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Kenvue裁员、强生难“双赢”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4-12 11:06:00 来源:北京商报
Kenvue裁员、强生难“双赢”

4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Kenvue旗下品牌露得清 (Neutrogena) 将永久关闭其洛杉矶办事处,此次关闭将导致84人被裁员。关于关闭办事处涉及到的裁员,Kenvue发言人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的回应是,关闭办事处是促进增长和改善合作努力的一部分。从拆分到推动上市,强生的想法无非是Kenvue能够更好发展的同时,强生更加专注医疗器械和制造业务,最终实现“双赢”。然而,事情的发展很难按计划进行,当独立后的Kenvue业绩出现下滑,强生想要实现的“双赢”局面似乎也未能出现。

再次裁员

4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Kenvue旗下品牌露得清 (Neutrogena) 将永久关闭其洛杉矶办事处,此次关闭将导致84人被裁员。Kenvue在今年早些时候还解雇了位于新泽西州斯基尔曼总部的51名员工,并表示公司的其他部分也在进行重组。

Kenvue发言人回应媒体称,关闭办事处是Kenvue促进增长和改善合作努力的一部分,影响员工的决定绝非易事。

在盘古智库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裁员通常是企业为应对经营压力、优化成本结构或重新调整业务战略所采取的一种措施。对于Kenvue而言,裁员可能是短期内减轻经济负担、提升运营效率的一种方式,但单纯依赖裁员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长期来看,Kenvue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如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Kenvue前身为强生旗下消费者健康业务部门,2021年11月,强生宣布分拆该业务;2022年9月,分拆出的消费者健康业务成立新公司,命名Kenvue;2023年5月,Kenvue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此时,强生持有Kenvue的89.6%权益,主导Kenvue发展。

分拆之后,Kenvue业务涵盖自我护理、皮肤健康和美容等业务,强生在中国市场最负盛名的品牌也基本都在Kenvue旗下,包括露得清、邦迪、泰诺、大宝、李施德林、城野医生、强生爽身粉等在内的44个品牌,而强生业务则剩下医疗器械、制药。

在业界看来,这次拆分和Kenvue旗下强生滑石爽身粉致癌事件脱不开关系。

根据公开资料,在过去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强生面临多起讼诉和巨额赔偿。单看2023年一季度,强生的收入同比增长5.6%,至247.46亿美元,但由于滑石粉索赔事件,强生于期内产生了69亿美元的诉讼费用,产生账面净亏损6800万美元,去年同期(2022年一季度)账面净利润为51.49亿美元。

此外,消费者健康业务也一度成为强生的拖累。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该业务营收149.5亿美元,占比集团业务15.7%,同比下滑0.5%;反观制药业务营收525.6亿美元,占比55%,同比增长1.7%。医疗器械营收274亿美元,占比28.9%,同比增长1.4%。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表示,从强生的角度来看,分拆是为了减轻自身业务压力、聚焦核心业务,并获取资金以支持其他发展项目。从Kenvue层面来说,独立运营能更好适应市场变化。

就裁员以及未来发展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对Kenvue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看重中国市场

最初分拆并推动Kenvue上市,强生大概是希望Kenvue能有更好的发展。如今来看,强生只想“独美”。

2023年7月底,强生宣布进一步减持Kenvue股份,将通过交换要约剥离至少80.1%的Kenvue股份。“公司股东可将其持有的全部、部分或全部强生普通股交换为Kenvue普通股。”强生方面表示。2023年8月底,强生正式宣布顺利完成分拆Johnson&Johnson和Kenvue的换股要约。即日起,Kenvue将完全独立运营,此时强生持股比例降至持9.5%。至此,强生只专注于制药和医疗技术业务,而Kenvue则自负盈亏。

在Kenvue首席执行官ThibautMongon看来,这是历史性的一刻。“这对Kenvue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们专注于为全球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创新的护理解决方案,我们很高兴能够写下消费者健康的下一个篇章。”Thibaut Mongon说道。

