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汽车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类别:汽车 发布时间:2024-05-21 20:33:00 来源:卡卡爱汽车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在秦L用了新的混动平台之后,下一款用上这套平台的,可能就是比亚迪宋LDM-i。

最近这台车的谍照图已经曝光了,参考谍照车的信息来看,设计可能和现在的比亚迪宋L纯电版有一定的区别。但,车型的整体定位依旧是中型SUV产品,这点没有变化。变化重点,是动力总成,可能加入了一套横置1.5T发动机+电机的组合,应该和秦LDM-i车型的动力总成相似。

然后,电池的用量层面,可能也会是10.08kWh和15.874kWh这两种规格的刀片电池,或许会随着车型定位的不同而把这个规格调大一些。那么,至少这台车的纯电续航里程,应该会有60km或者90km这两个级别的表现。但是,做个参考,秦LDM-i的长4830、轴距2790mm,而宋L纯电版的长度和轴距增长了10mm和140mm,宽度还增加了50mm。所以,理论上来说,是有可能用上规格更大的电池包的。那么,宋LDM-i这台车的油耗其实也是值得期待一下的。

在这台车亮相之前,可以先合理的推测一波。新平台+DM5.0,有啥好的?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结合现有比亚迪DM-i混合动力系统的应用车型来看,这次的宋LDM-i应该会使用上迭代第五代DM-i系统。然后再配合上新的P5平台,这台车,预计的升级效果是综合续航能力更强(但不一定使用规格特别大的电池包),底盘优化之后悬挂选择更多,同时对应的是提升车辆的操控性以及乘坐的舒适程度。

先聊动力,DM5.0会不会更省油。

DM系统的迭代方向,是更省油、小型化、轻量化以及模式切换的响应速度更快。那么,现阶段骁龙发动机的热效率已经到了43.04%的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当然,这个热效率可能会继续卷,达到或者突破45%的可能性也很高,毕竟比亚迪的产品以混动居多,而技术先进性的要求就比较高,至少要保持着有3年左右的技术优势。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然后,其实从2023年开始,比亚迪在发动机的发展节奏上,是更注重效率和降本这两个方向的。所以,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提升热效率且不明显增加研发成本的前提下,基本就剩下了优化燃烧室滚流的操作,也是提高热效率的基础。

如果可以做双喷射系统,也是同样能提高热效率的,但,和小型化、低成本两个大方向完全相悖,所以这种操作的可行性几乎没有。还有一种方案,稍微改变发动机的体积,用大惯量固定涡轮,能改善这台发动机的低效区间的热效率表现,也能起到省油的效果。但这可能都是后期才会进行的操作,现在首要目的,是保证热效率的前提下继续降本。

于是我们看到秦L上面,出现了一台最大功率74kW代号472QC的发动机,功率下降了7kW。而下调功率的操作,意味着为了让这台发动机尽可能多的在合适的转速区间内工作,从而保证热效率会更高,也能更持久的在这个工作区间内工作。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现在关于DM5.0系统的一个指向,就是砍了功率来保证油耗经济性,但这么做必然会影响高速直驱的加速性能。而这块性能的短板上,由谁来补充?那么,发动机与P1电机之间的速比进一步减小,用行星排通过行星架输出,太阳轮输出的可能性更大;而电驱动的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也有利于降低整体油耗。

做个参考,现在比亚迪秦LDM-i的馈电油耗大概在3.08L/100km左右的水平。如果宋LDM-i照搬这套系统以及逻辑的话,再结合车身重量,很有可能把百公里馈电油耗的水平,控制在4L以内。底盘变化,为了更舒适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宋LDM-i同样也会在底盘部分有一些变化,例如把后悬挂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换成多连杆式独立悬挂,和秦LDM-i一样的配置。毕竟车型定位的级别更高一些,所以,会对车辆的行驶品质有着更高的追求,这种升级有必要,也很合理。

从扭力梁非独立悬挂升级到多连杆悬挂后,驾驶员和乘客在体验上和质感上会有明显的变化。首先,扭力梁非独立悬挂虽然占用空间小、刚性高,但它在操控性和稳定性上可能不如多连杆悬挂。而多连杆悬挂由于连杆较多,可以更好保持车轮与地面的垂直,减小车身的倾斜,对操控性的改善非常明显。

同时,多连杆悬挂能提供更好的路面反馈和操控响应,可以让车辆更加敏捷和精准。同时,车内乘员的乘坐体验,也会更加平稳、舒适。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那么,云辇-C会不会出现?

