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5 13:11:00 来源:新周刊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什么是“吗喽”?

如果说不久前,这还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方言词语,那么现在,它已经成了风靡全网的热梗。

猴子,这一在两广方言中被称为“吗喽”的“神兽”,成为社交网络上最火的动物,几乎占领了整个表情包界——

“你喜欢的是齐天大圣,而我只是吗喽。”这形容的是爱情中的卑微。

“吗喽的命也是命。”这讲述了年轻人在职场的疲惫。

“斯密吗喽”是日语“斯密马赛”的变体,后者有“劳驾、不好意思”之意,而前者更让这种谦卑翻倍,是“卑中卑”。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吗喽攻占表情包界。(图/网络)

上述种种,被网友总结为“吗喽文学”。在这场热梗狂欢中,年轻人传递的情绪可以用八个字总结:自我降格,自嘲命苦。

吗喽文学,入心入魂

人世间的“猴子”们,可爱且命苦,有一种既洒脱自在,又难逃束缚的矛盾气质。

齐天大圣的徒子徒孙们,很多也要被拴去卖艺、玩杂耍——童年时代的动物表演,是不少人对猴子的第一印象。在人们对动物表演还不以为意的那个时代,小猴子们技艺精湛,赢得阵阵掌声,背后却是被“主人”无数次鞭打。

这种境遇被打工人化用在了自己身上:端坐在写字楼里的打工人,谁还不是一只猴子呢?

辛苦做出来的方案图纸、一页页应付的总结规划、熬夜赶制的PPT……就像猴子们手里扔的飞盘,一旦没接住,就会被KPI的鞭子伺候。

“吗喽文学”的起源出自某个段子:广西是砂糖橘大省,今年春节的砂糖橘上市晚了些,网友纷纷喊话商家,要求速速发货,面对全网暴雨般的催单,商家将加班摘、剪、装砂糖橘的自己比作“吗喽”,并表示“吗喽的命也是命”,言下之意无非是“别催了,我已经在玩命赶工了”。

这一看似荒诞,但仔细一想却很贴切的比喻,衍生出了一系列打工人主题的吗喽表情包——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打工人,命不如吗喽。(图/网络)

其中无不蕴含着狠戳打工人的细节。

比如上面表情包中的“幸苦”,应为“辛苦”,这处有意为之的错别字,也很容易引发更多的联想:打工获得的回报能带来幸福,过程也很辛苦。

关键在于,很多时候,人们在工作中面对的PUA实在太多,CPU太累,获得感并不高,甚至越努力收入越缩水,那么这样获得的幸福真的是幸福吗?

当一个组织中,上级不下班,员工就没法到点走人;当一间办公室中,上级以加班时长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当一个公司,空谈“狼性”却不在真金白银上予以激励;当一个平台,负激励甚至多于正激励……工作带给人的正向价值只剩下不总能让人满意的薪水,日复一日的打卡上班就成为消耗乃至“酷刑”。

几年前,“社畜”一词的流行,就已经折射了这种职场对当代人心态的异化。人之为人,最区别于动物的属性,应该在于其对精神自由的能动反应。动物在草原上行走,仅仅至此为止;人在草原上踱步,可以产生诗歌、音乐,可以沉湎于想象和放空——精神拓展的空间,是人类的灵魂自留地。

工作本应是途径,而不是目的,人本身才是目的。但当下很多人的感受是本末倒置,人嵌入社会体系而工具化,没有足够闲暇成为人本身。社畜也好,吗喽也罢,只不过是对这种事实的无奈承认。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不是攒不下,而是挣不到。(图/网络)

吗喽文学肇始于职场,却也不仅体现在职场。更多时候,它表现为一种广义的生活态度。

恋爱中有追不到的另一半;月底了有惊呆下巴的账单;社交场合中有总是处处为难自己的人;想找人倾诉,却发现没有谁可以接收自己这些微不足道的心理垃圾;甚至回家打个游戏都总是难以通关……

如果说《猩球崛起》中的那一句“no”代表了猿类的质变与进化,吗喽文学就是一部分人类的质变与返祖。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这一句“no”,是系列最高光。(图/《猩球崛起》)

都是质变,一个进化,另一个返祖,人猿殊途,至少,吗喽们没有那么多事情需要烦心,吗喽之间的容错率也更高,而人类的规矩可太多了。

吗喽文学,代表了一种过腻了生活的心理。

吗喽过后,生活依旧

今年以来,类似返祖的网络热梗有很多,吗喽文学是最新的例子。再早还有“鼠鼠文学”,这种自比显然比“吗喽”还要卑微更多。

白皮书乐队在成名曲《老鼠》中唱道:“我是个老鼠,猥琐地活着,在这个纸醉迷金的世界,他们来到我的身旁,不感到绝望或者一丝慌张,也不知道自己过来什么地方……”

这首《老鼠》是他者的视角,在他人眼中,作为个体的“我”就像老鼠一样。而“我”对这些人最后的回应就是确认:“我就是!”激烈的情绪,把自上而下倾泻的俯视,全都挡了回去。

相比起来,鼠鼠文学包裹在互联网的玩梗幽默下,相对要柔和一些,但态度依然鲜明。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鼠鼠文学,萌化反击。(图/网络)

鼠鼠文学和吗喽文学一样,都是萌化了的反击语言。世间压力重千斤,我四两拨千斤。只要先承认自己是“吗喽”和“老鼠”,别人的攻击就伤不到分毫。“我已经是吗喽,是鼠鼠了,还能怎么办?”

