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最近,一家藏在贵州凯里深山里的动物园,硬是凭着口碑火出了圈。它没有华丽的设施,没有铺天盖地的宣传,却吸引网友们争相前来打卡,甚至隔着屏幕“云买票”支持。为何这样一座平平无奇的动物园让大家念念不忘?一切温暖的根源都指向一个人:70岁的守园老人冯元勇。作为一名退休教师,他用十年光阴,把最纯粹的善与爱,种在了这片森林里。
这个动物园,“穷”得很真实。一条崎岖的山路让汽车“望而却步”,路是冯爷爷亲手凿的100多级台阶,路标是自己做的木牌子,甚至最开始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自己下山取快递,设施简陋到被网友形容“史上最寒酸”。可就是这么个“穷”园子,20元门票十年没涨过,1.1米以下的小朋友还能免费进,3000多平方米里养着2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老虎、棕熊、鹦鹉个个膘肥体壮、干干净净。
动物园里没有冷冰冰的玻璃阻隔,没有商业化的吆喝,游客能近距离看棕熊笨拙地接南瓜条,听鹦鹉说“你好”。动物们不怕人,会主动凑过来撒娇,游客不是来“参观”,更像来“走亲戚”,这种不加修饰的互动,在商业化氛围浓厚的当下格外难得。
现在不少动物园追求高大上、赚快钱,可凯里动物园偏不。冯爷爷说,“赚不赚钱是其次,绝不能让动物饿着”。园长、售票员、饲养员、讲解员全是冯元勇一个人扛,每天背着几十斤菜叶爬山投喂,观察动物的神态判断饥饱,甚至能处理简单病症。他说,“你对动物好,它们也会对你好。”就像当年对待学生一样用心。
动物的名字“熊大”“熊二”“小凯”,透着家人般的亲昵。哪怕一直以来游客稀少,他就用自己的退休金贴补饲料,自己开荒种菜喂动物,把笼舍打扫得干干净净,让动物们活得有尊严。这份不掺功利的坚持,戳中了太多人的心。
凯里动物园走红后,网友们纷纷转账捐款。面对这份热情,冯元勇既感动又忐忑,主动劝大家“别再打钱了,你们赚钱也不容易”,还郑重承诺所有收入和捐款都会专款专用。走红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请电焊工全面排查,加固所有老化的围栏,还召回了两位村民一起照料动物,把安全放在首位。
如今,当地政府已经着手修缮道路、增设设施,这份深山里的温暖,正在被更多人守护。当我们见多了套路化的营销、搞噱头的包装,反而越来越渴望这种不加修饰的纯粹。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份对美好的向往——人与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惺惺相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刘丹 覃淋
文案/袁蓠芊
主播/汪林静
视频/赵哲铭编辑 何涛
二审 李劼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11-05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