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22: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前言:自打宋太祖赵匡胤玩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后,赵宋王朝开始打着“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旗号,施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不断美化“文臣知兵”的形象,旨在从根子上瓦解武将的专业自信,让武将习惯被文臣领导,比如仁宗朝的韩琦,他本无帅才,却奉命和李元昊PK,他为了获得军功,竟然让手下将军率领步骑混编的地方军绕后去堵李元昊骑兵主力的退路。

如此打法自然是会吃败仗,毕竟骑兵军团的机动性远非步骑混编军团可比,只可惜因为因此造成全局溃败,10余万宋军将士不幸阵亡,如此“门外汉”反被赵宋朝廷传扬为“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的军事奇才。不过凡事皆有例外,南宋时期的虞允文就是特例,他和韩琦一样都是文臣出身,可他的军事造诣以及在军事上的成就却是货真价实的厉害,完全不需要赵宋朝廷的包装。

了不起的虞允文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一、以儒者视师,成采石之骏勋

1、阴差阳错到采石

公元1141年,南宋向金国称臣,双方达成“绍兴和议”,此后的10多年间,南宋君臣努力忘却昔日的靖康之耻,一心沉醉于东南半壁江山的安定与繁华,期间宋高宗赵构在主和派大臣的建议下,甚至下诏严禁臣民妄议边事,旨在竭尽所能地维护好宋金之间的“友好关系”。朝堂诸公都在粉饰太平,偏偏虞允文不上道,他在秦桧为相期间始终不得重用,直到秦桧死后,年逾不惑的他才得以入朝为官,

虞允文的官职虽然不高,可眼界却很独到,他结合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判断出女真人将重启战端,于是他上书朝廷,建议抓紧备战,其中更是明确指出了女真人最有可能走的5条线路。同年,他以借职工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女真人觉得虞允文不过是孱弱的文臣,便在接风宴上逼他比试射箭,意在羞辱赵宋,没想到虞允文当即张弓搭箭,一发中的。女真人当时都惊呆了,心想这个宋人真猛。

宋金形势图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虞允文在金国境内看到女真人紧锣密鼓地搞备战,且金主完颜亮更是在他面前高调宣称要到洛阳看花,他由此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待他回朝后,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反馈给了宋高宗和一众大佬,没成想大佬们集体“失聪”。翌年,金主完颜亮亲率60万大军,兵分4路(比虞允文设想的5路少1路)南征,意欲一举灭掉南宋,情势相当危急,早前曾经有过“浮海避敌”经验的赵构又想故技重施。

得亏一众大臣把他给按了下来,既然不能跑,那就只能备战迎敌了。赵构让枢密使叶义问到建康,以便近距离统筹江淮前线的战事,期间还把虞允文配给他当助手。赵构好歹是南宋的开国之君,识人之明还是有一些的,他心里知道虞允文肚子里有货。当时在采石(位于今安徽当涂一带)驻防的主将王权临阵脱逃,奉命接任的是李显忠,可李显忠距离采石较远,一时间难以就职,叶义问便让虞允文先行到采石安抚军心。

南宋方面对完颜亮南征的应对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2、破敌兵,安社稷

虞允文到达采石之前,女真大军已经突破淮河防线,顺利挺进鸡笼山(位于今安徽和县一带),距离采石仅一江之隔。虞允文到了采石后,映入眼前的是敌军旌旗蔽空,宋军三五星聚,敌我力量的悬殊如同天壤之别。更让人绝望的是,宋军因无人指挥,军心涣散,士气低下,压根就打不起精神来迎敌。如果宋军上下坐等李显忠到岗而不作为,守住采石的希望绝对是零,而一旦采石失守,建康必将不保,届时南宋危矣。

虞允文当机立断,决定由自己来率领这支宋军坚守采石,他对将士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帮大家重树战心。将士们见有人撑头,且这个人看着还是那么回事,便纷纷表示愿意与女真人拼个高下。当时有官员规劝虞允文不要当出头鸟,毕竟即使采石失守,责任也不在虞允文身上,可要是虞允文出头,一旦吃了败仗,那虞允文就得负全责。虞允文对此只说了8个字,“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宋军将士同心抗敌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虞允文刚把将士们搞出点样子来,完颜亮就指挥女真大军开始渡江。鉴于女真人不善水战,虞允文令麾下水师分成5队沿江布阵,1队为中锋,居江中,2队为边锋,分置东西两侧,最后2队为后卫,藏于小港。然而随着女真舰队逐渐露出真容,宋军将士好不容易鼓起的信心又跌下去了,虞允文于是亲自到阵中给将士们上课,他告诉将士们此时已经退无可退,唯有拼死一战,方才有胜利的可能。将士们遂“皆殊死战,无不一当百”。