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似乎可以用弗洛伊德的“退行”理论来解释。退行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以降低自己的焦虑。

某种程度上,退行是盛行的成功学教育的对立。人人都要求有出息、走向成功,忽略了基本的社会教育和心理教育。就像最近那句流行语:“人生被造过最大的谣,就是老师说我将来肯定有出息。”但什么叫“有出息”,怎样才会“有出息”,万一“没出息”怎么办?这些却没有人告诉我们。

人做累了,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什么是成功,有标准答案吗?(图/pexels)

事实上,社会的金字塔或者纺锤形结构,决定了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如何让这个平庸的人生过得充实而快乐,才应该是大多数人的人生主题。从单纯的“进步观”中脱身而出,才能够理解这种平淡的真谛。

表情包和流行语的退行,不过是对社会教育偏激化的某种回调——人做累了,自嘲做做吗喽也没什么不好。

当然,回调归回调,努力归努力,生活总归要在内心的摇摆中继续,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生活哲学。至少吗喽文学的流行,让我们看到敢于自嘲的幽默与直面现实的坦然正在普及,这也许是通向真正的松弛人生的必要一步。

撰稿 土卫六

编辑 苏 炜

校对 赖晓妮

排版 余俐伶

封面 pexels

头图 pexels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5 14: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当下最火也最苦的“猴子表情包”,演全了打工人精神状态
...创造的精神特产。猴子表情包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吗喽文学”。吗喽,即马骝,是两广地区对“猴子”的昵称。如果你曾经也爱看香港电影,一定对“马骝仔”这个称呼很熟悉,刘德华就有一首著
2023-08-20 23:28:00
一夜之间,“吗喽”占领了年轻人的生活圈
...入“吗喽”的标签就能自带流量,更有b站up主提出“吗喽文学”,制作了“大型吗喽纪录片”。看似是发疯文学,细细品来,嘶……居然有点道理?“吗喽”视频火了当然,b站上也不乏神奇的
2023-11-09 11:15:00
年轻人新身份:吗喽?
...无语、破罐破摔的情绪表演,完美诠释了“好了是吗喽,不好的是敌喽”。 网友:明天我要看你们打架!‍‍‍‍也有稍显羞涩、在包厢大跳特跳练手的吗喽情侣,原始是原始了,双方也都没什
2023-11-17 10:46:00
昆明动物园猴子和猫和睦相处犹如一家
...报记者来到昆明动物园的猴山。因为下雨,猴山上的许多猴子有的躲到了岩石下,有的则抱在一起取暖。令晚报记者大开眼界的是,在猴山顶部的一个“猴房”里,居然住着“一家子”猫,它们的颜
2024-01-26 15:03:00
为什么小白鼠一只能卖一万块
...如今,以“好想鼠”、“鼠鼠我啊……”为标志的“鼠鼠文学”又火爆了互联网,被学生和打工人用于自嘲。实际上,在科研领域,小鼠占据了实验动物的半壁江山,甚至还是生财之道。根据药康生
2023-07-20 09:16:00
“猴子虐猫”冲上热搜第一?昆明动物园再通报!
...园的猴子和小猫有类似交配行为,游客到动物园游玩观感不好的相关投诉件。据昆明动物园说明,猴山猴群与猫共栖现象源起2013年5月,当时动物园猴山老鼠成群的新闻经过媒体报道后,不少
2024-01-27 09:49:00
《坚如磐石》后于和伟又一次“发疯”
...,人到中年的他,事业和家庭样样不如意。马寅波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多年来一直做着一个作家梦,但是,二十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写作、投稿,所收获的,不过是一摞摞的退稿信。人生梦想实现不
2023-10-28 15:28:00
昆明动物园猴群与猫共处,动物保护协会已联系园方,官方回应
...园的猴子和小猫有类似交配行为,游客到动物园游玩观感不好的相关投诉件。据昆明动物园说明,猴山猴群与猫共栖现象源起2013年5月,当时动物园猴山老鼠成群的新闻经过媒体报道后,不少
2024-01-26 16:17:00
《山海经》中的奇山,有你不知道的神奇
...起,而且相亲相爱,因为沙漠里反光太强,老鼠的眼神儿不好。云雀住在地洞外围,如果发现风吹草动,它就会拉动警报,用叫声提醒老鼠。鸟儿定期会为老鼠啄食身上的虱子,老鼠会用爪子帮云雀
2023-07-12 21: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