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万雨婷 卢而康
老有所依、幼有善育、老幼兼顾,事关城镇千家万户。近年来,江西省资溪县司前社区党委用心用情打造“资有港湾 悉心呵护”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盘活区域资源、统筹“红色”力量,提升“一老一小”服务的“硬举措”与“软实力”,不断拓宽服务供给,做优“一老一小”工作,以暖心务实的举措,从微末之处呵护“朝夕美好”。
老有所依,托起最美“夕阳红”。“我和老伴腿脚不便,子女又在外工作,多亏了社区的幸福食堂,让我们走几步就能吃上‘热乎饭’。”王大爷开心地说道。司前社区党委立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打造“1+3+N”养老服务阵地,提升共建服务效能。“1”是司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3”是幸福食堂、健康小屋、长者微练营,“N”是“小棉袄”帮帮团提供的N项服务。通过阵地联建,延伸养老服务触角,整合保健、医疗、文体、政府支持等资源,将专职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组建“小棉袄帮帮团”,发挥“就近”优势,开展便捷服务,成功实现辖区“10分钟社区养老服务圈”。截止目前,先后开展民政救助、走访慰问、心理咨询、健康义诊、上门送餐、爱心理发、防诈宣传等多样化服务活动200余场。
幼有善育,编织成长“新摇篮”。“谢谢‘党爸党妈’陪我过生日,我要许愿长大成为你们一样的共产党员。”困境留守儿童小曦说道。为应对一些家庭亲情缺“慰”、生活缺“助”、心理缺“疏”和学习缺“导”进行有效“补位”,司前社区党委特别组建“党爸党妈帮帮团”,由社区党员、退二线党员干部、进社区报到在职党员等组成的“红色”志愿服务队,提供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帮助、学习上解惑、心理上关怀等“服务清单”,尤其是与辖区困境留守儿童“结对子”,发放“亲情联系卡”、制定“每周陪伴计划”、生日和节假日走访慰问安排表等,完成孩子们的“微心愿”,让孩子们深深感受到父母般的关爱。同时开办“周末课堂”和“暑假学校”,开设红色教育、学习辅导、心理调节、法治宣传、安全教育等课程,以“党建引领”建强教学“主力军”,共吸纳党员教师12名,“党爸党妈”帮帮团32人,为“育幼”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老幼兼顾,打造幸福“共同体”。“我孙女喜欢来这里,因为在这能跟差不多大的宝宝一起玩儿,有专业老师照看,我还能做点自己喜欢的事,真是两全其美!”为破解父母上班、祖辈带娃的难题,社区针对学龄期儿童开设“宝宝屋”,满足0~3岁幼儿家庭常见的“临时托”需求,宝宝屋内有阅读区、建构区、感统培训区等,联合社区、学校、党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吸纳了2名党员幼师和1名持有托育资格证书的社区干部作为宝宝屋的“共享妈妈”,孩子们在宝宝屋玩耍,老人在隔壁的“长者厅”下棋、写毛笔字、玩桌游,实现“双向幸福”提升。此外,司前社区在织细织密“网格”上下功夫,将社区报到326名在职党员编入网格党支部,开展在职党员“包楼联户”工作,按照“四到户、三必联、三要有”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敲门问需行动,推进在职党员与辖区内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精准结对帮扶,建档立册、精准对接、有效回应,覆盖600余名留守儿童、30余名空巢老人,开展上门服务100余次,以“红色力量”守护“最美夕阳”,关爱“最美朝阳”。
审签:郑少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