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世民得力助手秦琼、尉迟恭与程咬金的荣耀与遗憾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10 15:21:00 来源:戏说三国

隋朝末年,李渊在李世民的推动下,在太原起兵,开始反隋战争,后来一路攻入关中,成立大唐,成为唐朝第一任皇帝。

李世民得力助手秦琼、尉迟恭与程咬金的荣耀与遗憾

在唐朝建立初期,有许多能人异士纷纷投靠朝廷,其中就有程咬金和秦琼,李渊把他们派给李世民,让他们成为了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伴随他一起征战沙场。

收服尉迟恭

在美良川一战中,尉迟恭战败归降,秦琼更是立了大功,李渊赐给他一个金瓶并慰劳道:你不顾妻儿远道而来投奔我,如今又立下这样的大功,我的肉都可以割下来给你吃,更何况是赏赐一些仆婢和财帛呢。于是于是拜秦琼为秦王府右三统军。

李世民得力助手秦琼、尉迟恭与程咬金的荣耀与遗憾

后来因为有尉迟恭的加入下,李世民的势力不断壮大,再加上身经百战的两位大将军在身旁,这也为后来李世民夺位奠定了基础。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尉迟恭则带兵进入皇宫,逼李渊交出兵权,并让天策系将领出任十二卫大将军。

李世民得力助手秦琼、尉迟恭与程咬金的荣耀与遗憾

李渊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封秦琼为左武卫大将军,程咬金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侯大将军,这样就让秦琼和尉迟恭成为了实权最大的将军。

收回兵权

秦琼陪着李世民征战多年,参加过二百多次战役,身上也是伤痕累累,到了晚年身体一直生病,李世民再三考虑之后决定收回兵权,让秦琼在家安心养老。

尉迟恭是李世民的心腹,他曾多次救过李世民的性命,在李世民心中,他就是最勇猛的将军,一直很像重用他,但是朝政有有一大忌,那就是将相不和。

李世民得力助手秦琼、尉迟恭与程咬金的荣耀与遗憾

尉迟恭可谓是一个粗人,他有勇无谋,战场上他奋勇杀敌,无人能敌,但是朝政上他情商太低,把所有的宰相都得罪了,作为一国之主总不能因为尉迟恭一个人而换掉所有的丞相,这样就得不偿失了,于是只好收回他的兵权,并任他出任同州刺史。

尉迟恭本来是可以得到李世民重用的,只因自己太过耿直,最后也没有落到什么好处,反观程咬金就不一样了。

情商决定成败

程咬金就很会拉拢朝内关系,觉得自己名字太俗,于是还改了一个文人一点的名字,还为了拉拢士大夫,娶了五姓七望之一的清河崔氏为妻,天下小姑娘有的是,但是为了自己的朝内发展,偏偏取了一个进四十岁的寡妇,真的是牺牲了不少啊。

李世民得力助手秦琼、尉迟恭与程咬金的荣耀与遗憾

正是因为程咬金和文武百官关系甚好,于是李世民用起来就很得心应手,时间久了自然就用得多了,自然立功的机会也就多了。

在铁山獠叛乱发生后,李世民第一时间派陈咬金前去镇压,程咬金旗开得胜,成功的镇压了叛乱军,回朝后,李世民大喜,于是就赐清河公主嫁给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

程咬金娶了崔氏,程处默娶了公主,不仅在朝内顺风顺水更是成为皇亲国戚。这让程咬金一下子成为了朝中最重要的大臣,朝内朝外,没人不知道程咬金这个人。

之后程咬金四次担任十二卫大将军的职位,多次立功封赏,而秦琼和尉迟恭二人,他们只担任过一次十二卫大将军,从那以后一个因为身体,一个因为情商低,最后都被没收兵权回家养老了。

李世民得力助手秦琼、尉迟恭与程咬金的荣耀与遗憾

结语

论武功,程咬金不是他们的对手,论军事实力,程咬金也不是他们的对手,但是论情商,程咬金甩他们好几条街,所以在职场上,你的能力强这还不够最主要的是情商高,这要才能左右逢源,才能不断高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10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民的功臣榜高下之争:秦琼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的荣耀与遗憾
...封赏有功之臣。在这一点上,做得可圈可点的当属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像前朝历代君主一样,对于追随自己的功臣给予高官俸禄、封地封侯。执政后期,他还特地找来画师按照真人比例大小,为他
2023-10-25 05:01:00
同为重量级隋唐英雄,为何李世民重用尉迟恭不重用秦琼?
...在战场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战斗力和指挥才能。然而,为何李世民在重用将领时更倾向于尉迟恭而非秦琼呢?这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尉迟恭在征讨吐蕃和平定安史之乱等重要战役中发挥了关键
2024-10-16 09:50:00
历史上的战神秦琼有着怎样的过往,相信着家族的荣耀
...渊对他赞赏备至,逐渐得到了提拔和重用。然而,正是在李世民即位登基之后,秦琼陷入了神秘的患病状态。历史上没有确切记载秦琼患病的原因,只知道他在位于洛阳的寿安宫中,度过了漫长而艰
2023-08-01 10:54:00
李世民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君臣和谐的典范
李世民的登基之路或许有些不光彩,但一旦他成为皇帝,他展现出了一系列勤政爱民的举措,以及唯才是举的准则。他在处理君臣关系方面十分娴熟,对待老臣们宽严相济,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凌烟阁
2023-11-13 15:32:00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否可以归咎于他的绝情和野心
...普通家庭之争的悲剧性,暴露出皇权对人心的深深吸引。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主导者,周围的得力干将众多,都在这场政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李世民的得力助手,为他奋勇杀敌、开拓
2023-08-02 21:07:00
秦琼后人墓志揭开尉迟敬德丑事,猛将也陷入尴尬境地
...志铭,记载着尉迟敬德的丑事,原来猛将也难逃此等尴尬李世民的麾下有两位声名远扬的勇猛将领,此乃众人皆知之事,他们在民间着实占据着“门神”的地位,其中一位为秦琼,另一位是尉迟敬德
2024-12-20 09:29:00
隋唐历史上真正的第一猛将,李元霸也不是他对手
...后被封为翼国公、胡国公。后来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上位有大功,而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年少有为要说秦琼为何最后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荣耀,从他早年在隋军任职期间的经历就可以看出
2023-02-27 22:19:00
李世民最得力的手下,玄武门事变中却临时退出
...626年,大唐发生了震古烁今的玄武门事变。这场事变中,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被彻底打压,李世民趁机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禅让。至此之后,秦王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为唐太宗,随
2023-02-11 15:36:00
罗士信:勇猛善战,却未入凌烟阁的传奇猛将
...在武德二年领军攻打谷州的机会,率部归降唐朝,在秦王李世民账下听命。李世民东征王世充,罗士信屡立战功,还差一点干掉王世充的儿子王玄应,王世充投降后,罗士信被封为绛州总管、剡国公
2023-11-21 05: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
周总理临终都在牵挂的福州人,又上央视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国庆将至一位福州人的事迹在央视播出他的身上有什么故事?余则成是虚构的但吴石是真实的今年9月30日这是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当天
2025-09-30 22:45:00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