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15 15:35:00 来源:多彩贵州网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东"风吹来百姓乐

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多彩贵州网记者 麻占江 通讯员 文鑫

2021年东莞“组团式”(东莞市人民医院、东城医院、石碣医院、洪梅医院)医疗帮扶万山区人民医院以来,通过“资金+管理+技术”精准帮扶模式,始终把“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作为任务,以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为目的,通过强基础、补短板、提技术,让新业务、新技术落地生根,着力增强医院“造血”功能,为推进“健康万山”建设和医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组团帮扶,让群众在家门口有好医靠

2022年4月,在“莞铜协作”机遇下,黄河清来到万山区人民医院挂职党委委员、副院长,她从改善流程入手,让制度管人,以“造血式”帮扶助推万山医疗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黄河清(中)和同事讨论病例

黄河清刚到万山区人民医院就立即投入工作,走遍了医院的各个角落,在了解医院的基本情况后,又到万山区卫生健康局和上级帮扶医院了解相关情况,结合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先进理念,根据医院实际,出台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对于各科室运行情况做出优化调整,转变医院管理理念,助推医院医疗水平持续提升。

“刚到这里,医院党委书记田景坤就给我下了任务,除了留下医疗技术外,还要让东莞市人民医院的先进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推动医院高效运转、快速发展。”黄河清说。

医院以创建“三级”为目标,借鉴东莞市“组团式”帮扶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协助优化健全管理体系。通过理顺6家帮扶医院(东莞市4家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铜仁市人民医院)的帮扶关系,统筹凝聚15位驻点帮扶专家的力量,优化帮扶制度,提升帮扶效率与成效。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2023年,参与行政决策410余次,协助制定管理制度80余条;复制东莞优秀医院“8S”管理,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质量。去年11月,通过电子病历应用分级评价4级评审,全面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不断满足县域居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推动医院服务能力再上新台阶。

“从2022年到现在,我们都不断在磨合,在改进和优化,流程理顺了,制度完善了,团队的战斗力就有了。”黄河清感叹道。

除了行政管理方面,在具体业务上,黄河清的帮扶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2022年黄河清组建了万山区人民医院乳腺中心。同年,带领团队顺利完成医院首例乳腺癌手术。

2023年万山区5G远程超声平台“市-县-乡”实现三级联动,平台联通了东莞市的医疗资源,架起了一条超声影像“千里空中通道”,打破时空与地域限制,让万山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东莞市高水平的超声检查,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打通了基层诊疗对接高水平诊疗的“最后一公里”。

2023年莞铜共建“一站式”乳腺病诊疗中心启用,将为万山区广大乳腺疾病患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一站式”优质医疗服务,万山各乡镇卫生院的乳腺病患者,可以通过远程超声,直接诊断,为群众减轻了就医负担,进一步推动万山区人民医院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万山区卫生健康工作提档升级,提升万山区医疗卫生事业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百姓,造福广大患者和群众。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莞铜共建“一站式”乳腺病诊疗中心

据黄河清介绍,5G远程超声和莞铜共建‘一站式’乳腺病诊疗中心建设,都是为提高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能力,例如,医院把细胞组织的切片通过扫描上传,东莞那边就可以直接判断。

“成立莞铜共建乳腺病诊疗协作中心后,关于乳腺病方面的治疗新技术,都得到了应用开展,比如说乳腺肿瘤的微创旋切术,还有乳腺癌的改良术、保乳术等,并且整个乳腺病治疗的流程得到了很好规范,还能够享受与东莞市人民医院乳腺专家线上多学科会诊,让患者能享受到全国知名专家的诊疗。”黄河清说。

从输到造,带出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

2022年来,万山区人民医院通过“组团式”帮扶,大力实施“人才兴院”战略,着力破解制约人才发展问题,全链条做好人才“引育用留”工作,以医疗人才队伍提质扩量增效,推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2023年11月,万山区人民医院急诊科、脑病中心及相关科室紧密协作,及时救治一名71岁因高处坠落,造成头部大出血、全身多处疼痛的患者。

参与抢救的急诊科主治医师刘严农告诉记者,通过拜师学习,我们的出急诊现场的救治能力不断提升,对高危识别的能力明显增强,相较以往,平均判定时间节约了5分钟左右。

“急诊抢救,越快越好,每1分钟都十分宝贵,我们越早识别患者的情况,患者的健康就越有保障。我们在现场节约的每1分钟,就能为后方争取到每1分钟的抢救时间。”刘严农说。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黄世宣坐诊

