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成了北洋提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1 21:01:00 来源:戏说三国

1861年二月,丁汝昌跟随程学启投降了围困安庆城的湘军,从此结束他七年的太平军生涯,成为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一分子。

此时,丁汝昌不过二十五六岁年纪,在程学启率领的众多亲信将士中,他并不是特别显眼,谁都没想到日后他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北洋海军提督。

和丁汝昌相比,程学启才是曾国藩兄弟最想招降的太平军将领:湘军围攻安庆时,正是由于程学启率军奋勇抵抗,所以湘军才屡屡受挫,久战不胜,这让曾氏兄弟十分头疼。

战局僵持不下,曾氏兄弟只好改变策略,由从前的硬攻改为对程学启的招降。

招降敌人首先要找到对方的软肋,程学启虽然阵前勇猛,但是他也有自己的软肋,那就是他十分孝顺养母:幼时生母去世,程学启由族人程惟栋的母亲抚养长大。对于程母的养育之恩,程学启一直铭记在心。

曾氏兄弟很快就找到了程母,他们以她亲生儿子程惟栋的性命做要挟,逼迫她进入程学启的大营,让程学启投降湘军。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成了北洋提督?

程学启无奈,只好率领手下多名亲信归降湘军。

曾氏兄弟少了一个劲敌,多了不少将士,策反计策取得了他们期待的结果。

不过,对于程学启等人来说,投降一步易,降后步步难,来到湘军大营后的日子相当难捱。

一、艰难的取信之路

程学启之前是太平军有名的重要将领,两军交战时他常常坐镇指挥,免不了杀死、打伤湘军将士,因此,从曾家兄弟到湘军将士,都对程学启又恨又怕,他投降之后非但不能获得完全信任,甚至时刻都有被杀的危险。

对于这一点,程学启的直接领导曾国荃的态度非常明显,每临战斗,他必定指派程学启带人冲锋在最前面,以此考验他们的忠诚程度。曾国藩也曾经多次嘱咐曾国荃,要他时刻提防程学启,以防异动发生。

程学启明白自己的处境,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带领手下用实际行动来纳“投名状”。

因此,从投奔湘军那天起,程学启和丁汝昌等人就成为曾国荃部的排头兵,他们牢牢地驻守在湘军的最前线,直面对敌之前的上司、同僚,甚至还有曾经一起出生入死的战友。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成了北洋提督?

经过半年的对峙、交锋之后,安庆城破,城中的一万多名太平军将士尽皆战死。

经过这一番血与火的考验,程学启、丁汝昌等人终于获得曾国藩、曾国荃的完全信任。不久,程学启被授予从三品游击之职,赏戴花翎;丁汝昌升任千总。

受到信任的程学启得以自立“开字营”,他担任开字营营官,丁汝昌担任开字营哨官。

丁汝昌的职场晋升之路由此全面开启。

二、得自刘铭传,失于刘铭传

1862年,因为作战英勇,丁汝昌受到刘铭传的器重,被提升为营官,授参将之职,负责管理本营军务。

1864年,丁汝昌被提升为副将;1868年,丁汝昌担任总兵,加提督衔,赐号“协勇巴图鲁”。和程学启一样,丁汝昌也是当时比较少见的被赐勇号的汉人。

然而,并非所有的道路从此就十分平顺,丁汝昌很快就遭遇了仕途上最大的坎坷:1874年,刘铭传收到朝廷“裁军节饷”的旨意,于是他准备裁撤丁汝昌所在的马队三营。可是,命令传达下去之后,丁汝昌却拒绝执行。刘铭传大怒,想按军法处决丁汝昌。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成了北洋提督?

丁汝昌一见势头不好,连忙逃回家乡避难,从此和刘铭传分道扬镳。

罢职回乡,丁汝昌只能靠家里的数亩薄田度日,虽然温饱没有问题,但是这种生活对于经历过戎马生涯和仕途荣光的丁汝昌来说,显然并不能让他称心如意。

三、重启

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清朝廷开始筹备海防事宜,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奉命督办。

丁汝昌之前曾经做过李鸿章的下属,他听到李鸿章督办北洋海防事务之后,特意前去投奔。

李鸿章素知丁汝昌的大名,但是碍于刘铭传的关系不敢直接任用丁汝昌,他对丁汝昌说道:“你和刘铭传有过节,现在我用你,势必会让刘铭传不高兴。不如我们这样处理!”

于是李鸿章就向朝廷上奏,没有直接任命丁汝昌,而是派他去英国购买军舰,同时参加海军学习,让他逐渐参与到北洋水师的创建以及统率工作中来。

丁汝昌重回正途,还得到了跨出国门学习的机会,在英、德等国家了解了军舰的设计、建造以及海军的发展情况。

回国后,丁汝昌受命统领北洋水师。1883年,丁汝昌担任天津镇总兵,李鸿章特意向朝廷参奏,大力褒扬丁汝昌的才能以及威名,因此朝廷特赐丁汝昌穿黄马褂。

在那个时代,赐穿黄马褂是一种特别的荣耀,正是在李鸿章的推动下,丁汝昌得到了这种荣耀。丁汝昌得到重用、被朝廷赏赐,这其中既有他自己才能出众的原因,李鸿章的推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成了北洋提督?