宋军水师虽说数量上有劣势,可单艘舰船的性能优势明显,比女真舰船既大又快,因此双方在江面上也算是势均力敌。适逢有一支宋军从河南溃逃到采石,虞允文当即让他们摇旗呐喊,充作疑兵,结果女真人果然上当,以为宋军援军已至,遂纷纷败逃。完颜亮不服气,翌日再度向采石发起进攻,不料虞允文早有准备,他提前让宋军水师封锁了女真人必经的杨林渡口,一举击毁了女真人300多艘舰船,致使完颜亮只得撤出采石。

采石之战概况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二、出入将相垂二十年,孜孜忠勤无二焉

1、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完颜亮率军撤走后,虞允文料定他必将调转方向,从扬州渡江,于是当即亲率少量军马驰援镇江,当时负责驻防镇江的老将刘锜卧病在床,无法指挥作战,他在见到虞允文后颇为惭愧地说到,“今日大功乃出于一儒者,我辈愧死矣”。虞允文在安抚完刘锜后,顺利接过镇江守军的指挥权,他令全体守军严阵以待。期间,完颜雍在后方将完颜亮废为海陵王的消息传至完颜亮军中,女真将士见己方进退维谷,便在除掉完颜亮后撤军北返。

自此,完颜亮南征的危机宣告解除,宋军趁势收复了两淮失地,完颜雍连忙派人到临安议和。虞允文在此后的10余年间长期担任要职,他结合自己对敌我双方情况的掌握,潜心于军事改革,他在巴蜀任职期间,乘金主完颜雍无暇顾及前线军事之际,收复了关中部分失地。可朝中的主和派大臣却要求他放弃新收复的13州之地,他对此不敢苟同,先后上了15道疏,力陈要害,可惜终究架不住主和派的强大势力。

南宋弃地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没过多久,主和派又想着把收复的一些江北重镇也还给金国,虞允文再度上疏,他强烈建议朝廷即使要放弃部分失地,也不要放弃河南的唐州和邓州,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上游的防线安全。可主和派却不管这些,他们说虞允文是“大言误国,以邀美名”,以此将虞允文召回朝中问责。作为主战派代表的虞允文受到了主和派太多的抨击和谩骂。

虞允文面对这些诋毁,他不做过多辩解,颇具“君子之风”。据说有一次虞允文所注的《新唐书》被同僚盗取,并献给了当时的宰相。盗书的人恶人先告状,逢人就说虞允文的坏话。后来虞允文在拜访夔州知府沈该时,沈该主动提起了那个盗书之人,原以为虞允文会咬牙切齿,没想到虞允文一个劲地说那人的好说。沈该不解,虞允文解释道,“那人只是喜欢骂人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沈该听罢,大赞虞允文的高风亮节。

千古一人—虞允文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2、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就在虞允文在沉默中砥砺前行之时,南宋的皇位发生了更替,赵构提前将皇位让给了自己的养子赵昚(shèn),是为宋孝宗。赵昚和赵构不同,他早就有北伐雪耻之心,从目标上来说,和虞允文倒是很合拍的。然赵昚多少有些急于求成,刚上位就让老臣张浚搞北伐,结果此次北伐因为准备不足、用人失当和内部掣肘太多等原因而失败,耗费无数人力、物力换来的只是一个比“绍兴和议”多出些许尊严的“隆兴和议”。

好在赵昚的抗挫折能力比较强,一次失败并未动摇他的北伐决心,他一边想办法减少赵构对他的不利影响,一边大胆启用主战派大臣,虞允文也由此被他提拔为宰相。赵昚深知虞允文公忠体国,才能卓越,信心满满地与之约定“共雪靖康之耻”。公元1172年,赵昚送虞允文到巴蜀经略西线,临行前给他赐了家庙的祭器,同时再度相约他日东西两线会师于河南。

虞允文和宋孝宗并肩奋斗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翌年,赵昚催虞允文尽快和他联动北伐,可虞允文看到的是女真人生机勃勃,金主完颜雍实乃有为之君,并无可趁之机,遂建议赵昚“相时而动”。要说也是距离惹得祸,当时要是有个视频通话就好了,赵昚从虞允文的文字中捕捉到的不是赤胆忠心,而是畏战,因此对虞允文很是失望,觉得虞允文辜负了自己的信任。事实上,虞允文在巴蜀也没闲着,他积极整军,裁汰老弱,训练青壮。

虞允文的想法既不像秦桧等人那样一心求和,也不像张浚那样盲目北伐,他要的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再来等待良机,正所谓“植根本,固富强,待时而动”。史载他两次奉命治理巴蜀,两次都是以安民、理财和治兵为主。可这些想法在当时又有多少人可以想明白呢?遍观朝廷内外,不是求和,就是热血上头,有几人能像虞允文这般目光远大?

