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03 20:33: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面说桓温北伐失败时错过了一位堪比诸葛亮的大才,这期就来说一下这位让前秦从一方割据走向北方霸主的人物——王猛。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桓温第一次北伐时值前秦初立,苻氏一族率军抵挡,虽然前秦胡兵骁勇,但桓温也称得上当时的名将,在桓温的指挥下,晋军数次大败秦军,前秦都城长安也陷入桓温的兵锋之下。

然而桓温在大败秦军之后,并没有听从手下的建议直捣长安,而是屯兵于长安南面的灞水,与秦军对峙。

关中百姓民心依旧思晋,闻听王师杀至,纷纷箪食壶浆迎接桓温大军,而此时还是白身的王猛闻讯也来到了桓温的军中。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王猛因为早年出游为当时北方士族所熟知,并对其才华推崇不己,但在注重仕家传承的时代,王猛不被上层社会的人看重,因而得不到重用,所以选择了隐居,如当年的诸葛亮一般,静待明主出现。

桓温也是听过其名的,所以接见了王猛,一番交谈之后,对王猛的才华颇为赏识,而且王猛更是直接点出了桓温顿兵不前,北伐只为了声望的事实,让桓温更是对其赞叹不己。

交战后期,晋军局面急转直下,桓温无奈选择退军,力邀王猛随自己南下,但被王猛拒绝,王猛很清楚的认识到,南方的东晋朝廷内斗不休,自己出身寒微,若是进入其中很难有大的作为,而桓温的野心也早己被王猛看透,王猛怕桓温日后篡位,自己也会背上了反贼的名声。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从桓温剑指长安而不入的举动,王猛也看出了桓温实是有野心而短视的事实,桓温第一次北伐可以说是灭秦最好的时机,在民心依附的情况下,收取关中三辅之地再加上桓温老巢荆州,收复的蜀中,只是从势力上就足以让晋室拱手让出江山,但桓温却认为若是攻打长安,纵然取胜也会让自己的实力受到损伤,其犹豫的心性也让王猛认定不会有大的作为。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桓温退兵第二年,苻健驾崩,其残暴的儿子苻生继位,因其残忍嗜杀致使前秦国内民怨沸腾,本就是由胡族部落组成的国家,各部落纷纷谋反作乱,苻健的侄子苻坚在国内颇得人心,胡汉两族对其俱是称道有加,在各部落头领的推动下,苻坚开始谋划政变。

但苻坚意图谋反的消息走露,苻坚当即发动了云龙门政变,自立为帝,然后杀死苻生。

而在这一时期,苻坚结识了王猛,两人相见之后立刻引为平生知交,史料记载说苻坚只觉得自己就像刘备遇见了诸葛亮一般,有趣的是,后赵有识人之能的徐统为二人都看过面相,断言二人一个有奇才,一个有霸王之相。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王猛崇尚法家,这一点与先秦商鞅颇为相像,因为北方多年混战,加之胡汉混居,士家贵族多如牛毛,时常有为祸一方,横行乡里之徒,王猛不论对方是何族,何等背景,何等官职,一律施以严法酷刑,因而杀了许多人,初时苻坚对其颇有不满,但在王猛的解释之下,选择了相信王猛,而王猛也不负苻坚之所望,混乱的秦国社会很快慑于王猛的严法而变的井井有条。

王猛也因为苻坚的信任和政绩,得到了极快的晋升,但他所做的这一切必然为朝中贵族所憎恨,而为了维护王猛,苻坚更是连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同族贵戚都处死,朝堂上有敢非议王猛者,也都被革职,对同族敢辱王猛者则是当众鞭打。

由于苻坚的极力维护,朝堂之上再无人敢非议王猛,王猛的地位只在苻坚一人之下,可见苻坚对其之信任到了何等的地步。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试想若是跟随桓温南下至东晋的王猛定然得不到如此的高位以及信任,所以虽然苻坚身为胡族,王猛也鞠躬尽瘁的辅佐。

苻坚也是当时的一代雄主,更是发掘了被称为“前秦第一名将”的邓羌,邓羌一生征战,无一败绩,笔者之后会专门做一期来讲此人。

在苻坚、邓羌、王猛三人的共同努力下,前秦国力得到飞速提升,对外作战又有苻坚和邓羌这等绝世猛将,在灭掉后赵、冉魏之后,又北击鲜卑人建立的代国,剪除东面的燕国,平定割据近百年的前凉,最终一统北方。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统一北方之后的前秦开始向南方的东晋施加压力,公元373年,成功收取汉中、蜀中,东晋只是苟安于长江以南,但在此时王猛积劳成疾陷入病危之中,苻坚为求医治王猛遍索一切方法,但一个月后王猛还是陷入了弥留之际。

