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粽叶飘香迎端午,非遗传承润校园。近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宿舍管理科联合两校区物业,策划开展了“粽夏时光,手作传熠”端午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非遗手作体验,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家校式”关怀深度融合,为学子打造了一场充满温情的文化盛宴。
活动现场,学子们跟随“楼妈妈”参与多元手作体验,让千年民俗“活”起来。活动设置了六大非遗工坊,“楼妈妈”化身“手工教师”全程指导,现场传授四角粽、长粽等包制技法,粽叶与糯米的清香中传承着“一针一线寄期待”的匠心。“阿姨教我粽叶要交错叠放,就像传统榫卯结构一样讲究严丝合缝。这种工匠精神和我们专业追求的精度不谋而合。”管理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折磊磊说。
彩色丝线经巧手编织成五彩绳,延续了“百毒不侵扰”的民俗寓意,学生将作品赠予室友,传递平安祝福。艾草、薄荷等中药材填入香囊,呼应驱蚊醒神功效,更融入学子手绘校徽图案的创新设计。花馍捏塑、珠串编织等非遗技艺,与锤草印花、漆扇制作形成跨时空对话,展现传统手艺的当代生命力。
活动突破传统节日庆典形式,着力构建情感联结和代际技艺传承。“楼妈妈”以母亲般的耐心,手把手教授缝制技巧,再现“粽情邻里”的温馨场景。学生创作的涂鸦团扇、珠串饰品直接装点宿舍公共空间,践行“共建温馨家园”理念。“阿姨手把手教我串珠子的技巧,像妈妈一样亲切!”体育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陈一瑄说。
在这场文化育人实践中,学校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体验作为思政教育载体,引导学子理解家国情怀的现代表达。这一融合“民俗+新潮”模式,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民俗的认同感。
这场活动不仅是非遗技艺的传习场,更是构建三全育人生态的创新实践。目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将此类文化体验纳入校园常态化项目,让传统文化浸润学子日常生活。
“我们注重在提供有温度的生活服务的同时,更将文化传承与情感关怀融入日常点滴,用心用情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陪伴者与支持者”,学生工作部(处)刘倩老师表示。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任婷 通讯员 肖雯雯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3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