比较有可能,参考比亚迪宋L纯电版来看,无论是两驱还是四驱版本,都标配了云辇-C这套系统。这套系统,在急加速和急刹车时,能优化车身的俯仰角,提高驾驶的平稳性;官方数据,全油门加速时俯仰角降低9.36%,刹停时俯仰角降低40.91%,刹停俯仰角速度降低28.3%。转化到我们用车工况下,地板油、急刹车的时候,车身姿态都会更好,车内的体感不会变差。

底层逻辑简单聊聊,依靠传感器信号输入结合算法给出快速处理,就能实现对电控减振器的无级自适应调节。就是,做到了既要又要的一个特点,既能提供良好的操控性,又能保证乘坐的舒适性。

当然,如果结合四驱车型来使用的话,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在复杂路况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但是,云辇系统本身并不依赖于四驱系统。它可以单独工作,通过感知、决策、执行等步骤,对车身姿态进行实时的调整和优化。

比亚迪宋L DM-i减了10马力,为了百公里4L以内的油耗?

再有一个点,对于车内空间的优化,这台车即便做加大电池包处理,车内的空间表现应该也会更好,有CTC技术以及第二代刀片电池可以用,无论使用哪种,都是对车内纵向空间的一种优化,尽可能的去把电池包整体做的更薄,来释放更多的车内空间。最后

其实可以对比亚迪宋LDM-i多一点期待,这台车会用上新的P5平台也可能会用上新的DM5.0混合动力系统。优化空间和能耗之后,它的轴距肯定会比我们预期的要稍微大一些,这个平台的柔性带宽不错,不加长轴距的话有些可惜;然后,油耗层面,如果继续使用缩小功率的发动机+单电机组合的话,最终馈电油耗达到4L每百公里的水平,问题不大。

最重要的可能还是价格,结合比亚迪一系列降本技术的应用,动力总成、规模化平台以及通用率比较高的零部件来看。如果这台车能做到15万的级别,对于同级对手来说,压力会比较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2 06:45:2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追着比亚迪2.9L油耗骂的人,吃相比NEDC还难看!
...这点要承认。比如说,刀片电池的密度提升了,内燃机的热效率提升了,而且AI算法也优化了,虽然比亚迪的46%+热效率有点噱头的意思。将实验室的数据说是最大热效率,而不是装车之后挂
2024-06-05 09:22:00
吉利新插混,满状态跑2000公里,是超级大油箱还是新技术?
...雷神系统量产之初,就有关于这台发动机的规划。去年把热效率小幅度提升到了44.26%,今年要发布的,还是会基于BHE15发动机继续升级
2024-03-26 18:26:00
油耗输了比亚迪30%之后,阿维塔让问界智驾也没了优势?
...以判断,在油耗继续做低的情况下,大概率是在发动机的热效率层面继续提升了,而目前DM动力系统上,所用的发动机热效率仅为43%左右。按照比亚迪的迭代升级路线,可能还会建立起2-3
2024-05-30 18:52:00
5款插混“中级车”推荐,最低只要7.98万,你敢信!
...统,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74千瓦,最大扭矩126N·m,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6.06%。低配版本配备10.08kWh电池
2024-05-31 13:43:00
续航超比亚迪14%后,奇瑞风云A8,已是中国最强单挡插混?
...。在插混系统中,发动机仍然是核心这点不可否认,它的热效率高度决定了它的油耗下限,也就意味着它的综合续航能力有一部分取决于热效率高度。所以卷发动机热效率,成了当下做插混的车企头
2024-01-11 00:06:00
...动机有效提升了燃烧效率,不过目前还没有公布发动机的热效率、功率和扭矩等具体参数。但是提到了整机重量降低30%,支撑整车油耗降低12%以上,低速扭矩提升10%以上,有对比才能体
2022-12-15 16:15
比亚迪秦L DM-i实测综合续航1977公里,表现强势
...上的领先优势。比亚迪秦LDM-i搭载了第五代DM技术,它的热效率达到了46.06%,堪称行业最高的水准,因此才有了比亚迪秦LDM-i超长的续航表现以及超低的油耗
2024-06-07 18:49:00
别着急,北京车展后,这些明星车都升级最新黑科技!
...通过对混动专用发动机的进一步优化,其在稳定工况下的热效率将进一步提高,同时,双电机单元也从EHS132(最大功率132kW)
2024-04-28 18:17:00
吉利的发动机技术是怎么研发出来的?
...彻底。奇瑞的混动专用发动机是2009年诞生的1.5T发动机,热效率为37.1%。这台发动机搭配奇瑞鲲鹏DHT混动总成,油耗高,并不省油,体验一般。主要原因,就是插混专用发动机
2023-02-11 22:37:00
更多关于汽车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