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刘伯温的预言是否应验了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2 11: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窥探天机的欲望,有算无遗策的本领之人,自然也是时代风云人物。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唐朝时期的袁天罡,都是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本事辅助君主成就了一番大业。在明朝也有一位赫赫有名的玄学大师,他的算卦可谓出神入化,明朝的建立他功不可没,他就是刘伯温。

刘伯温精通天文地理,能通过星辰卦象推断未来。他曾做过许多预判,在朱元璋打天下时无数次挽救他于危难之间。而在明朝建立以后,他也曾为明王朝的的未来算过一卦,并预言“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那么有如此本领的他预言又是否应验了呢?

算无遗策的国师

刘伯温从元朝时就追随朱元璋,为他打天下出谋划策。在刘伯温看来,元朝覆灭是迟早的事,元朝上下官员,腐败,民不聊生,整个元朝大势已去。而明朝的崛起则是必然,朱元璋才是天命所归,所以他愿意顺从天命辅助朱元璋。而刘伯温既有过人的本事,又有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抱负,他作为开国元勋,在开国初期也是被朱元璋委以重任。

作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关心的也是自己的朱家天下能否千秋万代的传承下去。所以他本人一直大包大揽,想奠定下一个基业,让后世子孙能够高枕无忧。而刘伯温的占卜未来的本领也是朱元璋所看重的,他想通过刘伯温的本领知道自己的愿望能否实现,未来又会不会有人影响到明王朝的统治。

这其实就是在让刘伯温为明王朝算命,而刘伯温也确实为此算了一卦,他的结论是“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这可把朱元璋吓得不轻。

毕竟刘伯温的预言成效是有先例的,在过去刘伯温就曾靠自己的算卦解决明王朝的危机。那时是明朝刚建立不久,赶上旱灾,几个月的缺雨少水让这个新王朝陷入摇摇欲坠的境地。

面对此天灾,还是刘伯温站出来解决了危机。他向朱元璋进言,表示自己知道这场灾难的根结在哪。上天不下雨是因为民间有冤情,只有重审冤案,安抚好百姓,才能获得宽恕。朱元璋依言照做后,果然有了成效,不久天上就下起了大雨,缓解了明朝危机。

一则预言的阴影

所以这一次对刘伯温的预言,朱元璋也是不得不重视。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他也要派人搞清楚福建到底有无任何威胁势力存在。

朱元璋从派去的探子那得到的信息是福建这一代并无异常,无人闹事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奇异之人。听此回报,朱元璋暂时放松了警惕。但他还是担心未来会突生变故,因此想要对福建采取一定的措施遏制这种可能性。

为了一则预言就要大动干戈,朱元璋身边的大臣觉得不妥,纷纷劝说他,称刘伯温的预言未必为真,后来朱元璋也的确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朱元璋在任期间福建确实没有出现如预言所说的异动,很快人们也忘了这则预言的警告。难道说是刘伯温的预言出了问题吗?其实刘伯温的预测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验证,但却在明朝后期真实应验了。

“福建出天子,三山做战场”的预言应验在了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期,福建当真出了一个“天子”要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此时人们才意识到,刘伯温的预言竟然如此之准。

到了朱厚熜时期,明朝已经传了11位皇帝,众所周知明朝的皇帝多半“不务正业”,这朱厚熜也是一个典型。他在前半期还算是勤勉,一度使明朝的元气有所恢复。但到了后期就开始沉迷于道教,追求长生,朝政是一概不理。不久整个朝廷上下贪污之风盛行,老百姓苦不堪言。

起义大军应运而生

朝廷与民间的矛盾越拖越大,最后还是酝酿出了起义势力。众多反对朝廷的小势力凝结在一起,在一个叫张琏的农民的带领下,开始了对大明朝廷的对抗。

这个张琏虽然是农民出身,但却具有侠心义胆,在起义军中颇得人心。他被起义军推选为新的首领,自封国号为“飞龙”,世称“飞龙皇帝”。

而之所以说这场起义应验了刘伯温的预言,也是因为此人就是在福建发起的起义。他的队伍最初发展的地方,正是福建的群山。“三”是虚数,“三山”代指多山之地,张琏起义的乌石山,正可以被看做是“三山做战场”。

