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三代人的温暖回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6 01: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淄博日报

从小型疗养院到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60载光阴中,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见证了一座城市妇幼保健实力的成长——

三代人的温暖回忆

□本报记者 魏敬敬 通讯员 宋天印

从淄博市一个小小的疗养院,到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60载光阴中,她见证了一座城市妇幼保健实力的成长,也承载了几代淄博人的温暖回忆。

市民张光美一家三代人在这里出生的故事,正是无数淄博家庭的缩影。

外婆:高秀兰,76岁

上世纪60年代去医院生孩子,是因为去医院比找接生婆更方便。

1966年秋天,即将临盆的高秀兰在丈夫搀扶下走进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只用了1个小时,7斤2两的女儿张光美就呱呱落地了。

回忆起半个世纪前的这段经历,高秀兰仍感觉犹在眼前。

当时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还在博山老城西北角的“四十亩地”,刚刚由淄博市疗养院更名改制为淄博市第三医院,只有四十张病床,三十来个职工。从高秀兰家步行到医院只需要5分钟,生完孩子出院时,丈夫借了一辆地排车,就把她和宝宝拉回了家。

在那个大多在家里接生的年代,为何选择到医院生产?面对记者的追问,高秀兰老人笑着解释:原因很简单,住得近,到医院生比叫接生婆还快捷方便,而且更加安全卫生。当时周边的很多年轻孕妇,都选择到医院生孩子。

1973年,高秀兰生育第二个孩子时,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已从博山迁往张店,坐落在火车站东侧。也就在这一年,国家正式提出“晚、稀、少”的计划生育政策,到了80年代初,又提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直到2011年前,计划生育的基本方针始终没有变过。高秀兰与丈夫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没有继续生育。

几年后,高秀兰家搬到张店,再次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比邻。由于经常带孩子看病打针,与市妇幼保健院一直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在她的记忆中,每个老张店人,都能信口数出这里的几个好大夫。

如今,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主院区西移至齐盛湖公园西畔,这座承载了多半淄博人记忆的沧桑老院区也更名为杏园院区,继续服务于东部城区百姓。

沧海桑田,不变的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信赖。

妈妈:张光美,57岁

上世纪80年代就能做产检了,医生医术好,紧急关头转危为安。

1989年国庆节第二天,张光美的女儿出生了。事后得知胎儿脐带绕颈四周半的她,十分庆幸选择了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生孩子。

张光美和丈夫都是城市户口,按照当时的规定只能生育一个孩子,为了孕育出优质的宝宝,从怀孕起,张光美就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建立了检查档案,定期孕检,这在当时还是件新潮事儿。但由于当时的医学技术还不完善,没有现在的B超那么普及和精准,她也只在怀孕5个月时做了一次B超检查。

分娩那天,张光美本来计划的是顺产,但过程中,肚子里的胎儿突然心跳降至每分钟40次,当时为她接生的是医院妇产科的一位老主任,老主任听完胎心脸色就变了,语气急促地和护士说:“马上准备剖宫产!”张光美被迅速推进手术室,打上麻药,不一会儿,宝宝就被紧急剖出来,张光美在迷迷糊糊中听到女儿嘹亮地啼哭声,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出了月子后,张光美和丈夫特意做了一面锦旗送到医院,并且逢人就夸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医术真好,介绍了几十个亲朋好友到这里生孩子。

在张光美记忆中,上世纪90年代,是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的一段蓬勃发展期。当时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医护人员越来越多,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的崭新门诊大楼拔地而起;是全国第五家、山东省第一家获评“三级甲等”称号;“生孩子到三院”逐渐成为淄博孕产妇们默守于心、默化于行的指南。

2015年,一名62岁高龄的孕妇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顺利生下一个3.8千克的男婴,母子平安,一时成为淄博美谈。这一年,计划生育政策也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逐步放宽至全面二孩,张光美心中也曾有过生二胎的念头,甚至到医院产科做了相关资讯,多方权衡利弊之后,最终还是放弃了。

