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右江日报
拒绝“一吐为快” 文明从我做起
——我市创建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之二十三
近段时间以来,记者在百色市中心城区街头走访,经常能看到行人随地吐痰、一吐为快,“咳呸……”两声后,一口浓痰便落在地面,干净的路面留下痕迹,影响市容。建设文明城市,离不开每个人的参与,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要从我做起,为文明出一份力。
市民苦“随地吐痰”久矣
一口痰,事不小。随地吐痰行为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首先是不雅观,吐痰的动作和发出的声音,看到的人都会觉得不适,随地吐痰行为更是令人难以忍受;其次,乱吐的痰迹会出现在绿化植物上、街道上、甚至公共设施上,不仅污染了环境,还损害了市容;最后,如果随地吐痰的人患有传染性疾病,随地乱吐的痰还有传染过往行人的可能。可见,制止随地吐痰的行为十分有必要。
那么,市民对此有何看法呢?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市民。“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几乎每次出门逛街都能碰到,走在前面的人,先是咳两声,然后转头朝向另一边随口一吐,人直接走了。”市民小王向记者描述了自己遇到过的情况。
说起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市民陈哥可有话说了:“我们单位旁边有一片空地,有绿化有小花坛还有石凳,平时会有一些路过的大爷大妈在这里歇脚休息,其中就有一部分人有随地吐痰的习惯,我每次路过都见到,现在感觉那里到处都会有痰,我们已经不敢去那里坐了。”随地吐痰还给负责道路清洁的环卫工作者带来了额外的负担,在东合一路负责清洁的黄大姐说:“我每天工作都能看到,痰液在路上不好清理还很恶心,我们没办法时时守住一个地方,管也管不了,希望大家能够自觉做到不要乱吐痰。”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还有一部分人将随地吐痰的习惯带到了行车环境中。“气死我了!虽然平时出门,路人随地吐痰的情况也不少见,但是没想到开着车的人也随便乱吐。”说起曾经遭遇随地吐痰的经历,市民小张愤愤不平。前几天,她开着电动车上班,经过江滨一路的时候,前面一个开摩托车的中年人突然向右吐了一口痰,唾液飞溅到小张身上,小张又惊又怒,立即加速追上前面摩托车,对其加以谴责。“幸好我有戴口罩出门的习惯,否则岂不是飞到脸上了。后来到单位,我立即用湿巾把裸露的手和电车车头擦了一遍,口罩也扔了。”
为什么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屡屡发生?不少市民反映,也许是因为身体原因,加上文明意识和防疫意识较为淡薄,所以有些人在产生吐痰需求的时候,不约而同地选择一吐了之、一吐为快。而在现实环境中,因为随地吐痰这个行为往往发生在一瞬间,发现的同时,吐痰动作也完成了,监管的难度很大。
疾控专家:随地吐痰疾病传播隐患大
记者就乱吐痰易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可能性向疾控专家进行了咨询求证。市疾控中心疾病控制科负责人陆夏瑜给予了回复,她说:“痰液中携带成千上万的病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疾病,都有可能因其痰中的致病微生物散布到空气中,使健康人通过呼吸而受到感染。特别是在密闭空间,随地吐痰会营造一种致病的高危环境。”
那么,想吐痰的时候如何正确处理呢?陆夏瑜建议,市民应该将痰液吐在含有消毒液的带盖痰盂中。如果身边没有痰盂,可将痰吐在纸巾上,再包起来扔垃圾桶里,或者吐到手帕里,回家后用肥皂洗净,煮沸消毒晒干后再用。
文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个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品质。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百色市公共场所文明行为10条》中就有提到“不乱扔杂物、不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掩口鼻”的内容,《文明百色科学防疫“十倡议”》中也有“掩喷嚏、勿吐痰”。创建文明城市,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市文明办呼吁广大市民,公众场合勿乱扔杂物、勿随地吐痰,打喷嚏咳嗽掩口鼻,展现个人优秀素质,争当文明市民,共同建设文明城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2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