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舒年
《工人日报》(2023年07月15日 03版)
近日,重庆市大渡口区为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在该区九龙街道试点建设了“嵌入式”的社区托育点,这也是该区开放的首家专门为1岁至3岁婴幼儿打造的社区托育点。
其实,这类的社区托育点,在国内不少城市正在试点,以上海市虹口区为例,今年该区计划实现“宝宝屋”8个街道全覆盖,实现3岁以下孩子“随到随托、随到随接”。
3岁以下孩童照料问题,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一直是难题,因为幼儿园一般招收3岁以上孩童,而从女职工结束产假返岗到孩童达到幼儿园入学年龄,这段时间足足有两到三年,一刻不能离人的孩童,面临着白天需要照料的情况。
事实上,无论是请育儿嫂还是拜托老人照料,一方面是加重了职工家庭的负担,拴住了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另一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便家中有人照料,3岁以下孩童一样有临时性的托育需求,因为照料人也会有短暂外出的需求。另外,尽管市场上存在一些3岁以下临时性托育机构,但其价格往往并非普通职工所能承受。
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社区“15分钟生活圈”内,构建普惠制的托育点,为3岁以下孩童提供必要的托育服务很有必要。此前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印发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指南的通知》中就指出,儿童在社区时间长,使用设施频繁,且步行能力有限,有必要强化在托幼方面的配套供给。事实上,如果能够解决3岁以下孩童的托育问题,释放的不只是职工及其家庭的“手脚”,也将激活这些家庭的消费潜力。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社区托育点不同于幼儿园,如何配套相应设施,保障幼儿安全,如何配备好幼儿教师和保育员,开展适当的活动,这些都有待形成一定的标准。另外,普惠制的托育点,其资金如何保障,人员如何解决,都需要有关方面通力合作,共同打造生育友好型的社区。
当然,构建15分钟的托育服务圈,仅靠社区的力量还是不够的,也应鼓励其他社会主体参与其中。比如,一些女职工较多的用人单位,也可以尝试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以构建生育友好型的劳动场所。而随着新生儿出生人口的变化,部分地区幼儿园已经出现生源减少的趋势,是否可以利用既有幼儿园设施,尝试为2岁至3岁幼儿开设班级,以减少托育“空窗期”时间,这些都值得探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5 05: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