由于李鸿章的提携,丁汝昌被任命为北洋海军提督,加尚书衔,成为北洋水师举足轻重的首要人物。他受命在威海、山海关等地设立学堂,为北洋水师培养驾驶、指挥等高级人才。

此时的丁汝昌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力,可惜,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他的这份努力付出多少带些悲情色彩。

四、海上恶战

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然袭击停泊在朝鲜丰岛的清朝“济远”号和“广乙”号战舰。“济远”号上有数十人伤亡,“广乙”号受到重创,搁浅后焚船自毁。清军借来运送士兵的英国商轮也被击沉。

袭击蓄谋已久,北洋舰队却难免猝不及防。作为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最先受到朝廷问责。年轻的光绪尤其愤怒,他激动地要立刻下旨,直接将丁汝昌革职查办。

关键时刻,还是李鸿章递上奏章替丁汝昌辩解,丁汝昌这才被免予处分。

来自朝廷的问责暂时告一段落,海洋中的战争却仍然在继续。不幸的是,和陆战不同,丁汝昌在海战中很少有完胜的机会,他的官职相继被革去,只是暂时留在任上听用。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成了北洋提督?

虽然丁汝昌被革职,但是在对手眼里他仍然是不可多得的人才。1894年底,日军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多次给丁汝昌写信,劝他投降。

丁汝昌非常坚决地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伊东佑亨写来的书信,他一封不留地都交到了李鸿章的手里,以此表明自己绝不投降的决心。

“吾身已许国!”虽然已是无官一身轻,丁汝昌却仍然如此正颜厉色地对家人说。

1895年正月三十日起,两军再次激烈交锋。由于众寡悬殊,清军炮台相继失守,多艘战舰受损严重,战争形势一度恶化。

二月九日,丁汝昌登上临时旗舰“靖远号”,一舰当先,率领剩余战舰与敌奋战。

激战中,“靖远”号击伤两艘敌舰后被炮弹击中要害,战舰上将士伤亡惨重,只有丁汝昌和“靖远”舰管带叶祖珪幸免于难。

眼前是同袍的浴血奋战,身后是不断求和、谈判的上级官僚,站在破损严重的“靖远”号上,丁汝昌悲愤得想和战舰一起沉没,却被部下拼死拖上小船,同叶祖珪一起离开了即将炸沉的战舰。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成了北洋提督?

10日,搁浅的“靖远”号被炸沉,北洋水师这艘最强大、精锐的军舰服役7年后完成了它的使命。

尾声

11日,丁汝昌最后一次收到劝降。此时,日方代表和清政府官员都在向谈判桌靠拢,海面之上的战火纷飞就像是双方的砝码。

丁汝昌再次拒绝了劝降,当晚,他慷慨赴死。临终时,丁汝昌截去海军提督印的一角,想使其作废以阻止主降派的议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为什么能得到清廷的重用成为北洋水师统帅?
丁汝昌,太平天国降将。投降清廷前,是英王陈玉成部属程学启的部下,驻守在安徽安庆。1860年,曾国藩、曾国荃率湘军围攻安庆,程学启受命在安庆北门外石垒防御湘军的进攻。在此期间,湘军
2023-02-17 18:20:00
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被清朝重用,要感谢一个人
...的丁汝昌刚好没地方可去,因此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从丁汝昌参加太平军的过程就可以看出,他其实并不是因为对清廷有深仇大恨才参加的太平军,仅仅是为了能有口饭吃而已,
2023-01-09 20:32:00
太平军降将受到清军重用,战败自杀后光绪帝却禁止安葬
...有人可以依靠。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南方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如果没有太平军,丁汝昌也许会是一个豆腐店的老板,娶妻生女,守望乡土,过着平凡的一生。但是,世事无如果,一切都是
2023-06-27 11:26:00
同是太平天国降将,丁汝昌受重用,而石达开却被凌迟
...秉章凌迟处死。1861年,正当安庆保卫战进入关键时刻,太平天国将领程学启、丁日昌等投降曾国荃,并被委以重任。程学启后来成为李鸿章麾下的一员猛将,为攻克苏州立下汗马功劳;丁汝昌
2023-02-08 20:15:00
石达开兵败大渡河,为何被迫主动“请降”?
对太平天国将领而言,自己就是上帝耶和华的“子民”,来到人间诛杀妖魔鬼怪是义不容辞之责任。清朝,也就是“清妖”,是赤色狗与白狐狸杂交之后代,《奉天讨胡妖檄布四方谕》说道:“予细查满
2023-08-22 21:38:00
丁汝昌但绝没有投降,是被人冒用名义投降
近日,“丁汝昌投降图事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历史读物《写给孩子看的中国史》在讲述甲午中日海战的历史时,用了一张“丁汝昌投降图”,这引发网友的质疑。虽然,
2023-05-14 05:32:00
太平军23位名将,苏州八大将,
...出常熟,投降淮军,李秀成无奈暂停“进北攻南”作战。太平天国灭亡后,骆国忠远征西北,善终。5、徐少蘧,太平军将领,家境丰厚,对李秀成阳奉阴违,经常与淮军联络,时刻想献出苏州,被
2023-08-06 20:00:00
太平天国第一悍将程学启
太平天国轰轰烈烈十四载,石达开、陈玉成等坚贞不屈的壮士,虽不胜枚举,变节降清之人,也能拉出一个长长的名单。在这份名单中,程学启是一个特别的存在,重情又薄情,惜命又舍命,投降又杀降
2023-08-09 14:33:00
甲午海战的失败,究竟是实力弱,还是用人不当
...己着拉帮结伙组成地方私人武装机构,最后成为了铲平了太平天国的军队之一,也从此打出了自己的名号。左宗棠,同样是战胜太平天国的功勋之一,他同样战胜了太平天国,曾国藩死后,左宗棠和
2024-04-08 20: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