可张琏这支队伍比起大明王朝的军队来说还是不堪一击的,于是在多次被围剿后,张琏只能选择远逃海外。他带人南下占领了几个岛屿,圈地为王,地处天高皇帝远的地方,一度也是过得好不逍遥自在。对于张琏这支起义军,明朝虽有心攻打但碍于当地地势复杂,加上路途遥远,始终不能一举将其拿下。后来还是从浙江调来精英部队,由俞大猷、刘显等名将解决了张琏的起义军。

明朝军队当时采用的是放火烧山的方式将人逼出,这招也果然奏效。张琏的人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有少数人马跟着他一起逃出了生天。他们突破了明军的包围,驾船从海上逃走,一路逃到了今天东南亚的苏门答腊一带,并最终在此重新建国。

从一定意义上说,张琏的起义虽然没有威胁到明王朝的统治,但他也确确实实做到了南面称王,一切也都在验证着刘伯温的话所言不虚。

结语

从刘伯温生前预言死后应验这件事来看,此人确实是一代奇人。但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就无人可知了。如此玄之又玄的事情屡次发生,也难怪乎人们会惊叹于刘伯温的智慧和本领。

当然也有人认为刘伯温的这些预言不过是当时为了搪塞朱元璋之语,毕竟大家只会记得后世发生的应验之事。是预言成真还是巧合,就看个人怎么理解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2 12: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刘伯温“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的神秘预言与明朝的危机
...代的明朝时期,国家的命运承载着无数人的期望与忧虑。朱元璋登基为帝后不久,他身边的智囊刘伯温就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和预知未来的能力。有一天,朱元璋召见了刘伯温,他对刘伯温说:“国
2023-11-19 00:20:00
刘伯温烧饼歌预言未来,真那么神?朱元璋与他的一个故事可知一二
...的创作人刘伯温,人们也觉得这就是一个活神仙,怪不得朱元璋能得天下,就是他在辅佐的关系。但是刘伯温真的有那么神吗?其实从朱元璋与他的一个小故事就可知一二,这个故事还关系到烧饼歌
2025-01-23 16:18:00
刘伯温的神奇预言,明朝智者的神秘面纱
...他不仅擅长兵法,还通晓天文、地理和阴阳五行,成为了朱元璋的重要谋士。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刘伯温为其出谋划策,奠定了明朝的基础。然而,除了军事和政治才能,刘伯温的预言能力更是让
2024-12-07 10:25:00
探讨刘伯温这个预言的真实性和历史背景
...性和历史背景。刘伯温被誉为“明初四杰”之一,他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是重要的开国元勋。在民间传说中,刘伯温不仅政治才能出众,还精通术数,能够预知未来。然而,关于刘伯温的“最后一
2024-10-12 20:08:00
刘伯温曾预言“刘家第9代必出奇才”,百年后预言成真,奇才是谁
...为“神童”,在明朝开国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朱元璋对他赞不绝口,此人便是刘伯温。才华横溢的他最终没能得到一个好下场,临死之前,他将儿子叫来床前,对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刘
2022-12-18 20:57:00
...君主,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江山是否能够稳定,而明太祖朱元璋知道刘伯温是个深明数理的道中之人,就问刘伯温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自己的江山能不能一直传承下去。虽然朝代更替自有定数,正
2023-08-23 16:57:00
野史:刘伯温死前告诉儿子: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年后果真应验
说起刘伯温,很多人都会想起他神乎其神的才智、与朱元璋的传奇合作,甚至还有百年后竟然应验的神秘预言。这个明朝开国功臣,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却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被皇帝猜忌,最终含恨而
2024-11-03 09:39:00
“福建出天子,三山作战场”,指的是什么
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在晚年时为了想知道大明帝国未来的走向,便请来了他手下的第一谋士刘伯温问询。刘伯温被后世之人与诸葛亮相提并论,在当时也是一大奇人,往往能够通过独特的思维,根据相关
2024-04-26 11:33:00
古代“预言家”刘伯温,曾对2023年做出预言,他的话真的可信吗?
...他最终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因为他遇到了他的伯乐——朱元璋。02明朝神人刘伯温公元一三五三年,元朝已经到了破碎的边缘,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元军士气不振,在朝廷多年积攒的
2024-06-29 09: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