刘严农拜师于急诊科副主任黄世宣,黄世宣通过现场教学指导、病例分析等方式,让刘严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持续提升,信心也不断增强,获益匪浅。

2023年8月,黄世宣从东莞市石碣医院来到万山区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从改善急救流程入手,培养青年医生,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同时协助医院建设“胸痛中心”。

黄世宣告诉记者,培养医生不能只照本宣科,要注重实践,除了教学培训、案例分析,更应该让他们到基层和一线去接触群众,了解病情。为此,黄世宣带着急诊科的医生跑遍了万山的每一个乡镇。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我带了三个徒弟,只有不断提高他们的诊疗能力,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守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黄世宣说。

同样,万山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副主任曾海华也带了三个徒弟。通过带领科室的医生在超声造影、心脏、血管等超声技术持续磨炼。同时,通过5G远程超声,让大家学习东莞专家的经验,并运用到临床,团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通过手把手教学,让大家尽快掌握超声技术的各种操作手法和标准的超声切面图像。再进行病例分析,让大家学习各种疾病的不同超声表现,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和业务水平,这样他才能更快成长。”曾海华说。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曾海华超声检查

“铜仁所需,东莞所能。”在黄河清、黄世宣、曾海华等专家的帮扶下,结合万山区人民医院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和工作目标,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同时充分发挥自身医疗技术资源优势,以驻点帮扶为主、远程医疗为辅,采取临床带教、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学科专科建设、派驻专家、管理帮扶、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与万山区人民医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推万山区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截止2023年底,东莞帮扶专家共收治门、急诊4259人次,管理住院患者1283人次,开展手术162台,教学查房269次,技术示教644次,院内会诊193次,远程会诊57次,抢救危重病人25人次。

参与疑难病历讨论31次,开展科室内讲课65次、学术讲座15次,培训人数1500余人,开展新技术16项,建设5个莞铜专科联盟示范科室,加入贵州省人民医院急诊外科成立的“急诊创伤联盟”。

2021年来,东莞共选派16人次专家到万山区人民医院驻点帮扶,选派21名医务骨干到东莞进修学习,与42名医生建立师徒结对关系。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再回首轻舟已过万重山,往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烂。”黄河清说,过来帮扶,并不是我们有多优秀,或能做出多少成绩。而是,通过我们在万山了解当地的实际需求,撬动东莞的医疗资源,把双方结合起来,更好的服务人民健康。

万山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田景坤告诉记者,通过莞铜协作医疗帮扶,医院的医疗技术和服务理念得到了明显提升,帮扶专家进驻以后,大力提升学科、专科建设,依托后方资源和技术支撑,以强化学科发展、推动技术进步为目标,通过加大重点专科投入、外出学习新技术、引进新技术等措施,促进专科发展进步快速,不断拓宽医疗服务领域,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东”风吹来百姓乐!东莞·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走笔

乳腺疾病诊疗MDT

“特别是为我们培养了一支队伍,帮扶专家和我们的青年医生建立师徒结对关系,通过‘一带多’形式,强化带培,促进本土医疗人才尽快成长成才,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储备基础。”田景坤说。

