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2-12-22 14:47:00 来源:阿宅社会

去年年底召开的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其中对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粮食面积,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确保2022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这一年,我国的粮食生产情况如何?又呈现出哪些特点?首先通过一个短片,来看一看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增长情况。

总产量增长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增长0.5%,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全国夏粮和早稻产量分别为2948.1亿斤和562.5亿斤,比上年增加28.9亿斤和2.1亿斤;秋粮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

为实现粮食稳产增产的目标,各地千方百计保面积、保产量。在我国的粮食版图中,有13个主产区、7个主销区和11个产销平衡区。今年13个主产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8%以上,稳稳地扛起了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全国31个省区市中,有23个省份实现粮食增产,在粮食年产200亿斤以上的22个省份中,内蒙古粮食产量增速最为迅猛,十年同比增长42%,增速居全国第一,且连续5年保持总产量750亿斤以上。在我国产粮省份排名中,内蒙古从十年前的第10名上升到目前全国第6名。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三年累计扩大3366万亩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除了粮食产量增长,粮食播种面积也有所增加。

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增长0.6%。

从2019年开始,我国的粮食播种面积止住了连续好几年下滑的趋势,开始实现正增长,三年累计扩大3366万亩。这个体量,已相当于近两个天津市那么大。

各地想方设法多措施扩大耕地面积

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的背后,是各地想方设法,推行撂荒地复垦、农田连片整治等方式,扩大耕地面积。

在甘肃会宁,今年完成撂荒地整治30多万亩。当地政府协调种粮大户和合作社,对撂荒地进行流转和改造。今年冬天,这些耕地上,已经长出了绿油油的小麦。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甘肃省会宁县党家岘乡党委书记李学峰:整治后的地块,种植冬小麦亩产达到800斤,种植马铃薯亩产达到3000斤,种植玉米亩产达到1000斤。接下来我们持续推进撂荒地整治,让荒地变良田,多产粮、产好粮。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在安徽淮南,“小田变大田”,通过除埂、填沟,让小方格变成大方块,不仅吸引越来越多的种粮能手投入粮食种植,还增加了可以耕种的土地面积。让土地的回馈更加直观,农民抢着种地的劲头又回来了。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古沟村种粮大户杨春茂:目前种植规模在1700亩的情况下,我们在四五天之内就播种完了,作业起来效率比以前提升了很多。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一个“增”字背后是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同扛粮食安全重任。作为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的浙江省今年通过“用增量补损失”,持续深入推进“非粮化”整治挖掘粮食扩种空间,成功堵上了因极端高温和持续少雨造成的损产“窟窿”,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浙江省湖州市振强粮食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志强:今年种一亩的利润大概在400到500元之间。收起来小麦马上就种下去,我们应收尽收,这样把饭碗牢牢地端在我们自己的手上。

保粮食稳产增产多措施落地落实

在粮食增产的背后,还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稳”。为了保证粮食稳产增产,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实实在在的措施。

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把目光锁定粮食安全,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而前不久《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也提出,推进粮食稳产增产。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科技贡献率和扩大良种覆盖等多方面综合施策,锚定明年乃至未来十年的粮食生产目标。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明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要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必须做好一个完善、一个强化和三个稳定——要不断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确保三大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粮食产能要持续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记者注意到,稳定并完善粮食生产扶持一揽子资金已经下达:近日,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亿元。其中农田建设补助资金346亿元,支持各地提前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寒冬时节,四川省剑阁县王河镇平乐村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和往年不同,今年重点是打通到田的“最后一公里”。

这一年,我国保障了年度粮食生产情况如何?

四川省剑阁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股负责人罗伟:这次平乐村49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任务中,新建及疏浚的渠系达15公里。这些渠系建成后,如同毛细血管一般在山野之中,将水送达每一个田块。

“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提升粮食产量

为了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种业振兴行动”正在深入实施。深冬时节,“南繁硅谷”——海南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也迎来一批批育种专家和科研团队。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崖州湾种子实验室经过提质升级,已成为全球最先进的共享实验室之一,天南海北的科研团队在这里集中,向76个重大攻关项目发起总攻。

而借助这个共享实验室,可以构建服务全国的南繁“育繁推服”种业全产业链,攥紧“中国种子”,端牢“中国饭碗”。

面对风险挑战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着眼于未来,我国稳定粮食生产仍然面临风险和挑战。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一方面,要守住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另一方面,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实现粮食稳产与农民增收互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政策支持体系,让一系列稳预期、增效益的好政策落实落细。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院院长程国强: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2 15:24: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步履铿锵 2023年\\\
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网记者 李栋2023年粮食产量13908.2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年脱贫劳动力务工总规模达到3396
2024-01-23 14:27:00
至关重要,不容有失!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火速解读
...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全文共九个部分,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
2023-02-14 09:57:00
...集产品,包括陆地植被、陆表水域、城市3类典型要素,粮食生产与安全形势、土地退化、自然灾害、气候变化4类热点问题,以及洲际尺度生态环境、“一带一路”、冰冻圈和生态环境脆弱区4类
2023-01-18 05:36:00
□王贤龙 郭素娇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事关14亿人吃饭的民生大计,关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近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2023年度秋粮旺季收购已经
2024-05-17 12:59:00
种业振兴助力粮食安全,相关公司或迎发展新机遇
3月12日国常会讨论通过《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会议指出,保障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要按照我国决策部署,全面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2024-03-13 14:37:00
中印2024粮食产量对比,印度存挑战,中国成就显,盼合作保安全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尤其是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粮食生产是重中之重。印度粮食生产2024年,印度粮食产量达到了惊人的3.3亿吨,不仅实现了
2025-01-26 15:14:00
我国秋粮种植面积比去年稳中有增 各地逐渐进入收获期
...看,预计10月中旬小站稻将进入集中收获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今年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了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在科技、资金、农机装备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夯实国家粮食安
2023-09-12 09:11:00
中国粮油学会粮食物流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江苏首届粮食物流行业年度大会在扬州举行
11月28-29日,中国粮油学会粮食物流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江苏首届粮食物流行业年度大会在扬州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粮油学会粮食物流分会、江苏省物流产业促进会粮食物流专委会共同
2024-12-01 11:51:00
同为14亿人口大国,印度24年粮食产量3.3亿吨,中国产量多少呢?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的储备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只有先解决好人民的吃饱问题,才能够保证其他方面的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拥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粮食问题一直被视为重中之
2025-01-26 23: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