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登高必自  初心不改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4-26 05:1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登高必自 初心不改

——记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胡晓珂

登高必自  初心不改

胡晓珂 海岸带所供图

■本报记者 廖洋 通讯员 高丽梅

“论文不能只写在纸上,专利和专著也不能只摆在书架上,我们应该把核心技术开发成实体,摆在货架上,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带领团队攻关前沿基础课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不动摇,创新健康产业发展不放弃。

她就是“曾呈奎海洋科技奖”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以下简称海岸带所)研究员胡晓珂。10年来,她一直带领团队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坚持“研为用”。

还祖国绿水青山

2010年,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杰克逊州立大学工作了6年的胡晓珂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秉持着敢于拼搏的科研态度,来到了刚筹建完备的海岸带所,开启新的科研路。

初入研究所的胡晓珂投入解决海岸带污染问题的研究,在她看来这是一名海岸带所人应当担起的责任。于是,基于自身研究背景,她主动请缨组建了海洋环境微生物与生物技术团队。

万事开头难,带着仅有的一名助手,胡晓珂“单枪匹马”开始了实验平台的构建。出海、采样、做实验……不论冬夏,她亲力亲为,每天手把手带着学生做实验,直到夜幕降临。

日复一日的坚持下,随着海岸带所不断发展,胡晓珂团队也随之壮大,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谈起回国这个选择,胡晓珂无怨无悔:“作为一名环境领域工作者,还祖国绿水青山,才是人生价值的更好体现。”

塑造心灵的工程师

人才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胡晓珂坚守科研工作者理想的同时,也向学生展现着师者的关怀、学者的情怀。

“做科研要满怀热忱,做人要脚踏实地,要有自己的热爱与追求,并勇敢追逐。”胡晓珂常常这样鼓励学生。在她的课题组,只要学生有需要,她都会联系国外机构的合作者,让学生出国深造一两年,“开阔学生视野,掌握领域内最新技术,为学生后期的职业生涯增光添彩”。

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被胡晓珂铭刻心中,培养的学生能够超越自己成为她内心最大的期盼。10余年间,胡晓珂培养青年人才10余名,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她指导的学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学金”“必和必拓奖学金”等荣誉。

“建功海岸带,十几载如一日,初心不改”,她希望这种精神在青年人才中传承,化为理想信念的火种,最终汇聚成献身国家发展的磅礴力量。

全力开展生物资源产业化

“登高必自”出自《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对于这4个字,胡晓珂有深刻的感悟,她认为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

近10年来,围绕“环境和人体”双健康,胡晓珂带领团队以微生物为抓手,积极推进海岸带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而这离不开团队一次次的尝试与坚持。

为了以绿色环保的方式解决海水养殖池塘内底层沉积物缺氧、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的问题,胡晓珂带领团队坚持挖掘高效微生物资源,不断驯化菌株功能,经过反复实验与对比,最终确定复合菌剂配方。

实现产业化必须控制菌剂成本,保证每一位养殖户都能享受到科技成果带来的福音。为此,从研发配方到发酵工艺流程,胡晓珂带领团队反复讨论、实验并实地考察发酵代工厂。在产品示范过程中,胡晓珂一周内辗转9个养殖场,为养殖户深入浅出地解释其中原理,并提供免费试用菌剂。为拿到精准的实时数据,她强忍着晕船和呕吐,与团队合力将近百斤的实验器材运送至海上养殖平台。

经过不断的实验与调整,胡晓珂团队开发出的修复菌剂最终成功应用于养殖水体修复,硫化物去除效率高出市售产品11.4%、氨氮去除率高出26.6%,推广面积超过15000亩,广受养殖户好评。

在环境污染修复方面,胡晓珂团队开发了石油污染修复、重金属污染修复、盐碱地改良等菌剂;在人类大健康方面,以低值生物资源为原料,研究团队自主研发酶酵耦合技术,开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生物制品。

疫情期间,她还基于团队储备的核心技术,研发了美如系列中药口罩、二氧化氯消毒卡、消毒液等防疫产品,并通过合作企业捐赠给政府、事业和医疗单位,为抗击疫情作出应有贡献。

除了自己体验和感悟“登高必自”外,她还将这种精神通过行动传递给学生和青年人才,激励他们常怀理想,释放创新潜力,脚踏实地,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