剥离Kenvue后的强生,过得不错。2023年,强生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长6.46%、95.94%。2022年营收增长1.59%,净利润下滑14.07%。2021年营收下滑4.65%,净利润增长41.89%。

反观Kenvue,就没有那么乐观。2023年,Kenvue净销售额增长3.3%至154亿美元;净利润为16.64亿美元,同比下滑19.38%。2023年四季度净销售额下滑2.7%至37亿美元,有机增长下降2.4%。尤其是在中国市场。2023年,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亚洲市场成为Kenvue唯一下滑的地区,而这被认为是中国市场销量疲软所致。

在中国市场,Kenvue皮肤健康与美容、基础健康业务中的露得清、大宝以及李施德林面临着不小挑战。

就李施德林而言,随着本土漱口水品牌崛起,李施德林头部地位正在受到挑战。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期间,参半漱口水线上销售数量超越了漱口水龙头李施德林。线上李施德林漱口水销量仅为参半的四分之一。此外,Kenvu旗下的护肤品牌城野医生、大宝等品牌市场份额被本土护肤品牌以及外资美妆品牌挤压。

即便如此,中国市场依然是Kenvue未来重点发展区域之一。2023年11月,Kenvue宣布在华投资1.1亿元,加强其在中国市场的生产能力、升级生产设施,以为更多中国消费者提供高质量产品。此外,Kenvue方面表示,预计2024年净销售额增长将在1%—3%,全年有机增长将在2%—4%,随着上一年的缓和及2024年战略重点的影响的显现,有机增长将逐年改善。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2 15: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强生解绑Kenvue,36亿美元交易挥别护肤美妆业
...鲸财经记者 王涵艺近日,Kenvue(KVUE.US)官网发布消息称,强生(JNJ.US)将以“债转股”方式,出售所持该公司剩余9
2024-05-17 12:02:00
强生中国被曝裁员20%:主要涉及外科部门 最多赔n+3
快科技11月18日消息,据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强生中国近期在多条产品线上实施了裁员计划,并提供了包括“N+1”、“N+2”及“N+3”在内的多种赔偿方案。此次裁员规模约为20%,
2024-11-18 15:53:00
沈宁: 以商业模式创新 构建化妆品商业新生态
...其又将为消费者带来哪些全新的护肤理念和服务?对此,强生消费者健康中国消费品业务副总裁沈宁接受专访时表示:“随着问题性肌肤增多、消费者护肤意识增强,功效性护肤作为新晋赛道,其市
2023-03-01 17:54:00
拜耳持续加码,赛诺菲考虑剥离!药企到底应不应该卖健康消费...
...未回应。更早之前,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GSK)、强生等多家跨国药企巨头先后走上了分拆剥离健康消费品业务的道路。而放眼国内药企,华润三九、东阿阿胶、同仁堂、天士力等国内上
2024-10-17 08:04:00
与消费品业务“一刀两断” 跨国药企分拆热潮持续
精简业务正成为跨国药企缩减成本的重要手段。近日,强生、GSK先后彻底剥离消费者健康业务,这部分业务此后将分别由科赴、赫力昂独立运营。跨国药企“断舍离”后,谁会成为受益者?业内人士
2024-05-21 18:14:00
近30年老兵回归强生中国,跨国药企为何在华密集换帅
...、葛兰素史克(GSK)、诺华、飞利浦等跨国医药企业后,强生中国正式官宣医疗科技业务新负责人。7月15日,强生中国对外宣布
2024-07-15 19:14:00
强生医疗科技骨科:以临床患者需求为导向 持续推进产品和本土化创新
...“进博会”)近日在上海举行。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强生聚焦医疗科技和创新制药两大业务板块,携百余款创新产品再次如约而至。进博会上,“人民健康会客厅”邀请强生医疗科技骨科事业部
2024-11-10 10:08:00
...在妇科药品市场边界,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机会。4.强生宣布为期2年的骨科业务重组计划,聚焦医药业务10月17日,强生宣布了为期两年的骨科业务重组计划,包括退出利润较低的“市
2023-10-19 15:49:00
创新于行,关爱于心 强生携百余款创新产品七赴进博之约
...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到来。作为进博会"全勤生",强生将聚焦医疗科技和创新制药两大业务板块,携百余款创新产品再次如约而至,其中约四分之一为首秀首发产品,全方位、多维度展示其
2024-10-25 17:08: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
星辰汽车斩获订单 实力拓展供货渠道
近日,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山西星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传来喜讯,其成功获得沃尔沃Truck、广汽A8、长城D系列及红旗HS5等四款新车型部件配套项目的定点开发及供货协议
2025-10-16 07:39:00
阳光财险宁德中支因虚假理赔等违规被罚10万,两责任人同步领罚
