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赖盈盈
见到谢瑜时,他刚结束美通社的采访,准备从沙托鲁启程前往巴黎。距离夺得巴黎奥运会10米气手枪金牌,已经过去了几天。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后,谢瑜已经沉静了下来。提及拿到金牌的感受,他说:“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一枚金牌并不能证明什么,更重要的是看长期表现。”
谢瑜身上超出年龄的成熟并非特例,这是中国射击队年轻选手共有的特点。这一特质让中国射击队充满了传奇。从许海峰“0的突破”,王义夫6战奥运,到庞伟时隔13年再夺冠。如今,又有谢瑜夺得奥运金牌。
尽管在5月的射击世界杯阿塞拜疆巴库站比赛中谢瑜摘得了个人金牌,但算上本次奥运会,这才是他第三次参加世界级比赛。首次站上奥运赛场,起初他对自己的预期并不高,“一开始打资格赛,想着能进决赛就好,后来进了决赛,又觉得还能拼一拼”。
决赛前一夜谢瑜过得十分煎熬。本届奥运会与以往不同,资格赛与决赛并非在同一天进行,对每位选手而言,调整心态的能力至关重要,“睡了几个钟头不知道,好像刚睡着闹钟就响了。”
决赛前两轮,谢瑜的表现并不强势,但是稳扎稳打,一直稳定在第三名。转机发生在决赛最残酷的淘汰局,二枪淘汰制下,场上的选手不断减少。
极致的心理考验之下,谢瑜迎来了最后一枪。上膛、举枪、瞄准、击发,10环!看见最终成绩后,谢瑜才拿下眼镜,开心地举起了手中的气步枪。
“其实我一直都专注在比赛里,直到最后拿了冠军。”谢瑜坦言,比赛过程中并没有太关注对手的表现,心里想的是打好每一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