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上观新闻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得抑郁症?
先来做做以下四个题目吧~
Q1:过去几周(或几月)你是否感到无精打采、伤感,或对生活的乐趣较少了?
▪ 回答“是”为阳性
Q2:除了不开心之外,是否比平时更悲观或想哭 ?
▪ 回答“是”为阳性
Q3:你经常有早醒吗(事实上你并不需要那么早醒来)?
▪ 回答每月超过1次以上为阳性
Q4:你近来是否经常想到活着没意思 ?
▪ 回答“经常”或“是”为阳性
如果以上四个问题的答案都是YES的话
那您可能有了抑郁症的前兆
47岁的廖先生
这位某知名外企的高管最近半年来因为身体的各种不适,头疼、背痛、腹痛等反复到医院就诊,各种先进的医疗检查设备都没能查出廖先生究竟哪个器官出了问题,病房管床医生无计可施,无奈之下请医院心理科协助会诊。在会诊过程中,廖先生并没有表现出常见的情绪低落,言语动作减少,说起他的工作更是眉飞色舞。一旁妻子却对他的过于投入工作表现出了不满,夫妻俩还为此事在病房起了争执。通过心理科医生的询问发现,近2年来,谦和有礼的廖先生变得非常易怒、暴躁,平时喜欢运动的他也不愿多动,最近一年睡眠也不太好,常常用酒精来助眠,在最后的询问中廖先生才吐露出曾经有过消极的想法,碍于家里的老小需要照料,一直很痛苦地过着每一天。经诊断,廖先生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言语动作减少,可显著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职业能力及躯体活动。据WHO(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约有3亿5千万抑郁症患者。2014年《自然》 杂志报道了全球抑郁症流行病学情况:中国的抑郁症患病率为3.02%。如果以3%的普通人群患病率来推算,13亿中国人中约有3900万抑郁症患者,但真正接受抗抑郁有效治疗的比例不足10%。
季建林 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心理医学科 主任
“很多抑郁症患者及其身边人可能并没有将抑郁症视为一种疾病,单纯认为这是个人心里的私事。他们把社会压力所带来的情绪问题认为是自己的正常反应。虽然每个人都有心情低落的时候,但如果持续时间长,就应当疾病来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季建林教授表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治疗,10%-15%的抑郁症患者最终会自杀身亡。但如果能得到早期诊治,应用抗抑郁药物等治疗手段,可使70%以上的抑郁症患者获得显著的情绪改善。此外,虽然抑郁症在女性人群中较男性更易被识别与发现,但因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压抑自己的情绪,他们也不太通过各类手段去积极治疗这种压抑,所以男性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比女性要高2-3倍。
一起来聊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不是性格软弱,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包括老人、青年、妇女和儿童。
抑郁有许多症状
▪情绪低落,兴趣减退
▪感到悲伤,空虚,生活没有意义
▪对日常工作生活感到困难
▪自责: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内疚绝望
▪焦躁不安,难于相处
▪寝食难安,失去食欲,睡眠更多或更少
▪失去自信,害怕的是被人知道,我担心被人会议论我
▪缺乏动力,和重新站起来相比,躺倒变得更容易
▪注意力无法集中,感到记忆力变差,完成任务困难
▪有伤害自己或消极自杀念头
▪消极地看待这个世界
抑郁症可治愈吗?
抑郁症并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是可救治的,有心理治疗、运动等非药物治疗,以及服用抗抑郁药物,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如果认为自己患有抑郁症,应首选去找当地的卫生保健工作者或医生。除此之外,
▪常与家人和朋友联系
▪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
▪坚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习惯
▪避免或限制酒精摄入并避免使用非法药物
▪同自己信赖的人谈论感受(许多人在与知心朋友交谈后都会感觉好一些)
▪寻求专业人员帮助,社区全科医生或精神科专科医生
▪要有耐心、相信通过正确的治疗,症状会有所改善
▪继续坚持您以前喜欢的活动
▪经常运动,哪怕只是短距离散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2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