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31 19:36:00 来源:戏说三国

有人初步统计了一下,说《水浒传》里提到的冷兵器种类接近三十种,有砍杀的长柄兵器,有简单的打击兵器,也有短兵器和软兵器等。

比如鲁智深使一条六十二斤的禅杖;关胜执一把青龙偃月刀;林冲精通各类兵器,但上阵杀敌时用的却是丈八蛇矛;秦明用的是狼牙烽火棒;呼延灼使的是有传家特征的水磨八棱钢鞭,李逵持一对板斧,等等,可谓五花八门。

这些兵器在小说中看似杂乱无章,实际却有着诸多作用。那么,作者是如何将兵器融入小说当中的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看: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兵器与人物形象

《水浒传》里的部分兵器,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而存在的。比如鲁智深手里的禅杖。

禅杖,顾名思义,实际是参禅时用的工具。据记载,佛门禅杖是用竹苇做的,一头还要用东西包裹起来。坐禅时,会有人拿着禅杖巡行,如果发现有人打瞌睡,巡行人就用包裹起来的那头去点一点他,这样既不会打痛人,又可以让人警醒。可见,禅杖是一件具有教化性的工具。

鲁达原本不是佛门中人,但是他与佛门的缘分却很重,而且他本人也一直在做度化别人的事情,最后,他也是以高僧圆寂的方式离开的。

所以,对于鲁智深的兵器,唯有禅杖最合适,可以显示他身上的佛性。同时,这个禅杖重达六十二斤,还可以体现他力大无穷的特点,与倒拔垂杨柳有异曲同工之妙。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再如李逵所用的双板斧,斧头是一个很生活化的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斧头时,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只要有力气就能用它,蛮力越多越好。

板斧是短兵器,由于斧身重,还有重兵器的特点,是冷兵器时代步兵近战拼杀的一种重要武器。由于板斧砍杀起来很利索,所以古时板斧还用来做刑具。

李逵就是一个底层农民,没什么背景,人又笨,但有一身蛮力,给他搭配一双板斧,既符合他的生活背景,又可以发挥他无处安放的蛮力。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在小说中,武松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他出场的独门兵器就是他的拳头。武松打虎,一战成名,没有靠什么硬兵器,作者这样安排,既可以彰显他身上的传奇性,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身体素质。

不过武松在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曲折之后,他变身为头陀,既为躲避世俗,也为改过自新,所以,这时他有了自己的兵器,一双戒刀。

所谓的“戒”,在他身上也是有特别含义的。在此之前,武松从打虎英雄的形象几乎沦为了一个杀人魔,这种转变其实对武松是有颠覆性的,如果他要摆脱这种形象,就要再次改变,于是作者为他设计了头陀形象,并给他一双戒刀,其意为戒杀,斩断一切诸恶。

此外,还有如秦明的狼牙烽火棒,与他自身火爆的性格特征也很贴切,诸如此类。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小说中的兵器与人物形象确实有着一定的联系,在表现人物特点和人生经历时,兵器有着一种暗示的作用。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兵器与身份标识

在小说中,有不少好汉是名人之后,先不论有没有历史依据,根据作者的描述,这些人的兵器通常带有家族特征。

比如,最明显的人物就是大刀关胜,在小说中,他被描述成关羽的后代,所以他的兵器与关羽的兵器是一样的,都是青龙偃月刀。

其实在历史中,关羽所用的兵器也不可能是青龙偃月刀,这个形象是《三国演义》帮他打造出来的一种文化形象。

《水浒传》中的关胜形象,作者实际是偷师《三国演义》来的。通过血缘关系让关羽与关胜搭上关系,并把他们的形象设计成一样,无非就是想表达关胜与关羽一样的厉害,从而让读者也对他产生一种崇拜感。

所以,关胜手中的青龙偃月刀,在身份的标识作用远大于它的实用价值。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此外,像关胜一样的名门之后,还有呼延灼,小说中说他是呼延赞的后代。呼延赞是宋朝开国将领,也是将门之后,据《宋史》载,他善使一种铁鞭的兵器。而呼延灼所使的双鞭,也是祖传绝学。

还有如杨志,杨门之后,有一把宝刀,在小说中写得也非常神奇。这些名门之后所使用的兵器,在无形之中都有一种家族光环,衬托的人物也更加立体了。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兵器与职业背景

《水浒传》中的兵器种类繁多,这主要因为梁山好汉们所涉及的行业比较丰富,比如有农民有猎户有渔民还有不入流的地方小官僚,但也不乏像卢俊义这样的社会名流,像柴进这样的地方土豪。

小说中人物身份的多样性,也就决定了他们所擅长的兵器也是多样性的,并且带有个体的烙印。比如猎户出身的解珍解宝惯使猎叉,屠户出身的曹正则喜欢用杀猪用的尖刀,没羽箭张清“凭一石子而敌众”,铁匠出身的汤隆则惯使铁锤,等等。

