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
李春查看自己的无偿献血证。 办公室档案盒里存着八本献血证
李春:只要献血,就能帮助需要的人
56岁的李春是邹平市市场监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他办公室的一个档案盒里,存着八本鲜红的献血证,上面记录着他24年来的无偿献血足迹,也记录着他朴素又感人的助人之心。
2000年,李春的母亲生病就医,在济南一家医院做手术,需要输血。“当时我和表弟在手术室外等着,感觉也用不上力。”李春说,这种无力感让他第一次对无偿献血有了具体的认识:“既然我母亲手术需要输血,肯定有很多病人也需要,我和表弟一商量,就去献血了。”
这是李春第一次献血,检查合格后献了400ml,回到手术室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术刚好顺利结束。“我二姨还责怪我们没有一直等着。”李春笑言,从此他抱定了一个想法:不管自己的家人是否用得上,只要献血,就能帮助需要的人。
后来,他了解到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一年可以献两次,李春也是这样,身体合适到期就去献血,即使出差在外,也会在当地献血,滨州市区、邹平、淄博都曾留下他的献血足迹。
工作中,李春坚持对无偿献血进行宣传。2008年,李春到邹平市长山镇中王村干驻村书记,他向办事处提议,在“七一”期间组织辖区适合人群集体进行无偿献血,“办事处很支持,我立马联系了滨州市中心血站,献血车开到现场,有11个村的党员和年轻人参加,很多人坚持下来,从此成为爱心献血者。”
在李春的办公室抽屉里,放着一个专门的档案盒,里面是他珍藏着的八本无偿献血证。24年,30次,累计献血10200ml,李春的献血足迹仍将继续。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慧慧通讯员孙春莲李冬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5: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