一审:何川

二审:林秀姜

三审:文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5 18: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万山:组团式医疗帮扶 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颖辉)莞铜协作入山海,医疗帮扶惠民生。自2021年东莞·万山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东莞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组团式”帮扶模式,从管理理念到技术革新,全方位推进万山医疗水平提升,实
2023-09-22 16:16:00
万山人民医院||刘笑梅:精准帮扶筑基石 超声赋能惠民生
从东莞到万山,相隔千里,却山海相连。2024年8月,刘笑梅积极响应东西部医疗协作号召,秉承着倾情帮扶的工作理念,来到万山。在帮扶过程中,她通过技术输出、人才培养、学科共建等方式开
2025-07-21 10:01:00
【铜仁医师风采】黄河清:千里帮扶搭好莞铜“健康桥”
...“健康桥”多彩贵州网记者 何川每逢周二,走进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一个宣讲关爱女性乳腺健康的声音传入耳膜,寻声望去,一个短发干练的女医生正在为群众讲解健康知识。她,就是东莞市
2023-08-21 15:26:00
本报讯 (万山区融媒体中心 吴承攀)4月26日,走进位于铜仁市万山区仁山街道贵苑社区的铜仁市万山区盛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正在打包羊肚菌、丛菌等农特产品,随后装车发往广东东
2024-04-29 06:06:00
万山||陈延安: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
...组织安排我来驻村,就是来为老百姓服务的。”陈延安是万山区绩效考核办公室工作人员,2019年6月,他主动请缨到茶店街道横山村开展驻村工作,2021年5月,全区开展新一轮乡村振兴
2023-06-16 12:51:00
“新”起点“心”希望!万山人民医院DSA介入手术室开诊
...讯(本网记者 周子童 杨铁)民心所寄,生命所托。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作为万山大地上的“生命脉搏”,默默肩负守护人民健康的重任,每一次技术突破,都为百姓带来更加高效、精准的医疗
2024-12-31 16:36:00
中国创伤救治联盟赋能!万山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揭牌
多彩贵州网讯(万医)3月16日,铜仁市万山区人民医院召开创伤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学术讲座。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创伤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秘书长王天兵线
2025-03-19 12:40:00
铜仁万山:转型升级 “蔬”写丰收曲
眼下,正是秋冬季蔬菜采摘、销售的关键时期,铜仁市万山区各蔬菜基地里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高楼坪乡赶场坝村蔬菜种植基地,大棚内西红柿和辣椒长势喜人,一大早,村民们陆续来到大棚中,采摘
2023-11-03 13:17:00
贵州铜仁:让群众“近”享优质医疗服务
...好。”近日,患者杨胜清因气喘、胸闷不舒服来到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经医生看诊后住院治疗。医院收费大厅去年11月,万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完成县域医疗次中心
2024-04-25 16:1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加码幸福生活——看湄潭田坝新事:文明风、家园情、致富路
“我不去!除了红白喜事,什么房子酒、二婚酒,我一概不参加!”“咱们搬到这儿来,得用文明的言谈举止要求自己,比如不说脏话
2025-10-30 05:42:00
好戏连台!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将于11月7日至12月1日在唐山举行
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师源)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10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0 07:09: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小谦、于春梅)10月20日至29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考察组远赴乌干达、肯尼亚开展系列考察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
2025-10-30 07:13: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金烨、马玥)近日,唐山市工人医院打破传统健教模式,充分利用门诊候诊时段,创新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2025-10-30 07:16:00
集中约谈655人,到位金额超过2000万元……今年4月至9月,太原法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2025·并法利剑”执行专项行动
2025-10-30 07:23:00
10月28日,娄烦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县城—国道241改线南山连接线公路正式通车。自此,从太原市区到娄烦县城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左右
2025-10-30 07:24:00
“篮”动土楼 兰香四溢——龙潭蝴蝶兰成“村BA”吸睛“流量担当”
东南网龙岩10月29日讯(记者 江雅萍 通讯员 黄秋萍 饶建平)10月28日晚,“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启幕
2025-10-30 07:43:00
10月29日,我市召开医改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再安排
2025-10-30 07:54:00
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布我省3市1项目获得全国示范创建命名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5-10-30 07:55: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常萱)近日,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名单(项目试点),常州大容量对偶盐穴储氢试点项目成为江苏省内唯一入选项目
2025-10-30 07:56:00
“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启幕非遗雅韵与菊香共绘古城秋意南报网讯(记者朱彦)金陵秋,重阳至。昨天,“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正式启幕
2025-10-30 07:56:00
指尖尼龙线 织就致富网
10月29日,高淳杨家村村民忙着编织渔用地笼。作为全国渔网特色村,其渔网编织是机器难替代的传统技艺,随螃蟹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
2025-10-30 07:57:00
华侨路街道对沈举人巷进行焕新工程——古巷蝶变涌生机,老城更新见新景“阔别家乡28年,今天回到老地方,很多老房子、老街道还在
2025-10-30 07:57:00
下关滨江举行社会公众定点水生生物放流示范活动专家为公众规范放流“划重点”南报网讯(记者杜莹通讯员周威)社会公众该如何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2025中国“4+2”(汽车+自行车)接力挑战赛将于11月1日至2日在芜湖繁昌途居马仁山露营地启幕
2025-10-30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