王猛深知这十年来前秦虽然四处征战扫平了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但因为时间太短,被吞并的这些国家并未真心归附,前秦国内并不像表面那么安稳,而东晋虽然只能龟缩于长江以南,但毕竟代表着华夏正统,而且国内承平,若是施加的外力过大,其内部必定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到时候后有蠢蠢欲动的各草原民族,前有据险力抗的东晋,前秦势必会陷入危局之中。

王猛死后,苻坚痛哭不止,以汉朝霍光那样的最高规格,隆重安葬了王猛,而崇敬王猛的秦国百姓更是哭声三日不绝。

不世奇才王猛辅佐一代雄主苻坚,北方得到统一

王猛死后刚开始苻坚还能牢记王猛的嘱托,尽力的整合国内,扫平北方鲜卑族和前凉各族,在完成这一切之后,苻坚开始侵扰东亚的江防,东晋在长江北面的领土几乎尽失,前秦国力强盛达到了极盛之时。

八年后,苻坚自认为已经准备充分,且国内安定,便将王猛临死前的话抛诸脑后,以图南下灭晋完成天下一统,彻底结束近百年的纷乱割据,然而淝水之战的惨败不仅让北方重新分裂,连苻坚也被叛军所杀。

虽然笔者很不喜后世学者所谓的民族大融合的论调,但王猛辅佐苻坚这一时期,因为苻坚推崇汉文化,而王猛的法制对于胡汉又一视同仁,所以这一时期北方的胡族和汉族的关系得到缓和,各族杂居,并以儒法育民,南侵的匈奴、羯、乌桓、氐、羌、鲜卑等族逐渐融入汉人之中,可以称的上夷入华则为华的明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22: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中兴刘氏、再造炎汉,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可惜大势在魏,即使诸葛亮是天下英才也没有办法扭转大局。只能用主动进攻代替消极防守,借此延续国祚。北伐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战略、战术都有问题
2023-04-18 17:19:00
为何说诸葛亮不能算军事奇才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仅凭一点,诸葛亮却也算不上军事奇才。诸葛亮对形势
2024-06-14 19:12:00
古代最牛的五大奇才,前两名据说已经成为仙人
...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千年来的奇才,三国中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都没上榜,而有人据说都羽化升仙了。第五名:刘伯温—大明朝的开国元勋刘伯温,大明朝的开国元勋,帮助朱元璋开创大明盛世。曾
2023-01-15 21:17:00
刘伯温临终前告诉儿子什么
...一直为明朝的安定发展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后世将他比作诸葛亮,更有说法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由此可见,他对于明朝的贡献,绝对是功
2023-10-13 15:26:00
20岁时看三国演义,非常崇拜里面的诸葛亮,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踏入社会后只想做个司马懿。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后期蜀国和魏国主要领军人物,年少时佩服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莫测。踏入
2024-05-19 10:27:00
为什么三国唯二的两个万人敌,都跟随在刘备身边呢
...一大批奇才。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关羽、张飞、黄忠、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关羽张飞不仅个人战力强悍,而且军事能力也颇为亮眼,以至于他们被曹营谋士评价为三国万人敌,后世评价猛将
2023-10-27 20:13:00
...,战死于落凤坡,使刘备的军队遭到重创,不得不让荆州诸葛亮支援。诸葛亮入川,辅佐刘备,统一益州,占领汉中,在刘备白帝城病故后,六出祁山。那么,如果落凤坡被射死的不是庞统,而是诸
2024-06-05 06:35:00
汉人王猛为什么要辅助苻坚
...名相的有力竞争者!王猛被誉为“功盖诸葛第一人”,与诸葛亮确有颇多相似之处。二人都是山东人,都曾是隐十,诸葛亮隐居隆中,王猛隐居华山,都官至丞相,位极,人臣,文武双全,死后谥号
2024-10-24 12:34:00
...整个三国时期来看,沮授的这一战法是与后来司马懿战胜诸葛亮的方法不谋而合的。但当时的袁绍正在踌躇满志之时,他如何能听得进沮授的这一番话,最终沮授被无情的关进了大牢。最终袁绍兵败
2023-08-30 17: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