2017年,女儿陈思思也做了妈妈。这一阶段,淄博市妇幼保健产科迎来空前的生娃高峰。那几年,张光美多次到医院探望生孩子的亲友,每次病房内都满满交织着新生儿嘹亮的哭声与家属们的欢笑声,触目尽是拥挤而喜悦的俗世烟火气。

张光美每每满含羡慕地感慨:“你们赶上了好时候。”

女儿:陈思思,34岁

一胎剖二胎顺,生孩子成为一段完美的人生体验。

和母亲、外婆相比,陈思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陈思思的两个孩子都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降生,第一胎时由于胎儿体重较大,最终选择了剖宫产。按照既往认知,一胎剖二胎必然也要剖,不料陈思思怀二胎时,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已开展瘢痕子宫经阴分娩技术,产检医生也告诉她,她的条件可以尝试顺产。

陈思思为此开心了好几个月,临近生产时,却出了一个插曲:腹中宝宝的臀位一直转不过来。按理说此时已错过转胎的最佳孕周,但医院产科和超声科配合为1000多例孕妇成功转胎的事实,却让陈思思对胎位倒转充满信心。最终,在超声科主任李华林精湛的技术下,陈思思的胎儿成功转为正常头位。

2022年10月,陈思思再次迎来生命中的重要时刻。为了有更好的分娩体验,这次她住进了兼具产房和病床双重功能的产休一体病区。

基于陈思思的情况,病区为她选择了一位高年资的金牌助产士助产。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一丝不苟地指导她如何使用导乐球,采取拉玛泽呼吸法及自由体位,产程进展十分顺利。马上就要分娩了,产科医生全程严密监护,观察她的宫缩情况,随时做好紧急手术准备。助产士轻轻握住陈思思的手,不断地鼓励、安慰:“加油,再试一次……”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陈思思顺利产下一个6.5斤重的男婴。

整个分娩过程,让陈思思倍觉踏实的是,在产休一体病区温馨宽敞的套房内,丈夫可以一直陪伴左右,套房外间,还有爸爸、妈妈、公公、婆婆等一大拨亲人在守候。分娩后住院观察期间,各项检验化验都是床旁服务,护士还教会了陈思思产后康复操,以及很多带娃的科学技能。

陈思思迫不及待地把这段经历分享给了自己的朋友:“没有孤立无援的恐惧,没有撕心裂肺的疼痛,亲人陪伴左右,从住院到分娩、休养再到出院,都在这一个房间里完成,这样的设计太人性化了!”

生完二宝第42天,陈思思如约来到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后康复科查体,按照计划,她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子宫、腹直肌、盆底肌等康复治疗。