再如小说中的人物公孙胜,他的职业是道士,他所用的东西都好像有魔力一样,作者在描写时也刻意进行了加工。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比如第九十六回,公孙胜对阵道士乔道清:“只见宋阵中一个先生,骤马出阵,仗口松纹古定剑,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猛见半空里有许多黄袍神将,飞向北去,把那黑气冲灭。”

在上述中的木剑,并不是一件拼杀的兵器,它的存在只是为了增加小说的可读性,满足人物身上的神秘色彩。

所以,《水浒传》中的一些兵器具有生活化的一面,反映出好汉们各自所从事的职业背景。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兵器与小说本身的叙事性。

在小说中,我们还会发现兵器有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比如小说的前六十回,主要人物大多以独立的故事单元出现,这些人物的中心线索都与兵器相关。

比如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之所以被陷害,就是因为带刀入了白虎堂。这个桥段的故事紧紧围绕林冲看刀、买刀、鉴刀、比刀而展开,可以说,通过对兵器的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再如还有杨志卖刀的故事,也同样是围绕宝刀展开,最后导致杨志斩杀了泼皮牛二,从此,人物命运也发生了变化。

水浒兵器大有学问,看懂这四点解开兵器密码

在小说第四十回写了江州劫法场的场景,不过作者写得非常巧妙,通过突出兵器的描写来渲染战斗的激烈与忙乱。如下:“只见东边那伙弄蛇的丐者,身边都掣出尖刀,看着士兵便杀;西边那伙使枪棒的,大发喊声,只顾乱杀将来,一派杀倒士兵狱卒;南边那伙挑担的脚夫,抡起扁担,横七竖八,都打翻了土兵和那看的人;北边那伙客人,都跳下车来,推过车子,拦住了人。两个客商钻将入来,一个背了宋江,一个背了戴宗。其余的人,也有取出弓箭来射的,也有取出石子来打的,也有取出标枪来标的……”

在上述的描写中,以兵器来指代人物,彰显出场面的混乱。

综上所述,《水浒传》中的兵器虽多,但各类兵器都有“故事”,通过兵器的加盟,使得小说故事结构显得更加饱满,同时也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31 2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四大名著中,最重的兵器当然是孙悟空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大的时候刺破苍穹,小的时候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神仙的兵器自然不能用常规物理学来解释,数千米的铁棒只有
2024-06-06 06:59:00
...角度,以出土文物和宋朝兵书为证,来看看鲁智深所用的兵器——那杆六十二斤的水磨浑铁禅杖,在新旧版的电视剧中形制差不多,似乎跟《西游记》中沙和尚手里的“降妖宝杖”是同一类东西。如
2023-05-13 14:19:00
查阅资料可知:我们舞得动关羽的大刀,为何抡不起鲁智深的禅杖?
在四大名著中,最重的兵器当然是孙悟空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大的时候刺破苍穹,小的时候变成绣花针藏在耳朵里。神仙的兵器自然不能用常规物理学来解释,数千米的铁棒只有
2024-12-17 09:47:00
梁山好汉们威力最强的十大兵器排名
...的武器是钩镰枪,带着一个勾马腿的大钩子。这种奇特的兵器,在战场上威力十足,能够克制呼延灼的连环马,也是大部队骑兵的克星。为了赚徐宁上山,吴用让时迁去偷徐宁的家传宝甲,并让乐和
2022-12-22 13:12:00
水浒传中威力最强的十种兵器,第一名碾压青龙偃月刀
...性格各异,各有所长,不仅武艺良莠不齐。同时好汉手中兵器也是各种各样,花样繁多,正所谓宝刀配英雄,好汉们行走江湖也需要一件非常重要的趁手兵器。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梁山108好
2022-12-13 11:54:00
水浒传中有哪些大力士?
...来,他跟鲁智深一样,善使禅杖。书中,作者强调了他的兵器是浑铁禅杖,而且重量为五十余斤,很明显,邓元觉是个大力士。邓元觉曾与鲁智深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败。后来因为被花荣射落马
2023-05-14 12:22:00
水浒中最低调的兵器,却连斩数十位高手
水浒原著中最低调的兵器,林冲却不敢与数十名高手争锋。也可以当成武侠小说来读。既然是武侠小说,自然有武功和兵器。《水浒传》中,最显眼的武器是鲁智深的禅杖,重达62斤。想必很少有人能
2023-02-22 20:24:00
鲁智深与马军五虎将马战:一场能胜,一场会败,另外三场能赢吗?
...肯定比呼延灼的双鞭长,跟董平的双枪孰长孰短不好说。兵器讲究一寸长一寸强,一分短一分险。所以在大将阵前单挑的时候,兵器长短并不是决定因素,但是兵器有相生相克,却是不争的事实,比
2024-11-14 10:14:00
懂武功的人知道:史进大战鲁智深,朴刀没被砸断的原因有哪三个?
...了“打闷棍”的初级劫匪?在水浒原著中,史进最趁手的兵器是三尖两刃刀,这种兵器据说是唐朝陌刀的变种,在宋朝兵书《武经总要》中有记载,是上了宋军制使兵器谱的:掉刀有两刃、山字之制
2024-11-12 1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