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记者 王小涵 王劲松 张顺智 通讯员 赵霖
9月16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以下简称“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共设有109个竞赛项目,其中,世界技能大赛项目62个,国赛精选项目47个(含20个新职业项目),涵盖运输与物流、结构与建筑技术等六大领域,参赛选手超过4000人。山东代表团共派出选手142人、裁判109人,参加全部109个赛项比拼,参赛规模为历史之最。
在16日下午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代表团专场媒体见面会上,山东省代表团团长、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张涛就山东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发布。
山东的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特级技师评聘等工作开展得比较早,有哪些经验和特色?
张涛介绍,人才评价是激发技能人才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人社部的有力指导下,山东不断解放思想,主动作为,着力健全评价机制,优化评价手段,强化结果运用,打破技术工人发展的“天花板”,让优秀技能人才“名利双收”。目前,山东累计评聘特级技师253人、首席技师9人,1646名技能人才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104万人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深化改革创新,打造立体式发展通道。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设立特级技师岗位,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构建纵向可晋升、横向可贯通的立体式发展空间。在全国率先实施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社会化改革试点,引导技能人才发展“小技能”“微技能”,服务乡村振兴和地方特色产业,培育“山东手造”品牌,传承发展传统技艺。
聚焦需求导向,打造多元化评价主体。围绕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转型升级,征集新职业信息,开发新职业标准,开展技能人才评价,推动技能人才链与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加强技能人才评价多元供给,构建以自主评价企业为主体,以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技工院校为支撑,以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为补充的评价机制,满足了社会多元化的评价需求。目前,山东备案自主评价企业6901家、社评组织223家、技工院校129家、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210家。
落实待遇保障,提升人才评价“含金量”。落实技能人才薪酬待遇,定期发布技能岗位和岗位等级工资价位信息,加强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导。探索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年金制度,鼓励企业运用中长期激励工具,加大技能人才激励力度。加强服务保障,支持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休假疗养、研修交流、节日慰问等活动,将齐鲁技能大奖获得者、大国工匠、齐鲁(大)工匠、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纳入“山东惠才卡”保障范围,享受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
同时,山东加强考评员、督导员两支队伍,抓好题库建设和信息赋能两个重点,认真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确保评价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6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