓公失去的仅仅是未能完全消化的鲁国侵地,但却得到了诸侯信赖和道义力量。对此,《史记》评价:“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本文更多详情请参见《中国领导科学》2023年第3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8 09: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迁为什么说管仲的格局不够,不推翻周王朝,止步于诸侯称霸?
管仲因丰功伟绩而名扬千古,他辅佐齐桓公内修政治,外举“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首霸。然而,对于管仲历来褒贬不一:赞誉方说春秋第一相,“管仲世所谓贤臣”;贬低方称千
2023-03-07 11:44:00
管仲有哪些魅力,让鲍叔牙甘愿给他当绿叶?
鲍叔牙和管仲是公元前7世纪即春秋时期齐国的两个小伙子,是好到彼此不分你我的朋友。在“管鲍之交”中,鲍叔牙无底线地包容管仲,甚至心甘情愿地给管仲当绿叶。那么,鲍叔牙是如何包容管仲的
2023-02-04 15:31:00
文姜为什么能回到鲁国呢
...鲁国的日子当然不会好过。幸好在齐国的权臣之中,还有管仲。这个管仲当年辅佐的是公子纠,也可说是比较彻底的具有鲁国情缘的人,是否管仲跟文姜有过什么政治交易,这可就无法证明了。但是
2022-12-29 15:26:00
齐桓公任用仇人管仲为相,从此事业蒸蒸日上
...会导致齐国出现祸患牵连到他们,就出国去避祸,一个得管仲、召忽辅佐跑到了鲁国,一个得鲍叔牙辅佐跑到了莒国。齐襄公被公孙无知杀死后,齐国国民又杀死了公孙无知,一时之间齐国国内群龙
2022-12-25 15:18:00
公子纠与齐桓公的兄弟之争
...襄公时,政令无常,恐遭杀害,于鲁庄公八年(前686)携管仲、召忽奔鲁。襄公与公孙无知被杀后,齐国内乱,鲁派兵护送他返齐争位,管仲射中公子小白的衣扣(又有一种说法是带钩),小白
2024-02-22 12:49:00
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劝导重用管仲,终成为春秋霸主
...举成为了春秋五霸之首。在他统治期间,他任用一代贤才管仲为相,在齐国国内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从而不仅极大的提高了齐国的军队实力,还使齐国的政治局面得到稳定发
2023-03-01 22:41:00
齐国称霸春秋,浅谈齐桓公的可赞之处
...霸业。公元前685年公子小白登上齐国君位,即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齐国国力日渐强盛,在诸侯国中声望越来越大,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然而,管仲去世后,齐桓公却走向昏庸,任用奸佞,
2024-01-29 15:22:00
管仲:从屌丝到齐相的传奇人生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丞相,要论排名,管仲绝对名列前茅,他本人性格非常有趣。年轻的时候他风评极差。和好友合伙做生意,拿得多出的少,任职小官却被驱逐,上战场经常做逃兵。当别人的家臣,却在
2023-11-11 07:58:00
常说春秋霸主,那么霸主是怎么体现的呢
...王攘夷”);齐桓公即位的时候齐国并不算强大,但任用管仲改革以后,齐国的综合实力蹭蹭蹭的往长涨。有了争霸的资本,齐桓公就开始施展齐国的影响力,对周边小国的内政进行干预,譬如当初
2024-05-28 10: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