10月15日,宁德金融监管分局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德中心支公司因虚假理赔、利用保险业务便利牟取不正当利益被处以10万元罚款;周某雨被禁止进入保险业3
2025-10-15 14:33:00
从险些退保到获赔25万:中邮保险专业守护,让保障不“缺席”
一场意外车祸,家中顶梁柱倒下;高昂的医疗费,压垮了一个普通家庭,当生存压力与退保念头交织,保险服务的本质价值得以体现。厄运降临
2025-10-15 14:49:00
万安科技在湖北成立汽车底盘系统公司
近日,湖北万安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万安
2025-10-15 15:00:00
中国一汽成立新公司,含储能技术服务业务
近日,一汽能源(长春)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2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工业设计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生物质燃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
2025-10-15 15:00:00
罚单与业绩双重压力:厦门银行近期屡遭监管处罚,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行政处罚决定信息公示表显示,厦门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行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被警告,并处罚款50万元
2025-10-15 15:15:00
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四川省古叙煤田观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被罚
日前,信用中国(四川泸州)公示了四川省古叙煤田观沙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行政处罚决定。2025年6月25日至26日,泸州市应急管理局矿山科聘请有关专家对你公司开展一通三防
2025-10-15 15:25:00
省农信联社:金融助力“抢”秋粮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金秋时节,本应是硕果累累、喜庆丰收的时刻,而持续的连绵阴雨导致农田积水严重,秋收进度一度受阻
2025-10-15 16:33:00
山东省农信联社:助力打好“三秋”农业生产“硬仗”
9月份以来,山东连续遭遇多轮大范围降雨过程,降雨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落区重叠度高,对秋粮采收、晾晒等造成不利影响。在全年粮食生产中
2025-10-15 16:35:00
博彦科技、美锦能源等成立新公司,含AI业务
近日,北京博锦数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学梅,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节能管理服务;储能技术服务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博彦科
2025-10-15 16:36:00
海大集团新设生物科技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
近日,遂宁海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饶盛达,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生物饲料研发;畜牧渔业饲料销售
2025-10-15 16:36:00
比亚迪成功注册来杯迪小饮商标
近日,比亚迪(002594)申请的“来杯迪小饮”商标注册成功,国际分类为43类餐饮住宿,已申请商品/服务包括:外卖餐厅服务;茶馆;咖啡馆;酒吧服务;果汁吧;自助餐厅;餐厅;快餐馆
2025-10-15 16:36:00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呼伦贝尔绿创环保公司注册成立
近日,大唐环境产业集团呼伦贝尔绿创环保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尹新伟,注册资本为1.17亿元,经营范围包含:固体废物治理
2025-10-15 16:36:00
中国国新投资成立产投私募基金管理公司
近日,国新产投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吴军,注册资本为1亿元,经营范围包含: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国国新
2025-10-15 16:36:00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注册资本增至2132亿
近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2115亿人民币增至约2132.3亿人民币,同时,多位高管均发生变更
2025-10-15 1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