“专业、高效的产后康复保障,坚定了我生三胎的信心!”陈思思说,这真是一个幸运的时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06: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部老城医疗资源再强化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东部老城医疗资源再强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东院区焕发新活力“我们到啦,一会儿见到医生你可要乖乖的。”2月24日上午8点41分,淄博市张店区东一路与杏园路交叉路口,家
2023-02-27 06:43:00
壹点医声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致力于打造呵护妇幼最暖港湾
...命,并让孕妈妈有更好的生产体验,肩负着重托与希望的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始终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行……天使的爱“每一个宝宝的诞生都承载着一份爱,如果说,爱有天使,那一定是她们的样子
2023-07-21 10:45:00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在山东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佳绩
...东省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省级决赛”在济南成功举行。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王莉、妇科主治医师张莉、眼科主治医师郝爽代表淄博市参加省级竞赛,分别在个人竞赛中荣获危重新生
2023-11-24 11:47:00
聚焦生殖医学专业,淄博这家医院三会连开
记者 张晓光 吴昱 通讯员 宋天印张锐9月23日,淄博市妇幼保健协会生殖健康与不孕不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举行,会议选举了第一届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与委员,并颁发
2023-09-23 19:34:00
减轻医疗负担,淄博妇幼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项目暖心惠民
...像照亮阴霾生活中的那一缕阳光。甲某之子未满1岁,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肠病,经工作人员宣教,知晓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功能性出生缺陷救助项目
2023-09-20 09:33:00
“淄博市长者健堂·健康公益行”活动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落地启动
4月19日,“淄博市长者健堂·健康公益行”活动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60余位老年志愿者们走进医院,看医疗服务、听健康课堂、享名医义诊。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张立
2024-04-20 12:41:00
人保财险淄博市分公司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月19日,人保财险淄博市分公司与淄博市妇幼保健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将开启全方位战略合作。人保财险淄博市分公司总经理蔡元春、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张立新出席签约仪式。
2023-12-29 22:43:00
勇毅前行 为“强富美优”新淄博贡献医务力量
...。聆听完报告后,深受鼓舞、充满干劲。”市人大代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张立新说。张立新认为,报告对健康淄博建设的部署要求,契合淄博发展实际,顺应全市人民期盼。尤其是面对当
2022-12-31 03:43:00
知名学者共聚淄博,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培训班在淄博妇幼举办
...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与诊断中应用的新进展培训班在淄博市妇幼保健院成功举行,来自各医疗机构的300余名专业人员参加活动。开班仪式上,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张立新表示,新生儿
2024-10-26 14: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日,“雨花英烈与革命文化”学术交流会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举行,全国多地相关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如何讲好雨花英烈故事建言献策
2025-10-22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实验室档案】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牵头,于2023年3月获科技部批复重组建设
2025-10-22 07:46:00
金川花苑社区“一个支部帮扶一名困难学生”活动持续进行16年温暖接力,爱心“账本”写满希望□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婷婷通讯员秘璐瑶10元
2025-10-22 07:4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于志兵在江宁泉水社区,一间名叫“善邻”的共益空间,正用香气与善意“圈粉”邻里。推开门,面包香与咖啡香扑面而来
2025-10-22 07:47:00
古雄街道助残服务“双管齐下”,既解燃眉之急更授自立之技——为“小美们”添上“翱翔的翅膀”□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于洁尘通讯员吴贵龙“给奶奶
2025-10-22 07:48:00
秋招进南邮
近日,“就”在金秋 “职”达未来——江苏省2026届高校毕业生秋季招聘月暨南邮2026届秋季专场招聘会在南邮仙林校区举行
2025-10-22 07:47:00
世界VR产业大会“VR+低空经济专题对接会”举行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左阳天)2025年以来,随着新质生产力培育加速推进,低空经济作为融合前沿技术、辐射多领域的新型经济形态
2025-10-22 06:26:00
诗意满乡村,声韵润民心——德州天衢新区抬头寺镇开展“我的诗歌我的声”朗诵会活动
鲁网10月21日讯(记者 逯广宇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杨帅)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乡村文化氛围
2025-10-21 15:45:00
济南大学举办《智能蜕变》新书发布会
鲁网10月21日讯10月18日,济南大学77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智能蜕变》新书发布会举行。著名数智化转型与智能经济专家张晓峰
2025-10-21 15:46:00
鲁网10月21日讯近日,农行邹城孟子湖支行接到残疾人客户张先生的紧急求助。因行动不便,张先生无法亲自前往网点办理银行卡密码挂失重置业务
2025-10-21 15:47:00
暖心!农行蒙阴县支行员工及时帮助走失男童找到家人
鲁网10月21日讯近日,中国农业银行蒙阴县支行上演了一幕暖心场景。网点主任在送别客户后,发现一名五六岁的小男孩独自在门口徘徊
2025-10-21 15:47:00
29岁男子南太行失联已15天 事发地镇政府:几处可疑地点已排除,目前还在搜救
大皖新闻讯 10月7日,河南商丘一29岁男子饶某某驾车抵达河南辉县市上八里镇上午峪村,将车停在农家乐门外后,独自进入南太行山
2025-10-21 15:48:00
鲁网10月21日讯“真没想到,在银行遇到急事,工作人员如此尽心,实在太让人感动了!”9月28日上午,市民刘女士在农行邹城东滩支行
2025-10-21 15:50:00
鲁网10月21日讯近日,一名男性客户焦急地来到农行邹城东城支行网点,反映其妻子的医保账户资金“不翼而飞”,迫切希望查询资金去向
2025-10-21 15:5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李文璇10月20日下午,山东省政协召开月度协商会,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协商议政。省政协委员
2025-10-21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