宋孝宗和虞允文需要面对的敌人——完颜雍

虞允文一介书生,为何能力挽狂澜于既倒

结语

公元1174年,虞允文“出师未捷身先死”,享年65岁。值得一提的是,他死后的第一时间并未享受到应有之哀荣,概因赵昚恨他爽约,没有北伐。直到后来赵昚看到他生前所打造的军队,方才从将士们的精神面貌中感受到了他的“鞠躬尽瘁”,于是追赠他为“太傅”,并定下“忠肃”为他的谥号。纵观虞允文的一生,他似乎总有一种“特立独行”的风采,赵构时期,别人要和,他想要战,赵昚时期,别人要战,他要稳。

那么他真的是像主和派大臣说得那样,一心在求名吗?答案肯定不是,他的所有“不合众”恰恰显现了他的忠诚,正如南宋思想家陈亮称他“忠贯日月”。他没有辜负那个时代对他的期望,相反,那个时代束缚了他,没有让他发挥出全部的能量。后来有位伟大人物在了解到他的所作所为后,批下了8个大字,正所谓“伟哉虞公,千古一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真实的采石矶之战很普通,虞允文没有后世传的那么神
宋史对采石矶之战评价很高,说虞允文之身临时指挥,以少胜多再造南宋。但实际上采石矶不过整体战争期间一个战役而已,没有后世传的那么神。而去宋史的记载前后也不一样,出入很大。就虞允文个
2023-05-14 09:55:00
...战是宋、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力挫南侵金军主力,打破了完颜亮渡江南侵、灭亡宋廷的计划,加速了完颜亮统治集团的分裂和崩溃,使宋军在宋、金战争中
2023-11-17 11:25:00
从没打过仗的文官,临危带兵打败20倍敌军!主席评价:千古一人
...危急关头,一个文官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这位文官名叫虞允文。宋高宗赵构在接到前方急报后,对王权可谓是咬牙切齿,即刻下令将其满门抄斩。 不过王权就是个小角色,当下的关键还是如何应
2024-11-11 11:12:00
完颜亮带领60万金国精锐进攻南宋,却在作战时死于同室手中
...构只得无奈地点兵点将,下诏由叶义问巡视江淮兵马,虞允文为参谋军事。虞允文乃进士出身,一介文弱书生,作为一个文官,虞允文也丝毫没有打仗的经验,之所以让他去前线做参谋军事,其实就
2022-12-20 15:39:00
文弱书生虞允文:凭一己之力挽救南宋的传奇人物
...军心溃散,毫无秩序。 而就是在此时,一介文弱书生虞允文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虞允文到了江边,见士兵士气低下。其下令集合三军,并与之言道,“若金军成功渡江,你们又能逃往哪里?现在
2024-04-01 06:20:00
南宋危机与虞允文力挽狂澜:一场改变历史的军事奇迹
...失措,全国一片混乱;当时南宋在采石的最高指挥官叫虞允文,是一个从来没有指挥过战争的书生,但是爱国的责任心使他鼓起勇气。他立刻命令步兵、骑兵都整好队伍,沿江布阵,又把江面的宋军
2023-10-16 08:30:00
一介书生虞允文以智慧和勇气指挥采石之战
...次逃跑。就在南宋社稷危在旦夕之际,南宋抗战派官员虞允文挺身而出,指挥不到两万人的宋军与金兵决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于采石江面大败完颜亮。一介书生多奇志据《宋史虞允文传》记载:
2023-11-05 22:20:00
南宋战神宰相:1万8残兵大败60万金军,逼死金皇帝,千古一人
...哉虞公,千古一人!”这位虞公是谁呢?就是南宋丞相虞允文。虞允文(1110—1174年),字彬父,一作彬甫,南宋隆州仁寿人,幼时聪慧,七岁即能提笔作文,1154年进士及第,获委
2024-10-15 09:52:00
这场战争1.8万人全胜17万人大军,葬送一代雄主
...,然而此时,军心已经涣散了,于是,朝廷派中书舍人虞允文来了劳军。见形势危急,毅然召集张振、时俊等将领,宣布宋廷抗金命令,犒赏军队,动员将士决一死战。同时,又组织当地民兵和群众
2023-06-05 19: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