“研究成果能不能适应市场、是不是市场急需的东西,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核心。”胡晓珂说,“科研人员不能只埋头研究,而忽视企业需求、市场要求,要始终致力于将科研成果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7: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促生防虫生态菌剂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荣获一等奖。研究团队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以解决化肥和农药滥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为研究目标,自主筛选出球孢白僵菌BBUJN
2024-01-18 15:13:00
青年有为 | 让人们的肠道更健康,是衣悦涛的朴素情怀
...黑咖啡产品。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衣悦涛来自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自2007年博士毕业后,便深耕膳食纤维的提取、研发技术。“膳食纤维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人体必需的第七大营养素,
2023-10-30 22:02:00
...促生防虫生态菌剂研究及产业化开发》荣获一等奖。研究团队自2020年10月成立以来,以解决化肥和农药滥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为研究目标,自主筛选出球孢白僵菌BBUJN
2024-01-19 12:56:00
重要成果!西安建大团队揭示极端降水对海岸带地下水影响机制
...科研团队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团队在海岸带地下水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成功揭示了极端降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机制。该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下的沿海水资源安全问题提供了
2025-07-03 13:33:00
上海海洋大学在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四位一线科考队员倾力创作……►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 ► 《人工智能海洋学基础及应用》正式出版!► 中科院海洋所李新正课题组组织编撰的
2023-01-20 06:00:00
...标作物中心和流域特色智库等10个科研平台,开展斜坡带-海岸带-新运河、山江海人地系统耦合与可持续性、喀斯特人地系统与石漠化治理模式等领域研究,服务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经济
2024-10-12 23:34:00
烟台开发区第三小学:科技赋能成长,创新点亮未来
...管区博士、青岛海洋馆、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海岸带地质技术中心等多次到校做“海洋意识教育”主题讲座。学校在各类科技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离不开各级领导支持、专家引领及师
2025-10-10 18:31:00
贵州大学“灭菌先锋”双创学生团队:科技下乡 助农增收
...抗病毒剂创制与产业化”项目——“灭菌先锋”双创学生团队,到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嘎陇塘村开展“三下乡”绿色防控活动。贵大学生双创团队开展三下乡服务绿色防控活动。该创新团
2024-07-21 15:13:00
金翔龙院士团队签约共建“中鹿岛研究院”
...院士主编《数字南海》正式出版!► 《海洋空间规划与海岸带管理》出版发行(刘大海、李彦平主编)►丁德文院士等编著!《中国近岸海洋生态学研究与管理》出版!►《海洋数值模拟》正式出
2022-12-20 01: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6分钟三单,一天跑满12小时,直到平台强制不再派单,这是外卖“小哥”王连景的工作日常,也是全国千万名“小哥”奔波忙碌的缩影
2025-10-14 16:57:00
霍山公安24小时破获“拉车门”盗窃案,追回全部经济损失
大皖新闻讯 从10月12日到13日,六安霍山警方在24小时内成功侦破一起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抓获拉车门盗窃嫌疑人2人,为受害群众追回全部经济损失
2025-10-14 17:04:00
800万元的水泥和白灰去哪儿了?警方彻查真相!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孙孟德 李胜男)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淄川分局侦破了一起系列合同诈骗案。犯罪嫌疑人巩某通过两起合同诈骗
2025-10-14 16:16:00
拾金不昧!为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刘兰杰同学点赞
近日,莒县刘官庄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八班刘兰杰同学,在放学校车到站的路上,捡到一部手机和带有多数现金的钱包,这位同学第一时间想到失主可能焦急寻找的心情
2025-10-14 16:08:00
为营造良好人民币流通环境,维护人民币信誉与流通秩序,中国银行燕郊三河迎宾北路支行近日组织开展反假货币宣传月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举措
2025-10-14 16:16:00
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举行国庆中秋手抄报优秀作品展
鲁网10月14日讯(记者 陈珊珊 通讯员 李莹莹)丹青绘盛景,妙笔颂团圆!山东省淄博市第十中学在双节期间组织“家国同庆 月满中华”主题手抄报创作活动
2025-10-14 16:10:00
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受邀参加中国地质学会年会
9月19日至22日,中国地质学会年会在云南昆明召开,山东省地矿局第八地质大队矿产勘查处代表应邀参会并作报告,展示了在矿产勘查与古生物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2025-10-14 16:08:00
【组图】江苏建成“1+3”气象移动应急观测系统
移动应急观测车。中国网李智 摄中国网10月14日讯(记者李智)“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正在江苏举行
2025-10-14 12:34:00
风湿免疫科“国家队”专家李玉慧:“京”心守护,为患者撑起免疫盾牌
鲁网10月14日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北大知名专家门诊,总能看到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曾辗转多地求医
2025-10-14 12:33:00
惊险!农行员工“关键一扶”
鲁网10月14日讯近日,在农行沂水龙家圈支行上演了一场既紧张又温暖的救援。一名正在超级柜台办理业务的张女士突然身体一软
2025-10-14 12: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方便12-14岁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海沧区特开设集中接种专场
2025-10-14 08:34:00
龙口雨中“葡萄保卫战”:从直播间蔓延到街头巷尾的温暖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今秋,烟台龙口的葡萄园笼罩在连绵不断的阴雨里,成熟的葡萄果实难以采摘和售卖。日前,一位青年博主率先架起直播镜头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打耳洞有哪些风险,又该怎么规避?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为市民详细科普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太感谢于主任了!我本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近日
2025-10-14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